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科技思想的三維解讀

2016-02-13 04:34:08曾靜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馬克思科技

曾靜

(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401)

馬克思科技思想的三維解讀

曾靜

(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401)

馬克思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堅持用整體的、聯系的、發展的眼光看待科技與自然、社會、人之間的關系,科技是由種種聯系交織而成的縱橫交錯的大網上的一個網結。自然作為科技改造的對象,自然條件和規律制約著科技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社會中的意識形態以及制度、組織、設施等制約著科技的發展方向;關注人的發展和價值是馬克思科學技術思想的最終歸宿,失去了人這個主體,對科技的研究就既是不可能的,同時也是毫無意義的。

馬克思;科技思想;自然;社會

在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當中,馬克思的科學技術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是馬克思對他們所生活的時代的科技發展狀況的總結,更是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對人類科學技術實踐活動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論成果。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包含著豐富的科學技術思想,這些思想構成了理解他全部哲學思想的核心和關節點之一。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紀既是近代科學技術的黃金發展期,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力突飛猛進發展的時代,馬克思感受著時代的狂歡,他密切關注并跟蹤探索著科學新發現和技術新發明以及科學技術成果在生產上的應用。從自然、社會、人等多重角度對科學技術作理性思辨,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拓展的重要源泉,也是時代賦予他的歷史使命。

一、馬克思科技思想的自然維度

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在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自然觀和費爾巴哈感性直觀自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隨著科技革命的發生,馬克思在19世紀中葉就已經意識到脫離人的實踐活動、單純從本體論的意義上探討天然自然的存在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馬克思認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人之間存在著反映和被反映、改造和被改造的對象性關系,脫離了這種對象性關系去討論純粹的天然自然是一種典型的形而上學的作法,馬克思很少從本體論意義上去討論什么是自然。

馬克思圍繞著技術(工業、機器、工藝等)和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闡發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他就明確指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隔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保?]馬克思認為處于人的實踐活動范圍之外的天然自然對人沒有任何價值,因為馬克思所理解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的勞動,而天然自然沒有凝結人的物化勞動,只能算是自在存在的單純的物質形式,它所包含的潛在價值尚未得到開發。馬克思找到了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和橋梁,這個橋梁就是人的勞動實踐,他曾說過:“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2],正是借助于人的勞動實踐,人才得以從自然界中分化出來獲得獨立,一方面實踐將人從自然界中提升出來,另一方面實踐又將越來越多的天然自然打上人類意志的烙印,納入到人的實踐視野之下?!笆聦嵣希x開了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活動,把客觀事物僅僅當作直觀的對象,由此談論事物的自在性質是否可知,是得不到任何確證的?!保?]

