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芳
江蘇省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健康管理科,江蘇鎮江 212000
?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
吳榮芳
江蘇省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健康管理科,江蘇鎮江212000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1月—2015年12月,納入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總共106例,經抽簽分組。53例施以常規護理,入對照組;53例施以綜合護理,入研究組。對比兩組。結果兩組中研究組2 hPG、FPG、AST和ALT等指標較優,住院日短,滿意度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護理中運用效果佳,臨床需重視。
肝硬化;糖尿病;綜合護理;效果
肝硬化為慢性肝病所致肝臟功能異常并發癥,極易導致糖代謝紊亂,而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若血糖控制不良,易造成肝糖原減少,兩病合并,病情更復雜,護理難度大。該研究年度2014年1月—2015年12月,納入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總共106例,總結綜合護理方法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年度2014年1月—2015年12月,納入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總共106例,男55例,40~82歲,均齡57歲;女51例,46~79歲,均齡61歲,經抽簽分組。53例施以常規護理,入對照組,6例血吸蟲性肝硬化,42例肝炎后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3例。病程(2.32±0.36)年,范圍是9個月~5年;均齡(59.66±3.22)歲,女患者有24例,男患者有29例。53例施以綜合護理,入研究組,5例血吸蟲性肝硬化,41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3例。病程(2.25±0.41)年,范圍是8個月~5年;均齡(59.59±3.31)歲,女患者有27例,男患者有26例。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 每日查房,病房環境應整潔、安靜,陽光充足;每日給予患者溫水洗腳,穿合適鞋子和襪子,定期修剪指甲;每日早晚,指導其刷牙,且餐后溫開水漱口;定期擦拭身體或沐浴,確保皮膚衛生、清潔,預防皮膚皮損,誘發感染;如長期臥床,應做好褥瘡預防。1.2.2究組護理 在上述方法基礎上施行綜合護理,內容有:①心理疏導。由于肝硬化及糖尿病都是終身性疾病,具有病情反復、病程較長等特點,花費高,多數產生心理障礙,如絕望、消極、抑郁和悲觀等,既不利于睡眠和飲食,又對病情構成影響,影響血糖控制情況。此時應具備較強同情心與責任性,愛護關心個體,給予其安慰、鼓勵等,使其穩定情緒,積極樂觀面對疾病,增強信心,密切配合[1]。如心理障礙較嚴重,可邀請同期療效顯著者現場介紹經驗,樹立康復信念。②健康教育。將肝硬化及糖尿病基礎知識介紹給患者,方法可選用制作手冊、宣傳欄、保健刊物、組織講座等,增強其對疾病的了解與認識,糾正誤區,解除偏見。教給個體自測尿糖、血糖方法,并介紹胰島素的注射方法、時間及部位等,并說明原因,取得配合。反復囑個體堅持按醫囑用藥,復查血糖、肝功能及腎功能,反復囑其切忌隨意停藥、減藥,并避免盲目亂用藥。說明低血糖原因、癥狀、處理等,指導其識別低血糖,積極處理。鼓勵個體情緒穩定,規律生活,避免勞累和生氣。③飲食護理。在飲食上,既要保證營養充足,益于肝臟恢復,又要益于減輕或控制糖尿病,故應按照個體肝硬化程度及血糖情況,給予其個體化指導。對患者而言,高蛋白較有利,鼓勵其多攝入高效價的動物蛋白,1.0~1.5 g/(kg·d),若血氨升高,需禁止或限制蛋白攝入,視情況給予植物蛋白。限制糖制品、水果、糖類及酒類攝入,少吃膽固醇較高食物,如牛奶、動物內臟等[2];低鹽飲食,以軟食、半流食為主,增加新鮮蔬菜攝入,少食或不食辛辣、粗糙、堅硬和油膩食物。碳水化合物200~300 g/d,滿足葡萄糖需要,并控制血糖。嚴格限制水鈉的攝入量,如無腹水,則不用限制;如有腹水,鈉鹽每日攝入量800~1500 mg,若腹水較嚴重,控制水量<1000 mL。如個體為胰島素治療,指導其按時進餐,一般為胰島素注射后30 min內進食,預防低血糖。建議個體少食多餐,定量定時,多補充維生素。④病情觀察。對個體病情予以密切觀察,重點監測是否發生低血糖,尤其是夜間、禁食、遲餐和限餐等,如有低血糖,需立即上報,妥善處理。密切監測個體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1次/d,并記錄個體24 h尿量,經常測量體重和腹圍等,觀察水腫消退的情況[3]。應用利尿劑后,嚴密觀察,測定血電解質濃度,預防肝昏迷或酮癥酸中毒。如個體應用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應防止鈉和血鉀聚增,密切平衡水電解質,對液體攝入量進行限制,1000~1500 mL,對腸道細菌進行抑制,一般給予新霉素;如上消化道出血,需將胃中潴留的血液抽吸干凈,并應用乳果糖30 mL加入生理鹽水70 mL保留灌腸。護理后,監測對比兩組2 hPG、FPG、AST和ALT等指標。記錄住院日,調查滿意度,組間比較。
