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實踐與理論》2016年
總目錄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學習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思想——兼學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楊建偉(6·5)
把黨校建設成為全面從嚴治黨教育培訓主陣地………………………………………李永華(6·8)
《準則》與《條例》標注了政黨治理的新高度………………………………………楊建(6·13)
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宋臘梅(6·18)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準確把握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傅小隨(4·5)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宣示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科學歷史觀………………………………王連喜(4·8)
十八大以來黨增強拒腐防變能力之措施………………………………………宋臘梅(4·11)
不忘初心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莊保(4·14)
習近平的思想研究習近平的統戰思想研究……………范宏云(6·22)
公共行政的價值選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體會………………………………………胡冰(6·26)
習近平思想建黨的重要理論內涵研究………………………………………易永勝(6·30)
學術年會
高舉習近平黨建思想偉大旗幟勇當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排頭兵…………………………李永華(4·17)
“創新+綠色”: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二元結構——以深圳為樣本 …申勇 宋曉東(4·22)
略論習近平黨建思想的三個基本維度………………………………………孟偉(4·27)
習近平黨建思想指導下的深圳基層黨建創新………………………………………劉新華(4·31)
習近平黨建思想與深圳創新發展——深圳市委黨校第一屆學術年會綜述………………………………………梅瑾(4·37)
黨的建設
實行黨務工作者專職化可能性分析………………………………………王連喜(1·5)
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構大同儒學………………………………………邱文元(1·11)
制度之籠可以關權——以民主集中制在黨章中的演化為視角………………………………………周福振(1·16)
鄧小平經濟特區理論的主要內容及當代價值…………………………… 馬冀群沈萬根(1·21)
新常態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路徑研究——以佛山的探索與實踐為例………………………………………曹大(1·25)
全面從嚴治黨的若干思考………… 孫寶林(2·5)
“四鐵”:新時期黨員干部的重要遵循………………………………………邱煒煌(2·10)
從嚴治黨視閾下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探析………………………………………韓穎(2·13)
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論析………………………………………張磊(2·17)
論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視角………………………………………路云輝(3·5)
健全黨建工作述職考評和問責機制研究………………………………………課題組(3·9)
新發展理念視閾下凈化基層政治生態的對策……………………………………… 劉國軍(3·14)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研究……鄭權(5·5)
從運動監督到法治監督:毛澤東與習近平權力監督比較及走向……………… 王紀臣郭文亮(5·11)
蘇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嬗變的原因及啟示………………………………………朱聯平(5·16)
論選人用人中的廉政把關工作機制……………………………高飛諶毅兵(5·22)
參政黨加強“五種能力”建設論析………………………………………劉琳(6·34)
加強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工作的探討………………………………………張永會(6·38)
關于黨性修養和合格黨員的若干思考…………………………………………王 沖(6·41)
民主法治
人民政協界別設置對界別委員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基于廣東省M市政協委員的問卷調查研究………………………………………李鵬(1·68)
我國PPP立法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王勇(1·74)
行政法治視野中的政事關系……… 何崢嶸(2·51)
向特定關系人行賄罪芻議…………朱小玲(2·58)
宗教民間組織在反邪教工作中的價值考量及其路徑分析……………………… 謝苗肖向東(4·75)
全面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的幾個問題………………………………………朱玳萱(4·79)
PPP模式中項目公司運作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谷玲(5·57)
基于比例原則的勞動關系法理闡釋………………………………………艾琳(5·60)
政府改革項目第三方評估:內容及實現形式………………………………………孟偉(6·63)
依憲治國——以中國近代政治變革遭遇的困難為視角………………………………………金玲(6·67)
深圳法院司法改革的突破與創新………………………………………邵鵬(6·71)
經濟管理