技術是溝通人和自然的真正的橋梁,人的本質力量只有在技術或工業活動中才能得到公開的展示。馬克思指出:“工業是自然界對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學對人的現實的歷史關系。因此,如果把工業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質,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質,也就可以理解了”[4]。人的技術實踐活動是自然人化的源泉和動力。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離開了自然界為我們所提供的各種資源和物質基礎,人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勢必會將主體的目的和意志融入到改造的活動中,按照人的價值需求和愿望向自然索取和進行創造。因此人的技術實踐活動是自然人化的基本動力。從人工自然發展的歷史來看,自然逐漸擺脫其自身的野性被納入到人的控制范圍之內,體現了人的知識、經驗、意志對自然界的勝利。從人類文明歷史的演化進程來看,人類文明的進步體現著人利用技術對自然駕馭的進程。在原始社會,隨著第一把石斧的誕生和火的發明及應用,人類逐漸擺脫野蠻的歷史,體力和智力實現了第一次飛躍;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類對環境的控制和作用的領域更加廣泛,特別是對于水資源的利用大大提升,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于河流穿梭地帶;到了近代工業社會,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利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風能、核能、電能、石油、煤炭統統處于人的控制和威懾之下,人成了自然界真正的主人。在馬克思看來這就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5]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是建立在資本的不斷增殖和無限擴張的基礎上的,資本這種反生態的本性導致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擾亂,帶來了“物質變換的斷裂”。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的深入考察,揭示了以“勞動”和科學技術為基礎和中介的“人與自然的內在關聯”如何成為了“內在的緊張和沖突”。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發生了異化,勞動不再是人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手段,而是站到了人的對立面,勞動時間愈長工人就愈貧困。這些都是由于建立在機器大工業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帶來的,生產力和機械化水平愈是發達,造成對自然資源的毀滅性的開采和掠奪程度愈是嚴重。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寫到:“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一個國家,例如北美合眾國,越是以大工業作為自己發展的基礎,這個破壞過程就越迅速。”[6]“物質變換”中的索取和返還是成比例增加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對自然索取的擴大化也必然造成返還的擴大,工業社會在滿足人類充足物質需要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這些有毒的廢水、廢氣、廢渣不經過任何處理就被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造成了嚴重的生態污染,從而打破了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平衡發展,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馬克思這一論斷從更深層面上揭示了自然的異化與科技的資本主義使用之間的關系。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夠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提高科技創新的意識,它還能夠彌補物質變換斷裂帶來的裂縫,促進對農業和工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降低物質變換的環境成本。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談到不變資本的節約問題時,曾經提到:“近15年來,特別是近四年來(從1848年起),冷凝式蒸汽機的操作方式已經有了一些極為重要的改變……結果是……同樣的機器可以完成大得多的工作量,而耗煤量卻顯著減少……”[7],科技因素的參與提高了傳統生產方式的效率,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索取。除了降低工業生產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消耗和污染外,馬克思發現科技創新還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塊土地上,同樣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決于農業中化學的發展,一方面取決于農業中機械的發展。這就是說,肥力雖然是土地的客體屬性,但從經濟方面說,總是同農業中化學和機械的發展水平有關系,因而也隨著這種發展水平的變化而變化?!保?]也就是說,科技可以縮小物質變換中索取與返還的差距,從而縮小裂縫的寬度。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指出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對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循環再利用,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霸诶眠@種排泄物方面,資本主義經濟浪費很大;例如,在倫敦,450萬人的糞便,就沒有什么好的處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錢用來污染泰晤士河?!保?]馬克思提出,如果能把這些廢棄物轉移到農業部門成為新的生產要素,那么這些廢棄物就會再次被投入到生產的循環過程中從而消費。反之,如果這些廢棄物沒有得到及時的返還,一方面污染了環境,另一方面增加了農業生產的成本,勢必造成對資源環境的污染,提高了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成本,最終制約或阻礙了整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盡管從歷史的角度看,馬克思生活的年代使他不可能提出綠色科技和循環經濟的術語,但他的思想中的確蘊含了這些思想的萌芽,為生態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萍嫉暮侠黹_發和利用可以有效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縮小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裂縫,而且科技本身就是防止這些裂縫再生的強有力的工具。

二、馬克思科技思想的社會維度

科學活動是整個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基礎”[10],“由此可見,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系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由此可見,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11],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涉及到科學的社會建制問題。他反對脫離社會及人的活動去討論科技問題,指出:“甚至當我從事科學之類的活動,即從事一種我只在很少情況下才能同別人進行直接聯系的活動的時候,我也是社會的,因為我是作為人活動的。不僅我的活動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來進行活動的語言——是作為社會的產品給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會的活動;因此,我從自身所做出的東西,是我從自身為社會做出的,并且意識到我自己是社會存在物?!保?2]馬克思始終將科學技術置于社會框架內,認為它的發展同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

科學技術的發展源自社會實踐的需要,生產生活實踐的需要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歷史上的天文學源于埃及尼羅河水的定期泛濫,數學源于丈量土地和測量容器的需要。如果說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推動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發生,將人類帶入“蒸汽機時代”,那么電力的發明和廣泛使用則直接導致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發生,使人類進入了“電力時代”。因此在法國物理學家發明了遠距離輸電之后,恩格斯欣喜地指出,“這一發現使工業徹底擺脫幾乎所有的地方條件的限制,并且使極遙遠的水力的利用成為可能”[13],科學愈向前發展,愈在更大地程度上“依賴于技術的狀況和需要”[14]。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機器在17世紀的間或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當時的大數學家們創立現代力學提供了實際的支點和刺激?!保?5]而且只有在資本主義的條件下,“通過使用機器(部分也通過化學過程)才能占有這種科學力量?!保?6]資本主義世界對剩余價值的迫切需要在客觀上起到了推動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作用。

