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網絡民粹主義的內涵、張力與特征

2016-02-12 12:01:42劉小龍
探索 2016年5期

劉小龍

(廣東藥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網絡民粹主義是學界的一個熱點話題,但關于網絡民粹主義的內涵、本質與特征卻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很多學者干脆用“網絡空間中的民粹主義傾向”來指稱網絡民粹主義。“在尋求對民粹主義有一個完美恰當的解釋的過程中,充滿著種種錯覺和許多不盡人意的東西,其結果并非總是令人滿意的。”[1]2本文嘗試厘定網絡民粹主義的內涵,剖析網絡民粹主義的內在張力,揭示網絡民粹主義的基本特征,為網絡民粹主義相關研究提供一孔之見。

1 現實與虛擬:網絡民粹主義的內涵厘定

網絡民粹主義在民粹主義的概念前加上了“網絡”這一定語,可以考慮在厘定民粹主義概念的基礎之上,辨析網絡民粹主義與現實民粹主義的關系。學界對民粹主義的界定主要有兩種范式:規范性范式和類型學范式。關于“民粹主義”的規范性定義主要有“作為一種價值觀念”“作為一種政治類型”和“作為一種政治組織形式”三種。“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強調了民粹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如艾伯齊塔和麥克唐奈把民粹主義界定為這樣的一種意識形態:“它斷言道德純潔的、同質化的人民與那些精英和危險的他者之間存在對立關系,描繪后者正在或者試圖剝奪人民的權力、價值、富足、認同以及聲音。”[2]543從意識形態界定民粹主義的觀點,主要強調了其“堅持人民中心、批判精英、強調人民的同質性、主張直接民主、信奉排外主義和宣揚危機意識”等六方面內容[3]35。作為“一種政治類型”的界定認為,民粹主義是一種特殊政治領袖的政治控制策略和權力行使方式,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庫爾特·韋蘭德的界定: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聲稱“代表”那些感到被國家政治生活排除在外或被邊緣化的人民,宣稱與特權集團及其特殊利益作斗爭,許諾將人民從危機、風險和敵人的威脅中拯救出來,以此擴大影響、獲得權力和得到支持[4]。作為“一種政治組織形式”則是一種更為微觀的定義方式,關注了民粹主義所表現出來的政治風格及其特征,包括“簡單直白的語言風格、直截了當的交流風格、極端化思維和對于他者的社會想象”等[3]35。

類型學界定則注重從民粹主義多樣形態中進行歸類和比較,英國學者瑪格麗特·卡諾婉關于民粹主義的分類研究頗具代表性。她概括出“民粹主義者的專制、民粹主義的民主、保守的民粹主義以及政治家的民粹主義”四種基本類型,并得出結論:民粹主義的共同性就是“政治性”,多樣化民粹主義類型的共同主題就是“依靠對人民的感召力,不信任精英人士”[5]。從時間維度來劃分,先后出現了19世紀后期俄國民粹主義、美國“人民黨”民粹主義兩種原生形態,橫跨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的拉丁美洲的經典民粹主義形態,以及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新民粹主義”。

從民粹主義到網絡民粹主義的厘定,關鍵在于對“網絡”這一定語及其與民粹主義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網絡技術的出現和普及帶來了“技術決定論”“社會決定論”和“技術社會互動論”三派觀點的爭論。“社會決定論”強調網絡技術的運用、網絡技術的社會變革性影響始終要受到結構性因素的制約,過于夸大網絡技術社會功能的觀點在本質上不過是一種“技術烏托邦”[6]118。“技術決定論”認為,媒體技術發展是人的能力發展全方位的延伸,網絡媒體創造了一個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虛擬社會,并在現實生活中構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形態。第三種觀點認為,網絡作為一種新的技術要素,它與社會結構性要素呈現出一種復雜的互動關系,這種互動關系需要從技術和社會雙重視角來加以詮釋,其內在機制需要深入探討。

在關于網絡民粹主義的界定上,“社會決定論”占據主流,主要有“反映說”“擴展說”和“轉移說”等觀點。持“反映說”觀點的學者認為,“虛擬網絡的民粹主義思潮總是現實生活的這樣或那樣的反映或觀照”[7]。因此不必區分網絡民粹主義與現實民粹主義二者之間的概念。“擴展說”認為網絡民粹主義是民粹主義在虛擬空間的擴展和延伸,“是民粹主義在網絡傳播空間內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一方面是對現實中精英主義的反抗,另一方面是對現實中民粹主義思潮的延伸”[8]。“轉移說”認為網絡民粹主義“是大眾的內心情緒與訴求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宣泄而轉移到虛擬空間”,源于“大眾憑借網絡空間提供的自由表達、討論機制而掌握了新的話語權”,從而將現實生活中無法現身的民粹主義得以閃現的一種“代償”“轉移”或者“遷移”[9]。

