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成剛 李正宇 樊 榮
預備役油料專業抽組訓練管理探討
文/胡成剛 李正宇 樊 榮
預備役油料專業抽組訓練工作,是其實施快速動員、整建制遂行任務的基礎。本文從建立和完善軍地共管機制、行為約束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入手,分析了健全機制的途徑方法,分析了注重平時管理和科學組織訓練對策措施,有效確保抽組訓練質量,提高抽組訓練效益。
預備役;油料專業抽組;訓練管理;探討
預備役油料力量是一支寓軍于民的后備隊伍,其抽組訓練工作具有較強的系統性、特殊性、實用性和專業性,要在立足自身特點和專業訓練現狀的基礎上,實踐、探索怎么練、怎樣管,努力探尋符合預備役抽組訓練的訓練機制、管理方式和組訓規律,提高預備役油料專業訓練質量。
完善有效的訓練運行機制是按綱施訓正規化的重要保證。
(1)完善軍地共管機制,發揮整體合力
要建立部隊約束管理與地方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督察制度,充分發揮軍地各方參與和監督的作用,共同督察、約束預編官兵的參訓行為;要形成軍地雙向溝通的長效機制,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充分考慮寓軍于民、勞武結合的特點,圍繞訓練對象、內容、時間和標準,與地方依托單位領導和預編軍官共同細化大綱內容,并充分考慮地方的承受能力和企業生產的周期性、訓練各科目的難易程度、預編干部的組訓能力、預編士兵的素質基礎、保障條件及環境天候等因素,靈活調控訓練時機,科學安排組訓過程,編寫各級各類教案。預編官兵全年要有針對性地制訂訓練計劃和措施,有效發揮計劃、措施的質量調控作用,確保抽組訓練扎實有序。軍地通過有效的銜接,合理安排訓練時間,既不會因為人員的抽組訓練影響生產,又能保證抽組訓練的人員參訓率。
(2)建立行為約束機制,加強預任軍官管理
平時管理最重要的是對預任軍官的管理,只有抓好軍官的管理,才能對預編官兵的整體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針對預任軍官平時比較分散,管理難度較大的實際,探索有效的預任軍官行為約束機制。如建立定期回營辦公制度等。建立定期匯報工作制度??衫没貭I辦公的機會向上級匯報人員思想動態情況、在位情況、崗位練兵情況等,平時也要經常性的向上級匯報工作,以保證上級對各預編連隊全面掌握。另外,每年底,應組織預任軍官進行一次年度述職報告,述職后與會官兵進行民主測評,預備役部隊黨委對匯報情況及測試情況進行綜合評定,作為評定預任軍官工作情況的評定標準之一。
(3)完善獎懲激勵機制,激發內在動力
在強調預編官兵履行訓練義務的同時,還應該建立相應的獎懲激勵機制,激發預編官兵的內在動力,調動其參與訓練的積極性。一是實行經濟補償制度。預編官兵通常都有相對固定的工作崗位,當他們在履行預備役義務期間,就不可能在原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將會失去應有的報酬,對此必須予以一定的誤工補貼,并且這種補償要高于正常工作時的所得,使補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經濟補償的費用原則上應由軍隊和地方共同承擔,可以通過國家撥款、地方財政列支、預備役部隊負責開支的方式實施經費管理,確保??顚S谩6墙ⅹ剳椭贫取獙︻A編官兵參訓情況、履職情況以及訓練成績進行鑒定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作為軍地對預編官兵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針對預備役管理使用的特點,這種獎懲更多的體現在與經濟利益掛鉤上。一種情況是由部隊對表現突出的預編官兵直接給予物質獎勵,同時對表現不良的預編官兵提出批評意見,由地方有關部門酌情處理。另一種情況是部隊把訓練結果作為等級評定的基本依據;把等級評定結果作為訓練成效的綜合反映;把預備役官兵的軍事訓練情況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企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政績,納入依托單位分管領導、預任主要領導的責任制,納入地方評先等與官兵切身利益掛鉤的內容,有效地激發訓練的動力和活力。
(1)進行集中管理
預備役部隊是以地方石油及相關專業部門為預編主體,大部分預編官兵都是成建制預編在某企業或單位,絕大多數預任軍官是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和負責人,他們自身也肩負著雙重領導的重擔和責任。因此,加強對成建制預編官兵的集中管理成為必然。發揮預任軍官能管理、善管理的優勢,以崗位練兵為契機,既抓好生產又促進訓練。提高建制編制單位集中管理質量。
(2)加強分散管理
加強對所有預編官兵個體實施的分散管理。采取干部跟蹤、家庭跟蹤、定期檢查的方式實施跟蹤式管理;與預編官兵單位聯系,建立外出管理卡實施委托式管理。通過跟蹤和委托管理,密切與預編單位協同,保持經常性走訪和聯系機制,建立起預編人員的動態管理數據庫。使預編人員的詳細情況一目了然,增強平時管理的透明性和實效性。預編人員動態管理數據庫包括人員的基本資料、有無參軍經歷、工作單位、預編專業、預編職務、何時征召、何時退出、參訓經歷、參訓考勤、訓練考核成績等。通過預編人員的動態管理數據庫,及時掌握預編人員的基本情況、動向和分布情況,確保對預編人員的透明性管理,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其軍人意識和嚴格執行命令、指示的自覺性,從而有效地約束預編官兵的平時的行為,實現預編人員的分而不散,最大程度上實現對預編人員管理的軍事化,為順利開展抽組訓練奠定基礎。
(3)進行檢查指導
訓練工作布置后,應及時深入預編單位,掌握和了解預備役人員準備的情況,如訓練進度制定、訓練物資準備、訓練方案制定等情況,加強對應急保障技能和組織指揮方法與謀略的指導。使參訓人員深刻了解相應保障和防衛方案的實質,掌握完成遂行多樣化任務的具體方法,熟練技能技巧,熟練專業之間、專業內部協調配合的技能和有關指令、信號、記號的規定,掌握在特定地形道路、特定敵情顧慮、特定內容下完成任務的方法與措施。
