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詠先(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浙江金華321004)
?
基于區域聯盟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合作創新?
高詠先
(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浙江金華321004)
[摘要]隨著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的深入發展以及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不斷推進,依托聯盟開展學科服務合作成為現實的需要,重點從共建基于知識整合的學科服務共享平臺、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合作、組建MOOC學科服務聯盟3個方面闡述了圖書館聯盟的學科服務合作創新。
[關鍵詞]圖書館聯盟學科服務合作創新
[分類號]G252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圖工委專項)“基于區域聯盟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研究”(項目編號:Y201432772)成果之一。
圖書館聯盟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書館為了在共同認可的協議或合約制約基礎上,以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目的的圖書館聯合體[1]。而區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則是以某一區域范圍內的若干高校圖書館為主體所建立的圖書館聯合體。目前國內主要的區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有江蘇省高等學校數字圖書館(JALIS)、天津高等教育文獻信息中心(TALIS)、浙江省高校數字圖書館(ZADL)、北京高校網絡圖書館以及長三角高校圖書館聯盟等,這些聯盟在合作共享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進了聯盟內各成員館的發展和進步,同時聯盟開展的資源集團采購、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人員培訓等服務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國內自1998年清華大學首先實行學科館員制度以來,學科服務已在各高校圖書館普遍開展,并且成為各館服務創新的主要方向。而隨著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的深入發展以及成員館學科服務的不斷推進,其學科服務合作也成為聯盟合作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為依托聯盟開展學科服務合作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合作是學科服務的發展趨勢
從整個圖書館的服務來講,學科服務是一項年輕且不斷發展變化的服務領域,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和主流服務,是圖書館擺脫困境重塑形象的突破口。學科服務面對的是所有的學科領域和研究者,學科館員也是由不同學科背景組成的服務團隊,所以學科服務不是靠某一個學科館員或某一個部門能完成的,需要全館人員和相關部門的參與和合作。與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相比,學科服務是一項走出去和嵌入式的服務,必然需要與校內院系部門和學術團體的深入合作,而學科館員開展業務交流和培訓,也離不開與校外其他圖書館的館際合作。聯盟內的學科服務合作并不局限于學科館員的培訓,不同的高校圖書館的由于學校的類型及專業設置不同,學科服務既有個性的一面,但也有許多共性,如服務目標、服務對象、服務內容等。區域圖書館聯盟的學科服務合作可以集中各自的優勢,總結經驗,從而提高聯盟內成員館整體的學科服務水平。
1.2合作可以提高學科服務水平
學科服務不但需要專業高素質的學科館員,同時也需要強大的技術和平臺支撐,聯盟內部實力較弱的高校通過合作來提高學科服務水平,資源和實力強的高校則可以通過合作來減輕人力資源的負擔。單個圖書館的學科服務能力由于受人員和資源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科專業的需要,而即使同一個學科專業,也無法滿足這個領域所有用戶的需求。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許多服務愈發依賴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撐,諸如文獻資源的一站式獲取、學科信息門戶的建設等基礎設施,都需要強大的技術和平臺的支持。所以要開展高水平的學科服務,采取聯合協作、共建共享模式是一種理想的選擇,只有協作才可以解決重復建設、人員與技術實力欠缺、資源共享不足等諸多方面的問題[2]。
1.3合作是完善圖書館聯盟建設的重要舉措
目前,區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的主要服務內容有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統一檢索、參考咨詢、讀者培訓等,學科服務還沒有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隨著學科服務在高校圖書館的開展普及,以及學科服務工作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在聯盟的架構下開展學科服務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開展學科服務合作既可以推進聯盟內各成員館的學科服務工作,提升服務水平,也是豐富圖書館聯盟工作內涵、推動聯盟發展的內在要求。
2.1聯盟的信息資源共享為學科服務合作提供了基礎