筆者認為,由于網絡空間既折射和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和諸多問題,但又具有自己獨特的運作規律,“技術社會互動論”的視角可能更為合理。據此,筆者把網絡民粹主義界定為:一種強調社會分為人民與精英兩大整體對抗陣營的網絡話語和網絡行為,它推崇整體性、同質化的人民,批判作為人民對立面的社會精英及庇護他們的現行制度,主張政治應當表達人民的普遍意志。這一定義的基本內涵有:其一,網絡民粹主義是發生、存在于網絡空間中的一種現象,網絡話語是其主要表現形式。其二,這種網絡話語一方面具有崇拜人民的傾向,用美好和積極的話語來描繪人民的形象,另一方面則把批判的矛頭對準作為人民對立面的社會精英,以此來構建人民的光輝形象和敵人的陰暗形象,從而體現指向人民的崇高美好和社會精英的邪惡敗壞兩極對立的價值訴求。其三,在這種網絡話語看來,人民是一個純潔、美好、同質化的實體,曾經存在著一個人民棲居的澄澈美好的中心地帶,但在現實中人民卻被社會精英和其他敵對者所剝奪而陷入悲慘的境地。其四,這種話語渲染了一種危機感,純潔善良的人民處于危險敵人的壓迫和剝奪之中,如若人民不采取直接行動加以捍衛,則人民的權力、財富、認同、價值和聲音都會遭受危險。其五,這種話語與現實社會的結構性因素直接相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現實社會的諸多因素,但網絡空間自身的特性使得這種現實因素在話語當中以復雜的形式表現出來。

就網絡民粹主義與現實民粹主義的關系而言,表現為三個層面:第一,網絡民粹主義是現實民粹主義的信息化和網絡化,這主要體現為民粹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在根本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上的一致性。網絡民粹主義和現實民粹主義在價值傾向上都推崇人民,反對精英,在思維習慣上都主張二者之間的直接對立,二者矛盾不可調和,都主張堅決徹底的斗爭精神。從這個角度來看,網絡民粹主義不過是現實民粹主義思潮在網絡空間的復制而已。第二,網絡民粹主義是對現實民粹主義的拓展和延伸。現實生活中民粹主義的滋生、呈現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和限制,網絡民粹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這些壁壘,從而使得現實生活中無法現身的民粹主義獲得表現的機會,拓展了民粹主義的呈現空間,增加了其發生頻率,增強了民粹主義的政治能量,如網絡輿論的生成,網絡圍觀的實現,網絡動員的發起等。第三,就表現形式來說,網絡民粹主義是一種全新的民粹主義形式。它凸顯了文化民粹主義的影響力,主要以話語的方式呈現,創造了“人肉搜索”、符號性狂歡等新的形態。這種話語性和文化性特征使得網絡民粹主義更接近于話語斗爭的范疇,更加關注具體議題而缺乏宏觀政治規劃,在風格上傾向于平淡、平凡的生活政治,而不具有崇高、雄偉的現實政治意蘊,當它需要彰顯政治變革能量時往往需要現實政治力量的介入。總之,網絡民粹主義一方面可以視為民粹主義在網絡空間中的一種新表現,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民粹主義在網絡媒介時代發展的一種新形態。

2 以民為粹與為民之粹:網絡民粹主義的內在張力

網絡民粹主義是一種極為復雜和矛盾的現象,“它有左的一面,又有右的一面;有進步的一面,又有反動的一面;有先進的一面,又有落后的一面。它有民主的內涵,但最終極可能走向專制獨裁;它有愛國的情調,但常常導致極端的民族主義;它反對精英政治,但結果經常是個人集權;它貌似激進,但實質上經常代表保守落后的勢力。因此,民粹主義對于現代化和社會進步來說,或許是福音,但也很可能是禍害”[10]。對網絡民粹主義本質的把握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其中包含的“以民為粹”和“為民之粹”之間內在張力尤其需要關注。