深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關于“深圳質量”監測情況的報告…………………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課題組(1·50)
新常態與深圳投控發展的戰略選擇………………………………………谷光輝(1·54)
深圳經理人結構變化特征研究——基于人口普查數據分析……鄧之宏(1·60)
特區發展定位與深圳稅收若干問題……………………………鄒劍雄許利民(1·63)
提升深圳大健康產業能級研究……………………………………汪云興等(2·38)
關于我國制造業全面提升的幾點思考………………………………………芮和(2·44)
工業4.0時代與企業運作管理 ……蔣慶榮(2·47)
經濟總量及其人均量對國家創新能力的疊加效應………………………………………林祥(3·32)
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內涵與建設策略………………………………………唐高華(3·39)
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分析………………………………………陳劍(4·40)
“全域旅游”的理論與實踐——基于深圳大鵬新區的研究………………………………………胡衛華(4·46)
深圳應在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中有所作為………………………………………董建中(4·51)
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創新能力提升………………………………………周軼昆(4·56)
東進戰略下深圳東部地區發展SWOT分析………………………………………勞鋮強(5·48)
深圳前海自貿區發展對策——基于新型國際服務貿易標準規則和“一帶一路”戰略…………………吉潔 高玉婷(5·52)
市場決定性作用下的市場制度完善路徑………………………………………張巖鴻(6·47)
城市家庭與生態城市建設:基于Z省N市的調查分析……………………………………巢小麗(6·52)
基于創新視角下的深圳經濟增長………………………………………彭芳梅(6·57)
公共管理
加快深圳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張慶祝(2·61)
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政府文化職能的路徑研究………………………………………徐遠平(2·65)
政府數據開放研究現狀:以數據安全為視角………………………………………曹雨佳(2·69)
新形勢下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傅倫博(3·43)
政務服務中心的發展及演進方向探討………………………………………郭子平(3·47)
新形勢下領導干部溝通能力的調查與思考……………………………胡月星 袁書杰(3·51)
治理能力現代化視閾下的政府職能轉變………………………………………張巖鴻(4·60)
從公共安全脆弱性看光明滑坡事故的生成機理………………………………………李永清(4·65)
深圳行政區劃歷史沿革考釋………崔孝松(4·71)
困境與抉擇: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評估監管制度……………………………金碧華(5·39)
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現狀及其對策………………………………………龔繹雪(5·45)
人文社會
意識形態視閾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徐麗霞(1·89)
試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特征……………………………黃光順李彥(1·9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重維度………………………………………畢朝文(1·99)
“官僚制”理論視域下官員類型與腐敗的關系……………………………王祎灝許歡(2·84)
關于學習型黨組織的若干辯證關系思考………………………………………劉潔(2·89)
深圳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問題研究………………………………………王啟(3·62)
立德樹人內涵的解讀………………權麟春(3·66)
解讀創新 博大精深——楊允中教授“一國兩制”系列論著述評……………………………蘭峻牛德林(3·70)
年輕干部成長基本規律探討………梁曉宇(3·77)
高校領導班子整體功能與合力效應研究………………………………………劉穎(4·83)
論民生文化的基本內涵……………蘇偉(4·87)
高職院校加強黨校建設的策略……楊潘升(4·92)
審視與反思:當代婚戀危機中的“剩女”問題………………………………………曾雪陽(4·96)
中華歷史文化若干問題芻論……… 張效民(5·65)
《論語》智慧與企業財務管理人文底蘊……………………………李娟娟劉靜(5·72)
文化志愿服務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李培志(5·77)
“網紅”的時代嬗變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李翔(5·81)
國際博物館的《深圳宣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綜述………………………………… 葉揚(6·76)
黨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現狀及完善對策………………………………………黃偉群(6·80)
論認識與實踐的價值取向及其影響………………………………………董建中(6·8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關鍵………………………………………高飛(6·89)
治理現代化
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大基本保障………………………………………賀新元(1·28)
空間有限 創新無限——推進前海開發開放的戰略意義………………………………………鐘堅(1·32)
依法治國方略的演進邏輯及當代鏡鑒………………………………………祝小茗(1·37)
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底層設計………林華興(1·42)
