陳 燕
(喀什大學中語學院, 新疆 喀什 844000)
?
漢維語外來詞借入方法的模因論闡釋
陳 燕
(喀什大學中語學院, 新疆 喀什 844000)
外來詞是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漢維語對外來詞的借入方法各有其特色,主要原因就在于形成機制各有其獨到之處,我們在本文中試從模因論的角度對漢維語外來詞借入方法及其形成機制進行分析探討,進一步說明漢維語外來詞借入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
漢語; 維語; 外來詞; 借入方法; 模因論
“外來詞是指一種語言通過借音、借意或借形,從另一種語言中借入的詞匯”[1],對漢維語來說,只借意義的詞是新造詞,不算外來詞。漢維語中的外來詞是外民族語形、音、義(同“意”)結合方式和漢維語形、音、義(同“意”)結合方式的結合體,在雙方結合的過程中需要對借入詞經過改造時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外來詞借入方法。
1976年,英國生物學家,牛津大學教授道金斯(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了模因(meme)這個概念,“它是與生物進化的基因相對應的文化信息遺傳或復制的基本單位”,之后,模因論(memetics)就成為借助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和社會現象的一種新理論,所以本文擬從模因論視角出發對漢維語外來詞借入方法及其成因進行探討闡述,進一步從理論上論證漢維語外來詞借入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漢維語外來詞在借入方法上“我們主要從借入內容或材料這一角度考察,可以分為三大類”[2]:
1.1 音義外來詞
指借入音和意義的外來詞,如漢語中的英語借詞:粉絲—fans;維語借詞:馕、皮牙孜、塔合爾、巴扎天。維語中的漢語借詞:lu∫εn—路線;阿拉伯語借詞: hadisε—現象;俄語借詞:pεlto—大衣等。
1.2 形義外來詞
指借入形和意義的外來詞,如漢語中的日語借詞:人氣、寫真、料理、理念、物語、準、物流、主觀、干部、機構、表決等。就從僅借形借義的角度來說,“到目前為止,現代維吾爾語借用其他民族的語言基本沒有借用它們的文字形式”[3],如果只借入義而不借形,以維語字母轉寫來代替的只能是新造詞,所以維語外來詞中沒有此類外來詞。
1.3 形音義外來詞
指借入形、音和意義的外來詞,如漢語中的英語借詞:WTO、BBC、UFO、USB、NBA、QQ、CEO等等。維語中曾經出現過的英語借詞主要是英語縮略詞:TV、MP3、NBA、IBM、KTV等,對這類詞究竟算不算外來詞、能否在維語中得到完全認可這一點雖然維語研究者們有爭議,但是這類詞在維語中的出現和使用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這里把它看作是外來詞。
從模因論的角度來看以上三大類型外來詞,就是因為借入方在借入其他語言的詞的過程中,在以借入語言中的一種語言模因的形式基礎上,通過提取加工產生出新的模因,然后不斷被復制并傳播,最終形成大眾接受并使用的外來詞。這個“提取加工”的過程是一個“他為我用”的本土化過程,在詞匯系統中主要表現為模因復制的三種形式:語音復制、語義復制和字形復制。
2.1 語音復制
是指以被借方詞的語音為模因,該模因作為代表整個詞意義的語素,參與到借入方構詞的過程中去,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語音語素化的過程。例如:在漢語中,“粉絲”(英文fans)被漢語使用者納入語義為“熱心的追隨者”,“什么迷”之類的詞匯系統,英文fans的語音得以廣泛復制傳播,出現了“粉絲俱樂部、粉絲團體、粉絲雜志”等音義加注的外來詞。類似的還有維語借詞“馕”:油馕、肉馕、皮牙子馕,芝麻囊、窩窩馕(疙瘩馕)、片馕、希爾曼馕、奶子馕、蒜蓉馕;英語借詞“秀”:服裝秀、脫口秀、模仿秀、百變大咖秀;英語借詞“吧”:水吧、咖啡吧、茶吧、網吧、書吧、Q吧等等。
語音復制更是維語外來詞中使用最多的形式,表現為用維吾爾字母大量轉寫語音,如:漢語借詞:lu∫εn—路線;sεjpuη—裁縫、piηtoza—粉條;阿拉伯語借詞:adεm—人、hadisε—現象;俄語借詞:pεlto—大衣、popajka—毛衣、partijε—黨等等。
2.2 語義復制
是指從被借方詞的意義中提取出的某個詞作為代表原來意義的模因,參與到借入方的構詞中,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語義語素化的過程。 這一過程在外來詞中是和語音或字形的復制相伴而生的,只單純復制語義的屬于新造詞。如:在漢語中,“粉絲”在經過語音復制被廣泛使用后,人們又在 “粉絲”這一模因的基礎上又把“ 粉”和“絲”作為代表其原意的模因單獨提取出來,經復制傳播后出現了“玉米粉(李宇春的粉絲)、 涼粉(張靚影的粉絲)、鐵絲(斯大林的粉絲)、 鋼絲(郭德綱的粉絲)、蕾絲(徐靜蕾的粉絲)、海飛絲(紀連海的粉絲)”等音義外來詞(其中的音義加注外來詞)[4]。再如Watergate affair(水門事件)中的“門(gate)”:其含義“不光彩的事情”被漢語使用者廣泛復制傳播后出現了“伊朗門(Irangate)、情報門(CIAgate)、艷女門、、艷照門、沙灘門、洗澡門、裸照門、偷笑門、召回門”等等大量的外來詞,用來表示各種丑聞。