一方面,“以民為粹”是網絡民粹主義最為核心的價值理念,民粹主義“把人民看做真理的支柱,這種信念一直是民粹主義的基礎”[11]102。正是基于這種對人民真理性和道德優越性的信仰,民粹主義者把人民視為自己的神靈,認為“人民”是價值評判的基點和合法性的源泉,也是反抗精英、反對不公和反抗現行制度的主體力量。在功能維度上,“人民”是作為批判精英的批判性、抗爭性話語而被建構的,理念上被尊崇的善良、純潔的人民與現實生活中人民的悲慘境遇和被壓迫處境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種對比恰恰是激發人民起來抗爭的動力所在。由此,“以民為粹”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平民主義”,“以民為粹”作為社會底層、草根、大眾反抗精英、反抗權威乃至現行制度的話語建構,以一種反抗和否定的姿態提出了人民主權的觀念,對社會弱者尤其是邊緣群體的權益伸張提出了訴求,直接反抗社會不公、官僚制度和精英宰制。就此意義而言,民粹主義通常代表了社會底層、草根和民眾的抗爭意識和表達訴求,具有變革的積極意蘊。

另一方面,“為民之粹”始終糾纏著民粹主義,成為民粹主義得以實踐的政治形式。“為民之粹”發端于“以民為粹”的價值主張與它的實踐可能之間的裂縫。民粹主義視野中的“人民”并不是一個本質屬性可以被發現或者利益可以被清晰地代表的實體,而是一種話語的建構,而且其解釋權在歷史實踐中往往成為政治家、行動者和知識分子之間相互爭奪的對象。也就是說,“人民”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是模糊不清的、高度同質化的、整體性的、由話語建構出來的“空的能指”。現實生活中的人民通常以“自發”狀態而存在,社會底層和邊緣群體在社會權力上通常是軟弱無力的,誰來代表人民從來都是一個實踐難題。這一難題在所有民粹主義案例中都有體現:俄國民粹主義知識分子遭遇了“向人民學習”還是“教育人民”的困境,美國民粹主義者陷入了“以參與選舉來反對代議制度”的悖論,拉美民粹主義者化身為“為民代言”的魅力型領袖同時也是專制型政治領袖。顯然,“為民之粹”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精英主義,甚至有可能滑向集權主義,“以民為粹”提供了一種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政治標尺,但在實踐中它又容易轉化為一種政治的策略和口號,并容易蛻化為精英主義的裝飾品,以及掩蓋權力斗爭和救世主意識的諾言乃至謊言[12]44。由此,民粹主義在理念上倡導“人民”是道德的、高尚的、純潔的,以此作為依據來反抗精英和現有制度對于人民的蔑視和壓迫,從而體現出濃厚的平民主義色彩;在實踐上,民粹主義的倡導主體通常是知識分子和政治人物,“人民”話語可能成為他們獲得權力的一個工具,民粹主義潛伏著精英主義乃至集權主義的種子。

“以民為粹”和“為民之粹”之間復雜、矛盾和曖昧的關系在網絡空間中并未被消除,只是被網絡權力關系的塑造遮蔽了。一方面,網絡空間實現了權力從社會精英向網民的轉移,賦予了社會草根、邊緣群體以更多的話語權,“以民為粹”在網絡空間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話語建構能量,網絡民粹主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弱者武器”。網絡空間提供了一個便捷的、低成本、跨越地理間隔的、以符號作為表達方式的流動空間,人們的群體聚合大大降低了社會組織的成本[13]15,因而在人民話語下建構起來的“抗拒性”認同得到了充分表達的機會。網民的聚集不是現實社會階層身份的網絡復制,更多是源于共同心態的激發和共同抗爭對象的指認,無數分散的對占據霸權地位主流話語的不滿,在“人民”的話語下暫時性地集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一個對抗主流霸權力量的統一戰線,在人民的整體性、同質化話語建構中區分了敵我陣營,實現了與社會精英之間的話語對抗。盡管“人民”作為統一戰線背后有多樣化的訴求,但這種對抗關系卻是具有真實社會功能的。并且,正是由于統一戰線只是暫時的,因而下一次的凝結和統一戰線的構筑才成為可能,網絡空間的民粹主義才會反復發生。在原有的由精英控制的傳播領地之外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信息場域,科層制讓位于扁平化的網絡結構,廣大網民在虛擬空間中表達民意、反映大眾的訴求、追尋社會的公正、維護弱者的權益、反抗精英的壓迫,因而構成網絡空間中主體的“廣大網民”富有正義感、具有道德純潔性,既是“人民”的現實化身,也是實現“人民”利益、表達人民聲音的理想主體。