科學技術在社會中的順利運行離不開經濟、政治、哲學、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支撐,良好的社會環境是科學技術運行的前提和保證。馬克思、恩格斯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深刻地分析了科學技術發生、發展的歷史性前提,將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發展及其大規模應用總是與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將后者視為前者無法逾越的社會基礎,“只有在大工業已經達到較高的階段,一切科學都被用來為資本服務的時候,機器體系才開始在這條道路上發展;另一方面,現有的機器體系本身已經提供大量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發明就將成為一種職業,而科學在直接生產上的應用本身就成為對科學具有決定性的和推動作用的著眼點?!保?7]馬克思恩格斯始終從社會的經濟結構出發來揭示社會需要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科學技術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馬克思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展,科學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識地和廣泛地加以發展、應用并體現在生活中,其規模是以往的時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保?8]經濟越發達,科學技術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越密切,經濟、政治、文化既是科學技術產生的基礎,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外部條件。

在不同的社會制度背景下,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規模和速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黑暗的中世紀和富有啟蒙思想的文藝復興時期就是典型的例子。封閉的、愚昧的社會制度阻礙一切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而自由的、開明的社會環境則會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茖W技術政策和體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規模和速度,并進行著對科學系統與整個社會大系統關系的調整。社會的經濟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量,社會的經濟支持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社會的經濟競爭是刺激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馬克思十分重視教育對科技的推動作用,馬克思曾在《關于現代社會中的普及教育的發言記錄》中指出,各個國家要依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制度,他反對缺失人文教育的純粹的技能教育,認為這種教育只能導致人的異化。馬克思主張應該將勞動、體育、人文同綜合技術教育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的發展,馬克思的教育思想中很早就有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結合的萌芽。馬克思認為綜合技術教育對兒童或少年的成長非常重要,這種綜合技術教育能夠幫助兒童或少年在了解生產過程的原理的基礎上使他們運用簡單的生產工具進行勞動,還能夠彌補舊式分工導致的體腦分離的缺陷。馬克思的這種綜合技術教育思想是針對19世紀歐洲技能教育同勞動、人文教育嚴重脫離的現狀提出來的,認為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方式方法將會給科學技術帶來重要影響,以英國和德國為例,英國的工業化程度至少超過德國半個多世紀,然而德國卻通過一系列舉措諸如普及和推廣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加強學校和企業的辦學合作,興辦科技學校等使德國在19世紀下半葉工業化水平迅速超過了英國,成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和世界新的經濟中心,這都與德國重視教育對科技的發展有關。

科技倫理是對科技活動的道德引導,是調節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間、科技共同體與社會之間諸種關系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茖W家的社會責任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規范,全社會必須關注科技倫理和科學家群體的社會責任問題。關于科學技術的倫理規范,馬克思深入地研究了19世紀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科技倫理思想,進行了批判的吸收和繼承。馬克思贊同科學技術為人類利益服務的思想,但是他們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科學創造僅僅是少數人的事,和廣大人民群眾沒有關系,忽視了無產階級的能量和歷史主動性。而馬克思、恩格斯則指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真正的創造者,科技的發明和使用不僅僅是科技精英個人的事情,同時也應該包括廣大在生產第一線奮斗的人民群眾??茖W技術的不斷進步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馬克思關于科學技術與道德關系的思想既來源于空想社會主義者,又高于他們。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的自由應當建立在非異化的科技基礎之上,科學技術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道德的進步,“凡是表現為良心的進步的東西,同時也是一種知識的進步”[19]。未來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實現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20]。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科學技術倫理道德的根本原則就是為人民服務,并指出了科學技術道德的主要規范——獻身科學、科技創新、實事求是、團結協作、謙遜勤奮,這些都為我們今后制定科學技術的倫理規范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財富。