在維語中,復制語義的途徑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和大量的語音復制同時進行,產成了大量的音義外來詞;一種就是和語音復制、字形復制同時進行,產生一些形音義外來詞。
不管是漢語中的模因“粉”“絲”“門”,還是維語外來詞中的語義模因,都是通過復制借詞中的語義產生的外來語素,在描述其原意的時候既簡潔又含蓄,從一個宿體到多個宿體,大大豐富了語言詞匯系統,增強了語言表現力。
2.3 字形復制
是指被借方的詞在被借入以后,把其中能代表原意的某一字形作為模因參與到借入方的構詞中去,這是一個字形語素化的過程。例如:在漢語中,E-mail→e:英語詞“e-mail”被借入后,“e”被單獨提取出來作為模因大量被復制傳播,表示與電子網絡有關的事物,出現了“e時代”“e部落”“e化管理”“快e客”“e客之家”“生活無限e線通”等形音義詞外來詞(其中的字母漢字詞)。在這些詞語里,“e”保留了原來的字形和發音,與漢語語素組合成新詞群,顯示出了漢語強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在維語中,曾經出現過一些英語縮略詞,主要是科技術語,“但是看看字典不難發現它們被用維吾爾字母轉寫,而不是用英文字母轉寫”[5],所以維語外來詞中確實存在著形音義外來詞,但是字形復制的方式目前還沒有被完全認可和接受。
以上這三種模因復制形式在一種語言中都有且不會單一存在:在漢語中,要么以語音復制+語義復制的方式進行,要么以字形復制+語音復制+語義復制的方式進行;在維語中,基本上都是以語音復制+語義復制這一形式為主產生外來詞,另有一些以字形復制+語音復制+語義復制的方式進行。
漢維語外來詞在復制方式上會有以上不同,原因就在于是由兩種語言的內在機制和外部機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在布萊克莫爾(Blackmore,1999)看來,人類感知系統的特性、注意和記憶的機制等特點和模仿能力的限度決定了模因的選擇和確定。漢維語外來語素正是能夠在某些角度上很好地適應了漢維民族認知系統的某些特點,從而得以復制傳播,成為了強勢語言模因。
3.1 內在機制
選擇外來語素并使之成為語言模因被廣泛地復制傳播,與該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系統密切相關。
3.1.1 自身語言優勢
從借入方語言來看,漢語是方塊字,非表音文字,字有音,但是一般字不記音,所以在借入詞匯時可以多向選擇,將被借方語言的音、形、義都作為模因來復制傳播;維吾爾語是字母表音體系語言,拼音文字,維語的字母在組合成一定的音節結構方面具有更多的可選性,它可以自由復制其他語言的語音,尤其它在拼寫其它拼音文字時更具有優勢,比如在英語借詞socialism借入時,維語只需復制其語音和語義,寫成“sotsiyalizim”,無論是音節結構還是發音上都比較接近源詞,所以維語在借入詞匯時將被借方語言的音、義都作為模因來復制傳播則來的更加便捷、自由,如大量的英語借詞的存在就是維語可以直接復制英文的語音和語義的結果。
3.1.2 語言經濟原則
由于語言經濟性原則使人們形成一種求簡的心理,而外來語素具備“簡潔”的特點符合成為強勢模因而得到廣泛復制傳播的條件。如:漢語用“吧”、“門”、“e”等外來詞素只用一個字就可以表達其相應的含義;維吾爾語只要將外來詞的語音模因復制,用維語字母書寫,無需或盡可能不去復制外民族語的字形如漢字、日文或英文字母,如把英語借詞DDT寫成ddt、DDV寫成ddw等,以不變應萬變,既簡單省力省時,又非常方便實用,這些正是語言經濟原則的充分體現。
3.2外在機制
外來語素之所以能成為語言模因而被廣泛地復制傳播,與該語言使用者的語言心理密切相關。
3.2.1 保護母語的純潔性和特色
一方面人們會竭力保持自己語言的純潔性,使自己的語言及所代表的文化能有鮮明的標志獨立于其他語言和文化,所以漢維語在復制傳播外來語素時首先會選擇能代表和體現自身語言優勢的方法來進行,如漢語復制日語借詞的字形,維語大量復制語音,這樣能夠很好地保護和體現自己語言的獨特性,又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語言模因的復制傳播。
3.2.2 滿足實際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語言作為文化載體,在“地球村”的今天要想完全閉關自守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和民族發展的需要,最終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成為大勢所趨,成為一種必然,所以漢維語就必然會選擇復制傳播大量的外來詞語素以豐富自身詞匯系統,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受以下心理影響:
