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佳(國家圖書館,北京100081)
?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建設概況及啟示
宋振佳
(國家圖書館,北京100081)
[摘要]作為俄羅斯境內唯一的博士論文法定保存機構,俄羅斯國立圖書館依托其資源優勢,建立了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并向個人和機構開展服務。數字圖書館在資源建設、運作方式及著作權問題等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我國國家圖書館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
[關鍵詞]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啟示
[分類號]G250.76
學位論文(本文特指博士學位論文)蘊含重要的知識信息,是高等院校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的學術研究型論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價值。特別是博士學位論文,其知識性和前瞻性更高,對學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科研人員開展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學位論文數字化建設得到了各國的關注。2003年,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建成并投入使用。作為俄羅斯國家數字圖書館的組成部分,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在資源建設、服務提供以及著作權問題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對我國國家圖書館相關項目的建設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是俄羅斯唯一的在國內答辯的副博士和博士學位論文原本收藏館,包括除醫學和藥學的全部專業。全俄學位論文館藏是于1944年,依據蘇聯人民委員會高等學校事務全蘇委員會的命令建立的。根據此命令,從1944年起所有的學位論文作者必須向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提交其學位論文和摘要的副本供其收藏。1994年頒布的俄聯邦《文獻呈繳本法》規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博士論文通過答辯后的30天內,應向俄羅斯國立圖書館進行繳送[1]。由此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成為全俄博士論文法定保存機構。目前學位論文由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分部收藏,位于希姆基城的學位論文部,總量約90萬卷[2]。
隨著讀者對學位論文需求的不斷加大,特別是從1991年開始,圖書館取消了借閱學位論文的一切限制(1991年之前,讀者需持有機構開具的申請書,并指明其科研課題及借閱目的),讀者數量出現了激增。從1995年開始,讀者達到了每年10萬人次,日均借閱量約600冊[3],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第一,紙質載體日漸破舊。實踐證明,經常被翻閱的學位論文在一年的時間內就會變得破舊而影響繼續使用。但是數字化之后,學位論文原本并不會到達讀者手中,可以為其提供數字版本。第二,保存空間不足。90萬卷巨量館藏的空間分配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近年來,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每年入藏約3萬冊學位論文,使得書庫存儲空間日益捉襟見肘。第三,訪問受限。2004年之前,所有在俄羅斯境內答辯的學位論文,其全文只能在莫斯科州希姆基城的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分部進行借閱。閱覽室經常人滿為患,有的讀者不遠千里從全國各地來到莫斯科。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動用一切力量,希望能借閱包含科學領域最新知識的學位論文和摘要。第四,國立圖書館采取的限制借閱措施引起了讀者的不滿。為保障巨量學位論文的妥善保存,以及保障大量讀者可以同時對其進行訪問,2001年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決定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4]。
2.1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
從2001年開始,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建設各個項目開始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包括:①項目的主要部分,包括數字圖書館的法律基礎、系統的信息保障,即數字圖書館館藏采選規則、語言保障(元數據)和程序保障、學位論文和摘要文本處理技術以及數字文獻編目等問題陸續得到了解決;②與作者簽訂合同,進行學位論文和摘要的數字化工作(不包括館藏學位論文數字化回溯工作);③在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網站開放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訪問;④在2002年第6期《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公報》上刊登通告,征集學位論文和摘要入藏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從2002年6月開始,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開始上線運行并取得了正式地位。數字圖書館正式運行后吸引了大批讀者進行訪問,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年數字學位論文閱讀達8000人次,下載1萬多篇,瀏覽1298624頁,閱讀31461冊,占學位論文部論文借閱量的12%。除此之外,學位論文的數字拷貝服務一躍成為國立圖書館最盈利的收費服務項目之一[3]。