另一方面,“為民之粹”由自稱為人民代言的知識分子、政治人物被置換成為人民代言的“意見領袖”和“網絡大V”。“人人平等”“富有正義感的網民”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只是“技術烏托邦”的美麗幻想。政治經濟批評學派提醒我們,網絡媒體的創造者、掌握者和規則制定者是“微軟”“谷歌”“臉譜”“蘋果”這些互聯網巨頭,他們制造了虛幻的技術平等、網民至上的神話,“媒體帝國主義”不過是改頭換面尋求利潤最大化的資本主義工業和馴化思想的利器。“消費文化”“媒體奇觀”“眼球經濟”的出現可能使網絡民粹主義成為媒體集團獲得資本利潤的工具,其結果不過是強化了精英的利益、資本的邏輯和制度的韌性。網絡空間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意見領袖和網絡大V,他們以眼球經濟、關注度、點擊率形成鼓動和消費民粹主義的精英同盟,他們打著“人民”的旗號,聲稱為人民代言,煽動和刺激著網民的偏激情緒,享受著“皇帝批閱奏章”的快感,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意見領袖與普通網民之間的聲望和權勢可謂天壤之別,民粹主義僅僅是意見領袖獲取名利和社會影響力的工具和策略,“長尾理論”在網絡空間依然有效且有可能進一步被強化,因此,民粹主義在網絡空間中的另一個面相依然是“為民之粹”。

3 認同與抗爭:網絡民粹主義的基本特征

網絡民粹主義通過劃分“我們與他們”“大眾與精英”之間的敵我陣營,體現一種認同與抗爭同時并存的政治功能,一方面實現網民在人民話語下的聚合、團結和認同,另一方面也建構和指認了作為他者的抗爭、否定和批判的對象,話語的建構與解構、話語權的爭奪成為網絡民粹主義發揮其政治功能的主要方式。通過對網絡民粹主義的深入分析,可以概括出基于理性的非理性、表達不滿的批判性和有限抗爭的話語性三個基本特征。

3.1 基于理性的非理性

從意識形態的維度來看,網絡民粹主義作為一種“中心稀薄的”(a thin-centered)的意識形態[3]5,通常以彌散化、“流變性”的方式呈現在網絡空間當中,往往依托于一種蔓延甚廣的社會心理,表現為一種集體情緒的發酵。“民粹主義其實并不是一種主義,而是一種出自人性本能的樸素的愿望和要求。當這種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它們就會演化成為一種否定一切的情緒。”[14]社會底層民眾在劇烈的社會變化中產生的不適、挫折、傷感、怨憤等樸素情感需要得到表達,“以民為粹”為這種情緒提供了道義上的依據和情感上的寄托,網絡空間則提供了便捷的表達渠道和平臺。由此,網絡民粹主義經常表現為自發性、彌散化、流變性和碎片化的網民態度和大眾情感,在常態的情況下潛伏在網絡空間當中,而在某個議題的刺激下則以網絡輿論的方式集中爆發出來。網絡民粹主義缺乏獨立的形態和專門的領地,往往與其他社會思潮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并經常借助于其他社會思潮爆發出的巨大的政治能量。

就其呈現方式來看,網絡民粹主義總是與亢奮的情緒、道德的感召和精神的力量聯系在一起,并表現為一種非理性的集體行動邏輯和激進的網絡輿論。網絡民粹主義往往源于現實生活中的不滿、怨恨和憤怒情緒,并以激進乃至極端的網絡輿論表現出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情感、情緒在網絡空間中發酵,并具有“自由漂浮”的性質,試圖抓住一切可以表達的機會而不去理會真實的冤情究竟來自何處,這就導致了網絡空間中仇官、仇富、仇權、仇恨專家和仇恨制度成為一種反復性發作的情感偏向。一種如舍勒所說的“確定樣式的價值錯覺和與此錯覺相應的價值判斷”在一定程度上占據和主宰了網絡大眾心理,等待在特定議題的刺激下俘獲一個具體的對象,給它貼上標簽而施以群情洶涌的圍攻。網絡民粹主義視為一種感官的、消費性的情緒聚集,在本質上不是一種意識形態或者價值立場,而是如巴赫金所說的“狂歡節精神及其指向未來的、自由的、烏托邦的特色逐漸蛻變為一種純粹的節日情緒”[15]。事實上,網絡民粹主義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集體情感和社會心理的聚集,這是它在現實社會中顯示突出政治能量的一種基本方式。

