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多邊開發機構籌建圓滿完成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以下簡稱新開發銀行)是國際發展領域的新成員、新伙伴,是對現有全球和區域多邊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也是對現有多邊發展體系的強化。亞投行和新開發銀行的成立和運營順應了國際經濟治理格局多元化的趨勢,有助于增強發展中國家整體在國際發展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聲音和代表性,為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民主化進程、豐富全球發展理念和實踐模式提供了重要平臺。
為撬動更多的長期發展資金,支持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域內互聯互通水平,2013年10月,中國領導人向國際社會提出籌建亞投行的倡議,得到域內外國家的積極響應。自倡議提出以來,中方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所有有意愿的國家加入亞投行,并按照“先域內、后域外”的步驟開展工作。繼首批22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于2014年10月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后,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逐步拓展至涵蓋亞洲、大洋洲、歐洲、南美、非洲等五大洲的57個國家。
在中方積極推動和協調下,各意向創始成員國先后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3月、4月、5月在中國昆明、印度孟買、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中國北京、新加坡召開了第一至第五次籌建亞投行首席談判代表會議,經過反復磋商,就《亞投行協定》(以下簡稱《協定》)文本達成一致。2015年 6 月 29 日,《協定》簽 署儀式和特別財長會在北京舉行,包括中國在內的50個意向創始成員國簽署《協定》,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參加簽署儀式的各國代表團團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特別財長會發表書面致辭。
《協定》規定,亞投行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實繳股本比例為20%,分5次繳清,每次20%。域內外成員出資比例為 75:25,以 GDP(按照 60% 市場匯率法和 40% 購買力平價法加權平均計算)為基本依據進行分配。亞投行的投票權由股份投票權、基本投票權及創始成員享有的創始成員投票權組成。中國認繳股本297.804億美元,占總認繳股本的30.34% ;投票權占總投票權的26.06%。亞投行設立理事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管理架構;設立行長1名,副行長若干名。其中行長從域內成員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根據各方商定的候任行長遴選規則和程序,中方于2015年7月6日正式提名金立群為亞投行候任行長中方候選人。在8月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舉行的籌建亞投行第六次首席談判代表會議上,各意向創始成員國通過共識選舉金立群為亞投行候任行長,并在亞投行正式成立后被任命為行長。2015年9月和11月,籌建亞投行第七次和第八次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分別在德國法蘭克福和印尼雅加達舉行,各意向創始成員國審議了亞投行業務政策,為亞投行正式成立并開業做好準備。
2015 年 12 月25日,已 經 簽 署《 協 定 》的 56國 中,有17國完成國內批準程序并提交批準書,股份占比總和達約50.1%,從而達到《協定》規定的10個以上國家批準,且認繳股份總額不少于50%的生效條件,亞投行正式成立。截至2015年底,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全部簽署《協定》。
新開發銀行是在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呼聲日漸高漲的背景下,由發展中國家自己倡議建立的。金磚國家從2012年開始經過7輪談判,解決了股份分配、銀行總部選址、首任行長遴選3個關鍵問題。2014年7月1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在巴西福塔雷薩舉行,金磚國家財長在五國領導人的見證下簽署了成立新開發銀行的協議。
2015年7月3日,新開發銀行章程協議正式生效,為新開發銀行正式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礎。7月7日,新開發銀行首次理事會在俄羅斯莫斯科召開,任命了各國董事、副董事,以及行長和4位副行長,初步討論了5年戰略,通過了理事會和董事會議事規則,標志著新開發銀行正式成立。7月21日,新開發銀行在總部所在地上海舉行開業儀式。開業儀式之后,金磚銀行行長卡馬特即率領全體高級管理層成員訪問北京。7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京接見了卡馬特行長一行,并對新開發銀行未來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和期望。李克強總理指出,希望新開發銀行成為一個專業、高效、透明、綠色的開發性金融機構,發揮自身優勢,將金融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抓緊論證并做好第一批項目,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進程,加強國際產能合作、互聯互通等提供有力支持。卡馬特行長表示,中國政府的高效工作使新開發銀行至少提前一年成立,李克強總理的講話為新開發銀行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開發銀行開業后,于2015年內召開了兩次董事會,討論確定了組織架構,原則批準了薪酬福利、招聘等相關人事政策,初步討論了主要業務政策、財務政策,并著手準備首批項目、啟動市場債信評級程序。2015年底至2016年初,所有成員國均足額、按期繳納了首期股本金1.5億美元,為新開發銀行順利運營提供了有力支持。
(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供稿,張寧遷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