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建設采取邊建設邊服務的策略。2003年開始對讀者需求量較大專業的學位論文進行數字化,主要包括經濟學、法律、教育學、心理學和哲學,共計2.8萬篇全文。從2004年起,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開始補充除醫學和藥學以外的全專業學位論文,每年入藏約3萬篇,其中副博士論文2萬篇,博士論文1萬篇,2006年開始數字化1985年之后的全部學位論文。2007年數字圖書館開始入藏全學科學位論文,包括醫學和藥學。截至2009年數字圖書館共收藏371780篇全文,其中學位論文226419篇,摘要145361篇[5]。通過圖1可以看出2003~2009年學位論文全文和摘要總量的發展速度。

圖1 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館藏學位論文全文和摘要數量增長情況[4]
2.2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結構
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用于解決數字文獻的保存、加工、補充、檢索和訪問等問題的數字圖書館軟硬件系統;虛擬閱覽室系統。讀者可通過虛擬閱覽室對數字圖書館資源進行訪問,即對數字學位論文和摘要進行瀏覽。虛擬閱覽室配備帶有固定IP地址、可訪問互聯網的電腦供圖書館讀者使用。數字圖書館虛擬閱覽室的建立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同俄羅斯文化信息計算中心(ГИВЦ)簽訂協議,在全俄48個公共圖書館建立虛擬閱覽室(2004~2005);第二階段是同國家電子信息聯盟(НЭИКОН)簽訂協議,在全國31家高校圖書館建立虛擬閱覽室(2006);第三階段,為解決偏遠地區讀者獲取信息的不平等,以及推進獨聯體國家文化、科學和教育發展,國立圖書館推出了《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虛擬閱覽室在獨聯體國家圖書館》項目,為獨聯體各國讀者提供最新及回溯博士和副博士學位論文的訪問。數字圖書館第一個虛擬閱覽室于2004年1月在俄羅斯國立體育和旅行大學開放。到2009年虛擬閱覽室已經增至353個,位于包括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獨聯體10國以及蒙古、波蘭、塞爾維亞等國家[6]。按機構分,虛擬閱覽室68%位于高校圖書館,23%位于公共圖書館,9%位于其他機構圖書館。
如今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為數字格式的學位論文和摘要全文訪問提供了可能性,為讀者無需離開自己的城市而獲取需要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任何注冊讀者均可通過互聯網自由訪問數字圖書館檢索系統和電子目錄,也可通過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統一目錄進行檢索。數字圖書館提供擴展檢索功能,可根據論文的任何項目進行檢索,如專業、關鍵詞和詞組、作者、題名等。
2.3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的服務
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的注冊讀者均可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數字圖書館網站,簽訂協議之后,便可享受其提供的免費和付費兩種服務。①免費服務:讀者可瀏覽學位論文前10%的內容,但24小時之內不能瀏覽超過50篇,使用期限為7天;②付費服務:讀者需繳納3000盧布(包括18%的增值稅),可瀏覽全文,但24小時內不能瀏覽超過5篇,30天內不能超過15篇。也可瀏覽論文前10%的內容,但24小時之內不能超過50篇[7],使用期限為1年。面向法人的服務實際上是為其建立虛擬閱覽室的服務,通過虛擬閱覽室,各機構可接入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從而方便遠程讀者的訪問。從2012年11月起,國立圖書館向各法人機構提供了3種不同的付費方式:398840盧布/年,199420盧布/半年,99710盧布/3個月,包括10個用戶終端。對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的圖書館,以上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優惠[8]。
著作權問題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無法回避的問題。2008年俄聯邦《著作權及相關權利法》并入俄聯邦《民法典》第四部分,并規定:“若圖書館提供的合法進入民事流轉的作品的復制品以暫時無償使用為目的,則這樣的使用可以不經作者或其他權利持有人的同意,也不必支付報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作品是數字型的,那么圖書館作為暫時無償使用(包括館際互借),只能在館舍內提供,并且其使用條件應排除以數字形式復制作品的可能性”[9]。同時還規定進行作品復制的個人或機構,需要同權利持有人簽訂書面許可協議并支付報酬。這包括兩種方式:直接同作者或出版商簽訂作品使用協議,或從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獲得使用許可,未經許可的復制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10]。應該說,這項條文對俄羅斯圖書館事業影響深遠,旨在不僅僅在閱覽室為讀者提供信息的“無墻”圖書館計劃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很顯然,這成為了發展遠程教育的障礙,同時也加深了數字鴻溝[11]。
為規避著作權風險,2005年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同“КОПИРУС”和“РОМС”兩家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簽訂一系列許可協議。КОПИРУС協會是俄羅斯全國性非官方組織,旨在對翻印和以其他方式(包括使用現代技術)復制作品的著作權進行集體管理。РОМС是全俄專業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旨在保障權利持有人的作品在數字互動網絡,包括互聯網上使用的財產權和著作權。根據協議,國立圖書館有權在遵循著作權法的情況下數字化本館館藏,根據讀者需求復制數字化作品并制作其拷貝到數字載體以及靜電復印作品。除此之外,學位論文數字圖書館還使用了“Шофт”公司開發的DefView系統,這個系統除了可實現PDF格式文件全文搜索功能外,還能防止在瀏覽電子文獻時創建文獻的電子拷貝,從而從技術上杜絕了侵犯著作權行為的發生。