從根源來說,網絡民粹主義的情感發酵、輿論圍觀來源于社會現實生活,因而網絡民粹主義的非理性邏輯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理性特征:網絡民粹主義是社會生活中的貧富懸殊、分配不公以及階層固化等現實因素在網絡空間的投射,是現實政治表達渠道不暢的一種替代物。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演進邏輯:從社會因素來看,社會等級制度越強,階層壁壘越嚴格,人們之間的社會距離越難以逾越,網絡民粹主義就越豐盛。從政治因素來看,網絡民粹主義源于現實政治表達渠道的匱乏,網下政治虛弱的國家是最容易激發網上政治誕生的。一旦現實民主制度無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民粹主義就會成為代表危機的產物而登場。同時,對于煽動民粹主義的網絡大V來說,他們自覺追尋著、利用著網絡民粹主義背后的經濟理性:當前的“文化生產包括大眾傳播已經成為創造豐厚利潤的工業部門,受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制約”[16]。對于網絡媒體尤其是自媒體而言,如何獲取普通民眾的青睞,贏得消費者的眼球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主動煽動民粹主義情緒,以人民的符號聚齊盡量多的關注目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造虛假新聞,熱衷于報道超出公眾心理預期的負面新聞,炒作煽情的故事和意外的丑聞,為點燃大眾的怨恨情緒推波助瀾,所有這些貌似非理性的行為由冷冰冰的經濟理性乃至資本邏輯所主宰和支配。

3.2 表達不滿的批判性

歐內斯特·拉克勞指出:民粹主義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理性人邏輯推演的利益訴求的集體爆發,而是“設計出一個有明確敵人的對立沖突,而這是每一個具備有效動員力的政治表述的必要條件”[17],民粹主義的批判性尺度往往通過鎖定某個具體的對象而成為現實的力量。在網絡空間中,民粹主義通過建構“共同的敵人”的方式來實現廣大網民之間的一種抗拒性認同,表現得更為常見、更為頻繁。如果說“推崇人民和崇拜人民”為網絡民粹主義提供了一個道德制高點并由此觸發對于弱者的普遍同情,那么,通過指認作為人民對立面的“敵人”形象并將之具體化,則為網絡民粹主義的情緒發泄、情感動員和批判精神找到了現實的靶子。

在民族國家范圍之內,網絡民粹主義批判矛頭所指的對象通常就是社會精英。馬克斯·韋伯曾經把社會精英分為“權力”“財富”和“知識”三個領域,分別對應著當權者、富人和知識分子,由此,反對乃至仇恨知識分子、富人和官員成為網絡民粹主義最為典型的三個表征,也是我們在實踐中識別民粹主義比較好的切入點。網絡空間中信息的海量涌動、信息的溝通共享和信息監控的難以實現,使得理論上任何人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網上留下痕跡,而網民通過信息的分享和合作能夠形成一張無所不在的監督之網,這種網所要俘獲的主要對象就是那些社會精英,包括官員、富人、明星和知識分子等,一旦他們當中的某個人出現不當言行而受到公眾關注,那么,一場網民發起的人肉搜索運動就在所難免。由此,每一次民粹主義掀起的輿論巨潮當中,“涉貪、涉富、涉權”事件往往容易成為觸發民粹主義的誘因。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知識分子在網絡空間中也不被信任,民粹主義“控訴知識精英都已經被市場經濟和利益集團收編,尤其對主張市場經濟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不信任、抵觸與憎惡心態”[18]。