三、馬克思科技思想的人的維度

技術史同人類歷史一樣久遠,人本身與技術是一個相伴而生的過程。馬克思認為人最早的勞動工具是石頭,自從人類學會運用一塊石頭擊殺動物之后,真正的人類勞動就開始了。馬克思贊同富蘭克林對人下的定義:將人視作“制造工具的動物”。馬克思按照還原的思路回溯了人的本質,力圖挖掘出紛繁復雜的物質世界背后所掩蓋著的豐富多彩的人性源泉。人的本質屬性在于人的社會性,人的社會性又需要到物質生產活動中去挖掘,而物質生產活動總是與一定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條件聯系在一起。由此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潛藏在技術、工業及其創造性活動中,人是技術的動物,技術性是人的根本屬性,人的進化和發展是在不斷地創造和吸納新發明和新技術的過程中實現的。正如列寧在《卡爾·馬克思》中指出的:“工藝學會揭示出人對自然的能動關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人的社會生活條件和由此產生的精神觀念的直接生產過程。”[21]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推動著人性的發展和進步。人性將伴隨著社會關系的改變、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人類的歷史實質上就是一部技術發展史,物質生產勞動實踐滿足了人類最基本的生產需要,馬克思認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22]。科學技術作為勞動實踐活動的中介,對勞動資料進行加工和創造,“雖然就其萌芽狀態來說已為某幾種動物所固有,但是這畢竟是人類勞動過程獨有的特征”[23]。馬克思認為如果從技術的角度劃分,人類社會可以劃分成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三個不同的時代?;鸬氖褂?、石器的發明和弓箭等技術是蒙昧時代最重要的技術基礎,農牧時代特有的標志是動物的馴養和植物的種植,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就是伴隨著馴養動物技術的進步而發生的,隨著鐵礦冶煉技術的不斷進步,石器和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大規模的農田耕作成為可能。伴隨著第二次和第三次社會大分工,人類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諸多沖突使氏族制度過時并為奴隸制所取代,人類從此進入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文明時代?!保?4]

通過對技術史的簡單回顧,我們不難看出: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都是奠定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它不僅是人猿揖別的分水嶺,而且也是作為物種的人類生存的文化根據,是構成人性的基本內容?!保?5]

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條件下技術的應用雖然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但卻使工人在產品中喪失了自己,淪為物的奴隸。技術的異化在嚴重迫害著勞動者身心的同時,還導致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全面的異化,帶來了惡劣的后果。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過程的考察,創立了異化勞動理論。他指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勞動和技術成為一種外在于人的、異己的、敵對的力量,機器本來是勞動者的生產工具,現在卻成了勞動者的緊箍咒,導致了人的扭曲和畸形的發展。

首先,分工的發展使人成為片面的人——人的異化。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分工的固定化是人的異化的最終根源,他在看到分工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分工對人的無情分割。“某種智力上和身體上的畸形化,甚至同整個社會的分工也是分不開的。但是,因為工場手工業時期大大加深了勞動部門的這種社會分裂,另一方面,因為它以自己特有的分工才從生命的根源上侵襲著個人,所以工場手工業時期也首先給工業病理學提供了材料和刺激力?!保?6]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成為了機器的附屬物,勞動者不再熟悉整個生產的全部流程,隨著分工的日益精細化,每個人不再是行業內的全面能手,而僅僅是一枚流水線上再普通不過的螺絲帽。工人被局限在非常狹隘的某個局部領域,每天像機器一樣不斷地重復著機械又乏味的工作,長此以往,勞動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泯滅了,逐漸喪失了對工作的熱情,成為了麻木不仁的、片面的、單向度的人。“工場手工業把工人變成畸形物,它壓抑工人的多種多樣的生產志趣和生產才能,人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這正像在拉普拉塔各國人們為了得到牲畜的毛皮或油脂而屠宰整只牲畜一樣?!保?7]技術系統對人的天賦本能都具有壓抑或定向的作用,人只有熟悉這些技術流程,適應技術的運行模式和節奏,才能順利地實現技術化,轉化為技術“有意識的器官”。機器的應用不但沒有減輕工人的壓力,反而提高了他們的勞動強度,勞動時間也被延長到超過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機器成了“把工人及其家屬的全部生活時間轉化為受資本支配的增殖資本價值的勞動時間的最可靠的手段”[28]。不管是勞動時間的延長還是勞動強度的增加,都給勞動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的摧殘。