根據1981年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我國國家圖書館成為我國學位論文收藏的法定機構。經過30多年的不斷累積,截至2011年底,已采集博士、碩士學位論文120多萬種,且2009年之前的博士學位論文全部完成數字化加工[12]。但到目前為止,提供服務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到館閱覽。由于未獲得學位論文作者的授權,已經數字化的學位論文也只能提供前24頁的瀏覽,很顯然這已經不符合網絡環境下的用戶需求。因此,由數據庫供應商建立的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便成為讀者瀏覽學位論文的主要平臺。國家圖書館反倒成為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學位論文數據庫的用戶,這是非常尷尬的局面。為扭轉這一局面,國家圖書館應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建設,構建一個收藏年代久遠、門類齊全、數量完整的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同時,還應全力整合各類型、各語種學位論文,及時報道學術研究最新成果,為讀者和機構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另外,國家圖書館應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建設面臨的著作權問題。從法律層面看,國家圖書館應該力爭在圖書館相關立法(特別是圖書館法、文獻呈繳法、著作權法等)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訴求,通過不斷爭取,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從而獲得數據庫建設的法律支持。此外,如何獲得學位論文作者的使用許可,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的做法值得借鑒。雖然我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起步較晚,發展也不夠完善,但畢竟在努力同國際接軌。國家圖書館可以同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如“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簽訂協議,獲得作品使用的法定許可,為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建設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Об обязательном экземпляре документов”(с изменениями на 5 мая 2014 года)[EB/OL].[2015-04-16].http://docs.cntd.ru/document/9010116.
[2]Причины и цели создания ЭБД РГБ[EB/OL].[2015-04 -16].http://diss.rsl.ru/?menu=about/26/&lang=ru.
[3]Елисина Е.Ю.Электрон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диссертаций Россий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иблиотеки:новые функции и формы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J].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бюллетень РБА,2005(35):132-134.
[4]Авдеева Н.В.Электрон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диссертаций Россий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иблиотеки:история создания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J].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е ресурсы России,2009(5):17-21.
[5]Состав ЭБД РГБ[EB/OL].[2015-04-16].http://diss.rsl.ru/? menu=about/29/&lang=ru.
[6]Виртуальные читальные залы[EB/OL].[2015-04-16].http://diss.rsl.ru/?menu=catalog&lang=ru.
[7]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е доступа к ЭБД РГБ для зарегистриро ванных читателей РГБ[EB/OL].[2015-05-03].http://diss.rsl.ru/?menu=root139/root139184&lang=ru.
[8]Тарифы и сроки[EB/OL].[2015-05-03].http://diss.rsl.ru/?menu=tarif&lang=ru.
[9]Гражданский кодекс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по остоя нию на 20 февраля 2008 года.Ч.1,2,3,4[M].Новос ибирск:Сибирское университетск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2008.
[10]宋振佳.俄羅斯圖書館復制行為的著作權問題研究[A]//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論文集(2010年卷)[C].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0:155-159.
[11]Власов Владимир.Нормативы и закон:сокращение,обновление или смена традиций?[J].Библиотека,2006(11):6-9.
[12]姚蓉,方怡,辛欣.網絡環境下國家圖書館學位論文資源建設構想[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3):65-69.
宋振佳男,1980年生。館員,碩士。
收稿日期:(2015-04-20;責編: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