網絡民粹主義不僅僅體現為對社會精英的否定,而且時常體現為對現行主導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社會結構和現行體制的否定和批判[19]2-16。這種否定和批判體現了“大眾的反叛”,其根源就是社會急劇變遷過程中底層或者大眾感受到了不公、挫折、郁悶以及對強勢精英階層的憤怒。正因為如此,希爾斯把民粹主義的產生根源視為社會分為對立的兩個階層,社會精英“在他們所實施的統治過程中,哪里有普遍的怨恨情緒,哪里就有民粹主義”[20]100-101。網絡虛擬空間提供的就是一種把分散的訴求、情緒和仇恨凝聚起來的“連線力”,網絡民粹主義在很多時候是一種基于象征符號、類似于舞臺劇目演出的一種“表演性聚集”,舞臺上前景的集體呈現,是后臺腳本、布景和編劇合力作用的結果[21]16-18。對于參與舞臺表演的諸多演員來說,重要的不是他們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利益訴求,而是在集體性的現場氛圍中表達了日常生活中潛在的、分散的、個體化的對于現存制度的失望、不滿、挫折感和剝奪感。網絡媒體降低了人們積聚起來的交易成本,催生了新的社會互動方式,帶來了象征性的聚集,使得以話語構建起來的“簡單得可笑”的集體行動得以產生。從而使得種種政治不滿、對精英的批判以集體的方式爆發出來,它的否定性和批判性力量產生了一定的政治效應。

從終極的意義上來說,網絡民粹主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對現代性的理性化邏輯和代議制民主以及政黨政治的不滿、批判和否定。正是由于網絡民粹主義具有對現代性的批判維度,很多人把網絡民粹主義從文化的視角視為“后現代文化”的一種表現,這種認定有簡單化的傾向。與把“否定一切”奉為圭臬的虛無主義相比較,網絡民粹主義的否定性維度是有限度、有節制的,它沒有完全沉溺于破壞的快感、大眾的狂歡當中,它有自己建構的維度,它們也沒有完全否定國家和現存體制,而只是表達對于現存體制沒有能夠照顧底層的利益、沒有對邪惡的精英們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現代化潮流,它也沒有完全否定,而是尋找另外一種現代化的方式。可以說,網絡民粹主義是因現代性而生體現著現代性的邏輯,并因現代性帶來的種種不公和缺失而扭曲的一種悲情。在一定程度上,網絡民粹主義是從道德意義上用另外一種話語表述了平民大眾尤其是社會邊緣群體對資本主義理性化發展進程的焦慮和反叛。當然,由于網絡民粹主義具有情感性特征,這種情感邏輯一旦形成就很難沿著理性的方向發展,加之網絡空間具有空間消滅時間的特性,網絡民粹主義有可能發展成為否定一切的虛無主義。

3.3 有限抗爭的話語性

網絡民粹主義主要呈現為符號性的話語,網絡空間中話語符號的多樣性、通俗性和平民化使得網絡空間中的話語削弱了社會精英的信息表達權利,賦予了普通大眾以話語表達的權利和機會,從而帶來了網絡空間中權力關系的變遷。話語表達為網絡民粹主義提供了一種現實生活中所無法獲得的便利和平臺,進而使得網絡民粹主義總是在現實與虛擬的復雜互動中得以建構。克萊·舍基強調了網絡媒體實現群體性聚合的功能:“一則新聞可以在剎那間由一個地方擴散到全球,而一個群體也可以輕易而迅速地因合宜的事業而被動員起來。”[13]10網絡民粹主義通過網民的話語、觀點、訴求和主張潛隱在各種網絡輿情中,如新聞的標題、事件的報道、故事的講述以及話語的惡搞、圖片的寓意、熱點的爭論之中。這種分散的、個別化的話語和符號是網絡民粹主義的重要呈現方式。這種碎片化、個性化的話語方式并不會保持絕對的平靜,而是像波浪一樣不斷起伏,它們彼此之間會發生聚集和融合,可能會突然在某種議題刺激下形成一股洶涌的浪潮,甚至發生蝴蝶效應,進而掀起巨大的輿論壓力。

從根本上來說,網絡民粹主義話語代表著一種以話語為載體的微觀權力。這種話語權力不僅突破了傳統權力自上而下的單向特征,而且其發揮功能的方式也發生了變革,是一種依賴于網民認同從而作用于心靈的權力。卡斯特對此有詳細的描述:“新的權力存在于信息的符碼中,存在于再現的影像中;圍繞著這種新的權力,社會組織起了它的制度,人們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并決定著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種權力的部位是人們的心靈。”[22]4他進而分析了網絡社會中同時存在著“合法性認同、抗拒性認同和規劃性認同”三種認同方式,抗拒性認同是由那些在支配的邏輯下被貶抑或污名化的位置的行動者所產生的。這就是說網民的聚集不是現實社會階層身份的網絡復制,更多源于共同的心態的激發和共同抗爭對象的指認,抗爭性是網絡民粹主義話語的重要特征。