資源的共建共享是圖書館聯盟的主要內容,也是聯盟內部各項服務開展的基礎,資源的共建主要包括數據庫的聯合采購,特色數據庫的的建設,軟件開發和服務平臺的共建等。共享則主要通過館際互借、文獻傳遞以及聯合參考咨詢等來實現。目前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已成為圖書館聯盟開展最為廣泛的服務,有效彌補了成員館館藏資源的不足,深受讀者歡迎,而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服務也可視之為學科服務館際合作的雛形[3]。
2.2統一檢索平臺為學科服務的開展提供了便利
當前的區域性圖書館聯盟建設中,門戶網站和統一檢索已經成為聯盟開展各項服務的主要平臺,也成為聯盟開展共建共享的集中體現。統一檢索平臺集成了聯盟內各成員館的絕大部分資源,為館員學科信息資源的檢索和獲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并且統一檢索平臺與文獻傳遞系統進行了無縫對接,那些沒有購買某種資源的成員館也可以通過文獻傳遞獲取資源,真正實現了檢索和獲取的一站式服務。文獻資源的查找與獲取是開展學科服務的重要保障,統一檢索平臺為聯盟內學科服務的開展與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3聯盟可以提供技術的支持和人力資源的培訓
圖書館區域聯盟實現資源共建共享,是以信息技術平臺為支撐的,聯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技術平臺的搭建,為聯盟內部開展各項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人員的交流和培訓,是圖書館聯盟的重要工作內容,也為各成員館培養了更多的人才。而在學科館員的培訓方面,區域圖書館聯盟有著地理的優勢,一是區域內的圖書館除了通過聯盟有較多的聯系合作和交流機會外,成員館之間也會有許多的業務往來,館員彼此之間較為了解和熟悉,這樣在開展學科服務的培訓時,能夠深入交流和共同提高。二是聯盟可以利用其優勢,對不同類型高校的圖書館進行分類培訓,鼓勵不同規模的圖書館合作交流,從而可以極大提升培訓效果,為學科服務的開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3.1開展聯合咨詢
參考咨詢是圖書館較為常規的一項服務,也算是最早開展的一項學科化服務。在網絡數字化時代,參考咨詢的技術和手段都有了很大變化,網絡參考咨詢日益成為主流。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單個高校圖書館開展數字參考咨詢服務的能力有限,而在聯盟的框架下進行聯合數字參考咨詢服務不但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服務共享,同時也極大地節省了單個圖書館的成本。所以聯合參考咨詢是圖書館聯盟普遍開展的一項學科服務合作內容。
3.2學科館員培訓
業務交流和館員培訓,是區域性圖書館聯盟的重要工作內容,鑒于學科服務的愈發重要,為了加強成員館學科服務合作,圖書館聯盟必須加強學科館員交流培訓。來自不同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交流工作經驗、技巧、業務流程等,能夠開闊眼界,提高綜合素質與服務能力,特別是對于學科服務發展緩慢的成員館,可以通過學習、交流和培訓,快速提高自身的學科服務水平,進而提升聯盟內成員館整體的學科服務水平。聯盟可以根據成員館的學校類別和專業特點,成立不同的學科服務團隊,進行集中培訓,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科服務。
3.3科技查新合作
科技查新簡稱查新,是指具有查新業務資質的查新機構根據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證其新穎性的科學技術內容,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并做出結論。作為一項科技信息服務業務,科技查新在課題立項、成果鑒定和獎勵、專利申請以及論文開題應用廣泛[4]。目前擁有教育查新站資格的共有102所高校[5],所以在區域圖書館聯盟內,一般只有少數高校圖書館具有查新資格,圖書館聯盟可設立區域性高校查新站合作中心,未獲查新資質的高校圖書館可以與有查新資質的館開展科技查新合作,主要包括查新員培訓、合作查新。聯盟還可以制定館際合作查新細則,規范區域內不同查新站的查新隊伍、查新報告質量、查新管理制度、查新完成時間及查新收費標準等。
3.4學科導航服務
學科服務的開展,學科信息門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區域性圖書館聯盟開展學科導航、建設學科信息門戶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在聯盟的門戶網站上開辟一塊建立學科信息門戶,通過聯盟學科服務團隊搜集和整理學科資源、學科信息動態、學科前沿、專家學者及學術機構信息、專業網站等內容,發布在聯盟的門戶網站,以供成員館的學科館員和讀者使用。另外一種就是采取聯盟集團采購的方式這樣,聯合引進LibGuides等學科導航工具。LibGuides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已成為國內高校圖書館使用最多的學科服務平臺,該平臺便于館員維護和管理,也便于讀者了解學科信息動態、獲取學科文獻資源等,對于聯盟內的成員館拓展學科服務領域,提升學科服務能力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4.1共建基于知識整合的學科服務共享平臺
共建共享是圖書館聯盟的核心價值所在,對于區域內各高校的學科服務,圖書館聯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構建基于知識整合的學科服務共享平臺。
開展學科服務有兩個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信息資源和學科館員,基于知識整合的學科服務共享平臺,就是將聯盟內部成員館支撐學科服務的文獻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整合。目前的區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建設中,文獻資源的整合已經做了較長時間,各圖書館聯盟也普遍建立了統一檢索平臺,實現了聯盟內成員館文獻資源的整合和一站式檢索,為文獻傳遞和聯合參考咨詢等服務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人力資源的整合,就是要加強聯盟內部各高校圖書館學科員的團隊協作、優勢互補,并且為彼此的交流合作提供渠道。實際上,學科服務共享平臺是學科服務的虛擬延伸,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實時咨詢、E-mail咨詢等,而是依托先進的應用軟件和管理平臺,組建不同學科應用功能模塊,將文獻資源、學科館員以及服務對象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優化整合為一個統一的服務平臺。這個平臺具有良好的多向交互作用,利于圖書館、對口院系、學科館員和讀者各自所持有的知識彼此捕獲、識別、融合、吸收,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實現學科服務平臺知識整合的目的[6]。通過學科服務共享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學科資源和服務的組織、揭示與發布,有利于共享聯盟內學科館員間互相分享工作成果,讀者也能享用到更豐富的學科資源與服務。