社區現代化治理的三維嬗變………王振江(1·46)
論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貢獻………………………………………姚滿林(2·22)
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的特色………蔣光貴(2·28)
論共享發展理念在實踐中的困境及出路………………………………………葉勝紅(2·33)
五大發展理念是為人導向與人為努力的有機統一………………………………………張曉明(3·19)
公民有序參與城市治理的機制創新………………………………………萬玲(3·24)
新時期加強海外華人華僑統戰工作探析………………………………………朱旭旭(3·28)
試論習近平調查研究思想的哲學底蘊………………………………………陳和香(5·26)
論百年中國兩次大規模社會思潮之比較………………………………………趙書昭(5·30)
學習借鑒
洛杉磯經濟轉型對深圳市屬國有經濟的啟示………………………………………陳華(1·103)
從創新創業環境探討美國的持續創新力………………………………………李世清(1·107)
洛杉磯創業創新經驗借鑒 ……… 王萍(1·112)
建立數字政府提升社會服務能力………………………………………蘭紅平(1·115)
洛杉磯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對深圳的啟示………………………………………戴斌(2·93)
創建社會創新委員會推動公共服務現代化………………………………………侯伊莎(2·97)
打造創業孵化集團 引領深圳產業發展………………………………………楊軍(2·102)
以創新思維提高深圳城市綜合管理能力………………………………………徐忠平(2·108)
美國政府績效管理經驗借鑒………張波(3·81)
美國聯邦裁判官制度啟示…………傅新江(3·85)
完善城管執法的幾點思考…………綦文生(3·89)
學習境外經驗 建設透明政府…… 陶衛平(3·93)
完善深圳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楊建(4·99)
優化改進公務員績效管理的思考………………………………………皮勇華(4·104)
海歸人才城市融入工作探討………管耀華(4·108)
中日政府信息不公開規制比較………………………………………曹雨佳(4·111)
借鑒美國城市發展經驗 打造深圳國際化先進城市………………………………………楊莉(5·85)
芝加哥發展經驗對深圳國際化城市建設的啟示………………………………………李揚(5·91)
芝加哥公共文化建設的經驗借鑒………………………………………曾葆(5·95)
特區研究
自助圖書館與學習型城市建設…………………吳予敏 田丹張萍(5·100)
赤灣媽祖廟與海上絲綢之路探析……………………………毛軍吉陳文廣(5·105)
深圳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分析………………………………………鄧之宏(5·111)
平安龍崗建設創新實踐 ………… 吳曉琪(6·106)
坪山全面依法治區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研究………………………………………李偉舜(6·111)
深圳基層治理創新探討——以上海經驗為參照………曾憲旺(6·115)
從管理到善治:創新“村改居”社區治理的寶安探索………………………………………林清新(6·119)
深圳學派建設
文學史經典的“商榷”………………劉洪霞(1·78)
“去全球化”浪潮的發展趨勢及深圳應對………………………………劉艷霞黃吉喬(1·84)
構建以國際先進城市為基準的深圳文化品牌體系………………………………劉金祥劉行健(2·75)
現代投資推廣體系的“深圳模式”………………………………………雷佳(2·80)
道家文化特質與深圳文化發展新論………………………………………方映靈(3·97)
深圳學派建設的文化解讀……………………………祝林浩 李彥(3·104)
環珠江口灣區文化特質、形成歷程及發展路徑………………………………………熊雪如(3·108)
唯其交流 方成文化——從《文化是流動的》論起………………………………………卞仁海(4·115)
深圳學派與其他學派的時空維度比較………………………………………李彥(4·120)
城市底層的吶喊與奮爭——深圳“打工文學”縱橫談………………………………………周思明(4·123)
城市發展與文化價值觀念創新……陳少雷(5·114)
開拓審美之謎探索新思路——訪著名美學家彭立勛教授………………………………………夏和順(5·118)
孟子悲憫情懷外化的困境與通途………………………………………關萬維(5·123)
試論社會學在中國的起源…………陳新華(6·94)
新媒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優化機制……………………………………… 張文明(6·99)
深圳學派構建的策略研究 ………李彥(6·102)
熱點探討
關于“互聯網+干部培訓”模式的探討………………………………………鞠艷(1·119)
新常態下網絡反腐的特征及成效……………………………李明珠李睿鑫(1·121)
面向智能手機用戶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創新………………………………………倪詠佳(1·125)
“旅游+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對策………………………………………楊群(2·111)
中西部地區綠色發展路徑研究……尤鑫(2·114)
沿海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與啟示………………………………………王俊(2·119)
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宜居城市建設——以廣東省潮州市為例……吳柳瑩(2·124)
論香港“本土主義”思潮的兩重性……………………………徐海波馮慶想(3·113)
當前香港激進力量社會基礎研究………………………………………林偉(3·117)
治理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的規劃思路………………………………………吳玢鋒(3·123)
專訪
建設理想學校 追求自由人格——訪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程紅兵……………………………………本刊記者(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