網絡民粹主義“人民”話語的建構賦予了網民一種道義感和崇高感,抽象的“人多勢眾”也給網民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作為人民對立面的“精英”被打上邪惡的標簽,這就賦予了針對精英的謾罵、詛咒乃至人肉搜索以一種宣泄的快感。在“話語建構”中,民粹主義為這種身份認同提供了雙重的動力:一方面是作為“人民”的“我們”,另一方面是作為“敵人”的“他們”,因而是最容易構建起認同的一種話語資源。網絡空間中無數對占據霸權地位的主流話語的不滿在“人民”的話語下暫時性地接合起來,從而形成對抗主流霸權力量的統一戰線,在人民的整體性、同質化話語建構中區分我們與他們,實現與社會精英之間的話語對抗。鮑曼對現代性的描繪形象地說明了網絡民粹主義話語的產生邏輯:“惟一能夠導向回歸共同體團結的,并由于這種團結導向或回歸一種可靠的棲居地的方式,就是選擇一個共同的敵人,針對這一共同的目標,集中力量,共同施暴。”[23]7在無法消除現實生活中產生網絡民粹主義根源的前提下,話語性特征降低了網絡民粹主義滋生的成本,從而使得現實生活中經常受到監控、監管的民粹主義在網絡空間中報復性地爆發出來。

就政治效應來說,正是以話語作為主要形式,網絡民粹主義動員往往由具體社會議題所誘發,這增加了網絡民粹主義發生的頻次,同時也降低了網絡民粹主義對于政治系統沖擊的強度,因而網絡民粹主義主要屬于生活政治的范疇,缺乏宏大政治取向。網絡民粹主義的抗爭性總是虛弱和有限,民粹主義理性在網絡空間的張揚本質上體現著現實政治的虛弱。當然,網絡民粹主義的影響也可能會溢出網絡空間而走向現實社會,作為一種話語方式呈現的網絡民粹主義與現實政治變革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保羅·塔格特.民粹主義[M].袁明旭,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DANIELE A,DUNCAN M.Twenty-First Century Populism:the Spectre of Western European Democracy[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8.

[3]MATTHIJS R,GEGOREN H.A Populist Zeitgeist?The Impact of Populism on Parties,Media and the Public in Western Europe[M].Oosterhout:Almanakker,2013.

[4]KURT W.Clarifying a Contested Concept:Populism in the Study of Latin American Politics[J].Comparative Politcis,2001(1):1-22.

[5]MARGARET C.Two Strategies for the Study of Populism[J].Political Studies,2006(4):544-552.

[6]MATTEW H.The Math of Digital Democrac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7]陳龍,陳偉球.網絡民粹主義傳播的政治潛能[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297-301.

[8]陶文昭.互聯網上的民粹主義思潮[J].探索與爭鳴,2009(5):46-49.

[9]沈丹丹.網絡空間的民粹主義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2012.

[10]俞可平.現代化進程中的民粹主義[J].戰略與管理,1997(1):88-96.

[11]尼·別爾嘉也夫.俄羅斯思想[M].雷永生,邱守娟,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12]林紅.民粹主義——概念、理論與實證[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13]克萊·舍基.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M].胡泳,沈滿琳,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4]吳若增.社會主義與民粹主義[J].炎黃春秋,2015(5):40-43.

[15]陳龍.文化民粹主義與“看”的方式變革[J].學習與探索,2009(4):205-208.

[16]劉曉紅.共處·對抗·借鑒——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關系的演變[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5(1):49-53.

[17]斯拉沃熱·齊澤克,查日新.抵御民粹主義誘惑(下)[J].國外理論動態,2007(10):77-82.

[18]唐小兵.底層與知識分子的民粹主義[J].南風窗,2008(3):86-88.

[19]MARGARET C.Trust the People!Populism and the Two Faces of Democracy[J].Political Studies,1999(1):2-16.

[20]EDWARD S.The Torment of Secracy:The Background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M].New York:Free Press,1956.

[21]PAOLO G.Tweets and the Streets:Social Media and Contemporary Activism[M].London:Pluto Press,2012.

[22]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M].曹榮湘,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3]齊格蒙·鮑曼.尋找政治[M].洪濤,周順,郭臺輝,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性天天|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99资源在线|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精品微拍|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swag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你懂得|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丁香| 91九色视频网|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一本综合久久|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国产二级毛片| 91久久大香线蕉|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91精品国产丝袜|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1区2区|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理论精品| 亚洲精品va|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一区| 午夜a级毛片| 日本国产在线|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伊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