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靜
(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8)
?
國際工程合同管理的定位與思考
郭小靜
(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8)
合同管理可以看作是項目管理工作的中樞神經控制系統。隨著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的迅猛發展,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更是日趨凸顯。針對中國承包企業對合同管理普遍不予重視的問題,從對合同的理解和認識上入手,分析并探討合同管理的認知、定位與要素問題,從而確立合同管理在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中的準確定位。
合同管理 認知 定位
當前,在國家鼓勵我國企業“走出去”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大踏步地邁向海外這一廣闊天地,為實現我國大型承包企業與國際接軌,實現“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宏偉目標而不懈的努力著。
在推進和拓展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我國企業逐漸認識到,國際工程承包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企業走出國門,必然要面臨項目所在國、所在區域內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形勢,不同的人文、地理和氣候條件,不同的技術要求、規范,以及社會文化、宗教、習俗、語言,面臨有關進出口、金融、勞務政策以及外匯管制等問題。
我國對外承包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然而,由于受傳統固有思維——“合同是紙上寫的,干是另外一回事”的影響,有些企業未對海外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引起足夠重視,未能充分利用合同進行自我保護而遇到發展中的阻力和困難,合同管理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準確定位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
首先,從對英文單詞-承包商的單詞組合和定義上來理解:
Contract (合同)+or=Contractor (承包商)
The contractor is the person who implements the contract即:“合同——合同的執行人”
該英文詞匯的組合充分說明了合同對于承包商的意義,同時也反映出合同管理的重要位置。
之所以提出合同管理在項目管理中的定位問題,恰恰是由于我國部分國有企業受國內長期傳統慣性思維的影響,僅將合同視為一紙文書。有些企業走出國門,急于拿項目,故產生以簽約為目的盲目性,忽視合同條件的理解和設置,合法權益的爭取和談判,異想天開,總是抱著先簽了再說和項目執行中再作打算的態度來對待合同,忽視了項目合同的法律性和嚴肅性,這也形成了項目風險的源頭。應該如何認識合同,可借鑒FIDIC文本中對合同組成的解釋。
1.1 合同文本
通常所講的FIDIC合同(以單價合同為例-紅皮書),指擬簽約合同中的一般條款或叫做通用條款,以及業主根據具體項目的特點和要求在FIDIC合同基礎上制定的商務和技術條件(即特殊條款),但這些仍不是合同的全部。合同內容應包括:合同協議書、中標通知書、投標須知、標書及所附工程量清單、一般條款、特殊條款、一般技術規范、特殊技術規范、圖紙、各種附件等。
1.2 合同組成
DB(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案例的合同組成是這樣陳述的。
本合同的詳細范圍由以下文件來說明,這些文件將被視為此合同的一部分,按以下順序給出:
(a)合同協議書;
(b)合同特殊條款;
(c)合同通用條款;
(d)業主要求文件(Employer’s Requirement-DB/EPC項目的重要文件);
(e)標書附件—合同信息;
(f)承包商的標書,并附帶所有的附件,包括聯合體協議;
(g)承包商關于參與投標的申請;
(h)經過評估的價格清單;
(i)所有附在合同中的其他文件。
所有對于以上文件的補充和解釋也必須以這樣的順序來排列。所有以上(a)到(i)點的文件組成了合同。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清晰的看出,合同絕非一紙協議。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我國承包商而言,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理論中對合同管理的準確定位,意味著為項目整體實施、計劃推進、規范施工提供保障基礎。
合同管理是項目管理工作的中樞神經控制系統。這種準確定位,意味著在項目合同談判中準確的理解和設置合同關鍵條款,實施過程中準確的認知業主與承包商雙方各自的責權利,充分利用合同去保護承包商自己的權益。
我國國際承包企業在海外打拼、市場開拓和獲取項目的過程中,積極吸取、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對項目從信息、投議標、談判、簽約和履約這一項目全生命周期合同管理的理解和認識。在海外開拓市場,獲得項目信息、參與投標、議標活動是具體獲取項目合同的手段,簽訂合同前所進行的各種為商務、技術談判而開展的調研,就是為了有的放矢的掌握談判條件并訂立平等互利、實施性強的合同。
項目簽約后以合同為主導,在保質、保量、保工期與保效益的前提下,組織實施項目。項目執行中的所有技術變更、各項合理的索賠都是以合同為依據,工程完工、竣工并得到應有的工程最終結算和竣工證書就是具體落實合同有關約定的過程,項目的最終結束標志著整個項目合同執行的完成。
合同管理如何定位,對項目的成功獲取和實施尤為重要。但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我國部分企業對合同的理解和認識還是停留在文件管理或應付糾紛解決的層面上,還未對合同談判、條件設置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運用,特別是忽略對一些合同所賦予權利的利用,總是遇事現抱佛腳現燒香,導致經常處于被動的處境。
3.1 強化對合同及合同管理的認知
合同管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合同可以理解為是工程實施的圣經。對所實施項目合同的深入研究、分析、掌控,就是對項目實施的把脈,有助于推動項目的健康發展。