求實用:隨著通訊手段日益現代化、大眾媒介傳布日益廣泛,不同的文化群體之間的交流與融合變得更加快速,國際化趨勢的加快和社會信息化的需要促使人們追求快節奏、高效率,表現在語言文字上就是對浩繁的外來信息的直接選擇復制,不加任何改造,如直接復制英語,日語等外民族語言的模因,于是漢語中出現了大量的形音義外來詞,如英語借詞: CT、TV、ABC、NBA、UFO、E-mail、X光、T恤衫、BP機、AA制、IT人才、SOS兒童村、維生素A、維生素B、卡拉OK、三K黨等和形義外來詞,如日語借詞:一族;腦庫,指思想庫、智囊團;寫真,指照片;料理,指菜肴;終極、開發、巨星、物語、刺身、壽司、茶道、法人、出演、放送、新干線、新登場、人氣、忍者等。維語中出現的外來詞絕大多數是音義外來詞,如漢語借詞yangza(樣子)、t∫εjzε(茄子)、axunom(阿訇)、kan (礦);英語外來詞biologj(英語的biology)、tanka((英語的tank),從而大大豐富了自身語言系統。
求新穎:外來文化中與漢文化迥異的特殊之處對部分國人產生了深深的吸引力,使人們不由自主在心理上產生了對外來文化的傾慕與認同,引導他們更主動地吸收外來詞,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證明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因此這些外來語素得以在宿體之間廣泛傳播應用。
總之,漢維語外來詞被作為強勢模因進入該語言的方式方法不僅受到該語言文字特點的影響,同時還受到該語言人民心理文化的影響,是在語言內在機制和外部機制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結果。越來越多的漢維語外來詞在不斷地復制傳播,從語言角度上體現出漢維民族在語言、生活態度上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也越來越強。
[1] 范學敏,模因論對漢語外來語素的解釋[J],語言理論研究,2010(5):16.
[2] 陳燕.再議漢語外來詞的借入方法——兼論外來詞的類別[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0(3):75.
[3] 阿布力克木·喀吾孜.維吾爾語中英語外來詞研究 [D].中央民族大學,2012:79.
[4] 劉凡群,外來詞“粉絲”及“粉絲”的兩幅面孔[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5-18.
[5] 阿布力克木·喀吾孜.維吾爾語中英語外來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79.
[6] 陳燕.再談外來詞的幾個問題[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2(4):57-59.
A Memetic Perspective Study of the Borrowing Method of the Load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Uighur
Chen Y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Kashgar University, Kashi, Xinjiang 844000)
The load words are the products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futures of the borrowing methods are varified between Chinese and Uighur.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li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I try to analyze the borrowing method and its mechanism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from the memetic perspective, further illustrate that Chinese and Uighur loanwords borrowing method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hinese; Uygur; loan words; The theory of memes
1009-0568(2016)04-0034-04
2015-11-11
喀什師范學院一般項目((11)1384)。
陳燕(1970-),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雙語教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方向。 E-mail:xjkssycy@sina.com
H035
A
10.3969/j.issn.1009-0568.2016.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