其次,技術的異化對社會造成的后果——社會的異化。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而是一切為了剩余價值的最大化。為此,資本家不惜血本引入更加先進的機器設備,對工人進行技能培訓,其目的就是為了千方百計地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獲得更加豐厚的利潤回報。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技術是以異化狀態呈現的,手段變成了目的,人役于物,于是整個社會發生了全面的異化。“這是一個規律,這個規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資產階級的生產拋出原先的軌道,并且因為資本已經加強了勞動的生產力而迫使它繼續加強勞動的生產力;這個規律不讓資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耳邊催促說:前進!前進!”[29]一個社會,只有當它的技術是為了人自身的內在目的而不是外在目的服務時,社會的異化才有可能消除。伴隨著產業技術的更新換代,工人的工種變動也更加頻繁,大批的工人不斷地從一個生產部門被驅逐到另一個生產部門,失業成為常態,工人生活變得更加沒有保障,時常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按蠊I的本性決定了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性?!保?0]這種工作的不穩定在造成工人局部職能過剩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勞動力的無限度浪費,它使工人不得不經常變換工作,遭受不同機器體系的奴役。馬克思認為,建立在現代先進軍事武器和戰術基礎上的戰爭是技術異化的最極端表現形式,因為它不僅阻礙技術發明成果的傳承,而且是對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一種倒退。“蠻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戰爭,都足以使一個具有發達生產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國家陷入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的境地?!保?1]技術功能越是強大,對社會可能帶來的風險和危害就越大,例如核武器直接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的眼光分析技術異化問題,他們既看到了技術給人造成的異化,同時也指出了這種異化中孕育著反對統治階級自身的力量,馬克思認為,技術的發展可能會走向技術操縱者意愿的反面,成為埋葬他們的力量,“資產階級無意中造成而又無力抵抗的工業進步,使工人通過結社而達到的革命聯合代替了他們由于競爭而造成的分散狀態。于是,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保?2]無產階級在工業生產中有可能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方法,從而成為他們反對資產階級并建構新社會的工業體系的前提和基礎,而這個武器不是別人,正是由資產階級給予無產階級的。

最后,技術異化導致道德淪喪——人與人關系的異化。技術的應用在帶來巨大的物質生產力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取向。對技術的頂禮膜拜取代了上帝,最終導致技術理性主義的無限膨脹和價值理性的日益喪失,利益的紛爭致使人性的扭曲和人與人關系的惡化。“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33]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技術對人的異化、人的道德價值的缺失尤為明顯:“它把堅貞變成背叛,把愛變成恨,把恨變成愛,把德行變成惡行,把惡行變成德行,把奴隸變成主人,把主人變成奴隸,把愚蠢變成明智,把明智變成愚蠢?!保?4]對物質和金錢的過度狂熱追求直接導致了價值和道德的淪喪,資本的貪欲使理性變成單一的技術理性,服務于價值增值的目的,而不去追問人生的終極意義,人被異化為金錢的奴隸?!百Y產階級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35]

馬克思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分析了技術對人、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異化現象。在他看來,造成異化的根源不在科學技術本身,而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技術異化現象是人類處于必然王國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技術異化的克服必須借助社會革命的方式,重構社會秩序,校正扭曲的人性和道德的迷失,實現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在自由王國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能夠為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物質保障,人們逐漸擺脫對物的依賴性,從而克服和揚棄人的異化。馬克思主張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技術的異化而拋棄技術,相反,科技的進步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也是最終消除異化、實現人類解放的重要動力之一。馬克思的英明就在于,他們不僅看到技術的負效應——導致了人的異化和社會的異化,更認識到技術的長遠發展必將把人類帶回自身。

[1][2][4][5][10][11][12][19][20][22][29][31][3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0,196,193,187,532-533,188,75,185,737,560,247.

[3]閻孟偉,楊謙.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觀與現代自然科學[J].教學與研究,2011,(9):10.

[6][15][23][26][27][28][3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404,210,420,417,469,560.

[7][8][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733,115.

[13][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668.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68.

[17][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21]列寧.論馬克思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

[24]牟煥森.存在“馬克思主義的技術決定論”嗎?[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9):33.

[25]王伯魯.馬克思技術思想綱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17.

[32][33][3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80,34.

A81

A

1009-6566(2016)06-0106-06

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共產黨宣言》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項目編號:HB15MK036)階段性成果。

2016-10-20

曾靜(1980—),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法學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

猜你喜歡
馬克思科技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筆中“黑科技”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AV色爱天堂网|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色综合成人|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任我操在线视频|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77777|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一级片免费网站|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亚洲精品777|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av在线手机播放| 在线播放国产99re| 在线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综合色88|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亚洲伊人天堂|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4|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狠狠干欧美|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国语少妇高潮|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黄在线观看|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一区二区午夜|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色中色| 男人天堂伊人网|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久久美女精品| 中文字幕第4页|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天堂首页|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欧美a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