合同管理是先導,施工進度計劃、施工組織設計、項目管理組織結構圖、分包管理、施工日志、設備配置、人員配置、索賠反索賠和糾紛處理無不與合同管理緊密相關。
“Master the contract as you are the master of the project”——“掌握了合同你就掌握了項目的命運”,由此可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有些國有企業對此課題認識不清,未能擺正項目管理與合同管理的關系,將項目管理要素分解為施工范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安全、質量、環保、工期進度、成本等方面,將上述要素管理理解成項目管理的內容,而將合同管理放置于其他管理范疇,這是我國工程企業在國內養成的思維習慣。重溫FIDIC合同文件的組成就不難看出,這些內容都是合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將合同管理置于其他管理范疇,恰恰反映出這些企業未能充分理解國際工程項目合同的內涵,導致合同管理的定位出現了嚴重的錯位。
之所以反復強調合同管理的定位,正是基于這種錯位所導致的對合同管理重要性認識的缺失。任何事物都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就項目管理而言,只有抓住以合同管理為主線這個綱,才能綱舉目張。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贊同合同是國際工程項目的“圣經”這一提法的原因。當日常工作中對某種事物認識長期不到位,就需要轉變思維,使我們對這一事物重要性的認識走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是以合同要求和規定為依據,合同管理貫穿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涉及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節點和層面。加強合同管理意識,加深合同管理認識是非常必要的,合同管理是成功實施國際工程項目的關鍵。
3.2 合同管理是貫穿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1)從項目初期的信息入手,就項目來源國、項目性質、業主、工程范圍、工期、投資方、投/議標等信息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判斷論證。
(2)開展對項目的現場考察、調研。包括:氣候、水文、地質等自然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土地、銀行、保險和外匯管制政策;對手調查;分包市場調查;材料(含地材)、設備調查;當地人力資源調查等。
(3)合同談判條件與條款的設置(以公平、合作為前提,具體見成功合同的要素)。
(4)合同簽約后,對已簽署合同進行交底、復審、研究、分析,總結歸納出合同條款有利與不利的方面,明確各項關鍵管控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應對方法和措施,確保在履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3.3 合同程序化管理的關鍵節點和要點
一個成功的合同應具備八大要素:
(1)清楚界定合同標的和工程范圍;
(2)執行的技術標準和規范;
(3)保證客觀合理的工期設置;
(4)重視支付條件與罰款條件;
(5)強調重視雙方合約關系,明確業主和承包商在完成項目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的對等;
(6)責任分配與風險預測——氣候/地材/物價/外匯比例與匯率;
(7)稅收談判;
(8)業主、承包商(監理)之間緊密配合和協作的工作程序和時效安排。
完備的合同管理程序是國際工程項目順利推進的保證,應該加強對合同程序化管理的認知程度,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并加大推廣實施力度。
走出國門,我們應該認識到,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信任經濟,合同是規范要約雙方權利、義務與責任的法律文件,而非單方法律行為的規定。業主和承包商在合同關系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合同一經依法成立,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規定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合同規定的義務受到法律的約束。
正如德國民法典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在締結合同的當事人間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英美法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自己的允諾,使對方遭受損失,法律就要給予適當的救濟,使對方得到經濟補償。”中國合同法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在實施國際工程項目過程中,合同管理是國際工程項目投標前的綜合風險識別評估與設置控制手段,貫穿于工程實施全過程的投議標、合同談判、簽訂、履行、變更、索賠、爭議解決各個方面。作為項目執行過程中相關工作的指南,對整個項目的實施起總控和保障作用。合同管理定位的要素之一實際上也是風險管理、風險預測和風險防范。我們要充分理解運用項目合同管理經驗,研究合同的法律基礎,確立合同管理在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準確定位,將所開拓、獲取和實施的國際工程項目推向成功。
[1]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編譯.施工合同條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 簡驍.“營改增”后鐵路勘察設計企業應對措施探討[J].鐵道勘察,2016(4):98-99
[3] 吳軍.論鐵路建設項目勘察設計精細化管理[J].鐵道勘察,2016(3):97-100
[4] 韓鵬.淺論鐵路施工項目的風險控制[J].鐵道勘察,2016(3):94-96
Positioning and Thoughtof Contract Managementin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tracting
GUO Xiaojing
2016-09-21
郭小靜(1982—),女,2005年畢業于河南大學法學專業,經濟師。
1672-7479(2016)06-0085-03
F2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