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榮旗供銷合作社以旗供銷聯社主導,合作社主體,多元化吸收,市場化運作,企業式民主管理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并通過章程約定更大范圍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統一經營管理與服務,壯大各成員社的合作實力
近十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供銷合作社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初步形成了一種新興的農村經濟實體力量,到2015年底合作社已達到1602個,有18400多戶農民加入了不同的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達6萬多戶;涉及產業廣度大、種類多:除種植類、養殖類、農機服務類和果蔬類四大類外,幾乎涵蓋了阿榮旗農牧業經濟的各個產業,包括多種特色種養和加工,建設質量也達到逐年提升。目前,該旗社已培育建設了11個國家級示范社、1個部級示范社、8個自治區級示范社、65個市級示范社,有17個專業合作社創建了自己的注冊商標,有6個專業合作社參與了“三品一標”的培育申報。但是,如何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力更加強大,進入市場的過程更加順暢,農民增收致富更有保障,是探索其健康發展的新課題。阿榮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從2014年開始就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進行了實質性的工作實踐,使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設發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該旗社采取多種途徑到有代表性的專業合作社中開展摸底調查,了解到單個的專業合作社由于成員少、規模小、實力弱、科技含量低等因素,處于弱勢地位,風險抵御能力差。這樣的話,聯合起來就成為共同的意愿,也是發展方向。經過與專業合作社成員和相關鄉鎮的溝通,開始研究確定組建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基本模式。基本的運作方式是旗供銷聯社主導,合作社主體,多元化吸收,市場化運作,企業式民主管理。通過各專業合作社在產權、資本(入社出資)、經營管理、經濟利益上的聯合,組建起實體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聯合社,通過章程約定更大范圍的產前、產中和產后統一經營管理與服務,壯大各成員社的合作實力。
案例
阿榮旗創鑫白瓜籽產銷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由鑫緣白瓜籽專業合作社牽頭,有6個白瓜籽專業合作社加入。他們從籽種采購、肥藥采購、田間管理、秋收加工、銷售產品都協同運行,統一了產品標準,化解了單獨抗風險的難題。2015年,這個聯合社共組織成員社銷售1,600余噸白瓜籽產品,目前仍有600余噸還在組織加工中。這個銷量較2014年7個專業合作社單個銷售的合計提高了30%以上,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一”。
到2015年末,阿榮旗社共引領組建了16個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這些聯合社涉及種植業、養殖業、特種種養業,全旗11個鄉鎮都建有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的成員社不局限于本鄉鎮,大多是跨鄉鎮的同專業行業聯合。在組建過程中,該旗社注重引導他們摸索聯合社的運行機制,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組織化程度,提高市場競爭力,強化聯合的凝聚力,增加農民的收入。由于聯合社的成員社均從事本旗的主導產業,他們從事的是同類產品或產業的生產經營,這樣就便于形成“統一”的運作機制。
案例
阿榮旗旺合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組建于2014年5月,是由以六合鎮為主,有200多家來自全旗各鄉鎮的養殖牛、羊、豬、雞、鵝等專業合作社組成,其中緊密型的成員社47家,這47家成員社在聯合社的組織下統一購進基礎養殖品,統一購進飼草、飼料,統一開展疫病防治,統一組織培訓交流,統一協調銷售。到2015年進入統一運作模式的成員社達到40%。2015年,聯合社為解決成員社的運營資本金,統一為成員社協調貸款2,100萬元,充分發揮了聯合社的融資優勢,成員社體驗到了聯合起來的真正力量。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新型的農村經濟利益共同體,要謀求長遠發展,就必須在規范運營、強化服務、升級上檔、謀劃長遠上做文章。該旗社密切關注各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運行發展,尋求促進其長遠發展的突破口,引領他們向新領域開拓,首先是規范其達到“五有”標準,即有辦公場所(能常年使用)、有組織機構(分工要明確)、有章程(照章辦事)、有規章制度、有管理服務職責。在此基礎上,監督其執行章程和財務管理辦法。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組建、運營、規范、管理及具體業務進行及時的協調指導,推動他們向精深領域開拓。
案例
口糧田水稻科技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原新發鄉米業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先后開發了“阿倫牌阿倫新米”“阿倫牌口糧田大米”和“笑順稻牌大米”,使聯合社的水稻產品以同一品牌闖市場。銷售量和銷售額的增加,品牌作用的發揮不僅給各成員社帶來了經濟效益上的實惠,同時也是給稻農帶來了真正的實惠。這個聯合社在市、旗兩級供銷合作社的引領下,正在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融合”項目,項目的內容包括成員社加工企業擴建、育秧棚建設、農機具購置、水田整理的專項建設和申報補貼。
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建設剛剛起步兩年,許多發展中的政策、策略、工作方法等還在摸索之中。今后,阿榮旗供銷合作聯社還將根據聯合社的發展需求,做好更有效的指導、管理與服務,幫助做好發展規劃,爭取和落實相關政策,培育先進典型,開展必要的培訓,推動品牌建設,拓展銷售市場,引導聯合社承擔項目建設,使其在更多形式、更大領域上開展聯合與合作,由生產資料購買、產品銷售、技術服務等合作向加工、倉儲、物流、電商、科技等一體化綜合性聯合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