4.2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合作
嵌入式學科服務是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學科館員通過潛入用戶過程和場景,提供相關信息服務與知識,以支撐用戶的教學與科研[7]。從提供一般的文獻信息和相關資料,做教學科研的參謀,到直接嵌入用戶的教學科研中。嵌入式學科服務,是學科服務的發展和創新,也是將來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發展方向。
學科館員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時主要依賴對文獻資源的掌握程度,對嵌入式教學和科研的了解深度等,還有個人的能力和修養都有很大關系。對于嵌入式學科服務,雖然每個圖書館的情況不太一樣,但對于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組織來說,其服務對象相對穩定,用戶需求總體特征相似,并且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雖然聯盟內不同類型的高校對于學科服務的要求也存在差異,學科的發展方向也不一樣,需求結構上呈現著差距,但總體上會表現出一定的需求規律和動向。而這種規律與動向則需要相應的嵌入式館員通過與用戶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在長期的業務往來中探尋與掌握。各成員館之間通過互動、合作、整合等方式,進行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協同合作,以嵌入式館員為主體、形成以學科用戶為中心的專業化、知識化、智慧化服務團隊,向用戶提供更有針對性、系統化、深層次的學科服務[8]。
4.3組建MOOC學科服務聯盟
近年來,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發展迅速,對高等教育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也引起高校圖書館的廣泛關注。作為大學的文獻信息中心,圖書館在MOOC時代應積極參與MOOC建設,提供版權咨詢服務和協助課程設計等。MOOC建設涉及資源、技術、版權和教學等方面,依托圖書館聯盟,組建以學科館員為主的MOOC支撐團隊,有利于充分發揮圖書館在MOOC的作用,推進圖書館的學科服務開展。
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是國內高校圖書館聯盟的典范,CALIS經過15年的發展,陸續建成了“CALIS聯合目錄公共檢索系統”“專題特色數據庫”“學位論文庫”和“高校教學參考資源庫”等項目,提供“e讀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e得文獻獲取”“e問高校圖書館聯合問答平臺&信息素養教育課件展示平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聯盟(DRAA)等服務[9],這些成果為創建全國性的高校MOOC學科服務聯盟提供了必備的資源基礎和服務平臺。區域性高校圖書館聯盟,可以借助CALIS現有的資源、平臺、人員及體系架構,建立區域性MOOC學科服務聯盟。區域性圖書館聯盟設立MOOC學科服務中心,負責聯盟內MOOC學科服務內容的總體規劃,下設資源組,主要負責包括MOOC課程在內的MOOC學習資源庫建設;服務組,主要負責人員培訓、MOOC資源和服務的宣傳和推廣等;技術組,提供各類技術平臺支撐,MOOC學科服務門戶網站建設。聯盟各成員館主要負責各自特色學科專業MOOC資源的建設以及MOOC學科服務在本校的具體實施。
參考文獻:
[1]戴龍基,張紅揚.圖書館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組織形式[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0(3):34-37.
[2何琍芳.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研究[J].圖書館,2011(4):126-128.
[3]萬文娟.圖書館協同化學科服務新模式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2(6):66-69.
[4]羅凌云.科技查新中的館際合作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4):62-64.
[5]查新站[EB/OL].[2015-09-21].http://www.chaxin.edu.cn/views/stations/list/List.xhtml.
[6]袁紅軍.基于知識整合的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研究框架構建[J].新世紀圖書館,2013(8):11-14.
[7]初景利,孔青青,欒冠楠.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13(22):11-17.
[8]周艷,王曉睿,于冰.圖書館聯盟環境下學科服務構思——基于嵌入性理論的視角[J].新世紀圖書館,2014(5):14-18.
[9]陳凌.普遍服務與共享域——CALIS三期建設、服務與展望[EB/OL].[2015-06-10].http://wenku.baidu.com/view/c6e 2c3ea0975f46527d3e17b.html.
高詠先男,1980年生。碩士,館員。
收稿日期:(2015-12-02;責編:姚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