(1)科學編組訓練對象
入隊訓練和共同訓練階段,在集中訓練時,可采取混編分訓的辦法,即打亂建制,將各個連隊的新編士兵單獨編成一訓練單位,依托上級訓練基地輪訓,狠抓入隊訓練。再將退伍軍人、非退伍軍人抽出來,組成兩個訓練單位,而后各單位根據訓練基礎的不同,根據其掌握和運用專業技能的熟練程度進行編組,適時調整訓練范圍和訓練內容,分別施訓。有軍事經驗的預編人員根據課目內容可適當減少訓練時間,同時要充分發揮退伍、轉業軍人固有的軍事素質,發揮臨時骨干的幫帶作用,指導非退伍、轉業軍人的入隊訓練,盡快實現其由“民”到“兵”的轉變。在各連單獨訓練時,根據訓練基礎、起點的不同,靈活采用訓練方法,合理確定訓練時間和訓練進度。在單兵分業訓練階段,主要采取分編分訓的辦法,即: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分別編組,分別訓練,多采取抽組骨干集訓的方式,集中人員到訓練基地或根據實際情況到預編單位組織訓練,采取理論授課與實裝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在分隊戰術訓練階段,主要采取分編混訓、分編分訓的辦法。將分隊訓練中的相同部分,例如,各連專業班組戰術中的每個訓練課題中“理解傳達任務”、“研究行動方案”、“檢查準備器材”以及“確定保障地點”等帶有一定共性的內容集中輔導授課,理清程序、思路后再分專業組織訓練。其余內容按專業分頭組織實施。
(2)合理編排訓練內容
以未來擔負的保障任務為牽引,合理調整,優化設置,逐步規范。首先,應以對口專業保障分隊成建制應用訓練為重點,對訓練內容進行梳理規范,突出接口補差訓練和快速動員支前、綜合保障演練等內容。其次,依據預備役油料專業訓練大綱,結合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和本地區情況,確保訓練內容既規范統一、又切合實際,科學安排有利于提高遂行急難險重保障任務能力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訓練。特別要根據駐地經濟條件規范訓練內容,對經濟比較發達、科技實力較強的地區,應安排一些投入較大、科技含量較高的新知識和新技能訓練;對經濟欠發達、科技實力較弱的地區,應立足現有裝備,突出基本保障技能訓練。
(3)深入開展崗位練兵活動
預編官兵平時工作、生產任務相當繁重,普遍存在著訓練人員難集中、時間難落實的突出問題,極大地影響訓練的開展。深入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些矛盾。每年安排訓練計劃時要深入到各預編單位,同單位領導和預任干部一起,結合年度訓練任務和單位的工作生產任務,進行廣泛深入地分析,盡量把訓練任務同生產活動共同的部分結合起來,通過崗位練兵活動來有效地提高專業訓練質量。比如,預編在石油石化公司的連隊平常業務活動同戰時油料收發、轉運,油料裝備的撤收等任務基本一致,針對這些特點,預編單位把訓練課目融入到工作之中,并跟蹤指導訓練,既提高了工作經濟效益又保證了訓練效益。結合崗位練兵活動,開展綜合性演練,編組相關技術保障模塊,與現役部隊密切協同,同時展開,同步作業檢驗預編官兵快速動員能力和遂行任務能力,提高遂行任務能力。
(作者單位:后勤工程學院/成都軍區善后辦/南部戰區陸軍后勤部)
《中國儲運》學術欄目征稿啟事
《中國儲運》創刊于199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面向海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12-1204/F,郵發代號6-151。國際16開銅版彩印,月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0434,國外發行代號BM 1821。
《中國儲運》學術欄目強調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及時傳播物流發展理念,關注物流實踐熱點,旨在為物流從業者、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教學人員提供一個交流經驗、獲取信息、展現成果的有效平臺。多年來,《中國儲運》學術欄目秉持熱忱服務的宗旨,努力為廣大作者排憂解難,頗獲業界口碑。
《中國儲運》由《中國學術期刊 ( 光盤版 ) 》、《中國期刊網》(《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
《中國儲運》用稿要求:
根據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要求,有如下規定:
1.來稿,字數以4000字 / 2版(含圖表)為宜,來稿以 w ord格式發送電子郵件。論文初審時間一般不超過五個工作日,請作者注意查看電子郵件,按編輯要求辦理。
2.作者姓名、論文署名的單位(全稱)、及單位所在省、市、郵編。
3.稿件要求:摘要200字左右;(3~6個)。
4.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5.樣刊郵寄地址(區、街道號)、郵政編碼、電子信箱、手機號碼(非常重要)。如需開具發票,請提供發票抬頭。
6.來稿中的注釋與參考文獻統一排在文末。按在正文中使用的先后順序用數字加方括號標出(正文),同一參考文獻如果多次引用,用同一序號標出。
的編排格式如下:[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頁碼。
7.來稿如屬基金項目成果,請按有關部門規定標注項目正式名稱和編號。
8.發稿周期一般為2~3個月,特殊情況另行商定。
投稿信箱:zgcyzzs@163.com 并注明論文投稿
聯系電話:《中國儲運》編輯部 王崢 022-24228078
聯系人手機:王崢 13920699521
地 址:天津市河東區八經路方達大廈5F
郵 編:3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