1.3效果標準
滿意度按調查評分分不滿意、滿意和一般。評分<65分為不滿意;評分>95分為滿意;65~95分為一般。一般與滿意相加,定義滿意度。
1.4統計方法
對該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指標對比
對照組2 hPG(9.66±0.17)mmol/L,FPG(7.05±0.23)mmol/L,AST(39.41±1.62)U/L,ALT(38.29±2.49)U/L。研究組2 hPG(8.66±0.21)mmol/L,FPG(6.41±0.20)mmol/L,AST(37.53±1.45)U/L,ALT(35.61±1.92)U/L。兩組中研究組指標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住院日
對照組住院日(27.55±2.17)d,研究組住院日(20.13± 2.33)d。兩組中研究組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滿意度
對比滿意度,對照組84.91%,研究組96.23%,兩組中研究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8例不滿意,占得比例 15.09%;滿意 26例,占得比例49.06%;19例一般,占得比例35.85%。研究組2例不滿意,占得比例3.77%;滿意35例,占得比例66.04%;16例一般,占得比例30.19%。
分析表明,在機體糖代謝方面,肝臟起重要作用,血糖升高可引起肝糖原儲存,糖原異生受抑制,糖類轉化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脂類等,而血糖降低,可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促進糖原異生,才能維持血糖的基礎濃度[4];糖類代謝與肝功能之間密切有關,肝功能異常能導致糖類代謝障礙。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時,二者互相影響,肝臟對糖代謝有重要作用,對機體糖類儲存及分布有一定調節作用,為血糖維持穩定關鍵器官,肝功能異常能直接加重糖尿病病情,而糖尿病病情加重亦能使肝臟損害加重,故兩者合并時病情復雜,加大治療護理難度,預后差,臨床應堅持盡早和盡快原則,積極處理原發病,控制病情,并做好臨床護理與觀察[5]。在護理上,由于兩病合并,對護理有更高要求,所選護理方法必須具備綜合性與有效性特點,而傳統護理方法單一,內容簡單,無法滿足護理需求。綜合護理內容豐富,措施有針對性,符合肝硬化并發糖尿病病情特點,并能滿足患者基本需要。與傳統護理相比,綜合護理具有整體性強特點,在臨床應用較廣,工作質量高,服務優[6]。該文研究組經綜合護理,2 hPG、FPG、AST和ALT等指標較對照組(常規護理)優,且住院日短,(20.13±2.33)d<(27.55±2.17)d;滿意度高,96.23%>84.91%,表明綜合護理應用有效,對控制病情有積極作用,并能縮短住院日,提高滿意度。
綜上分析,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臨床護理選用綜合護理,效果甚佳,建議推廣。
[1]程秀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及健康教育[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24):128.
[2]郭丑娟.1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180-181.
[3]李琳.淺談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7):168,178.
[4]李麗樂,胡艷.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海南醫學,2009,20(7):173-174.
[5]葛鳳蘭,趙軻,張世坤.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190-191.
[6]周振瑩.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7):164-165.
R47
A
1672-4062(2016)09(a)-014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43
2016-06-10)
吳榮芳(1975.10-),女,江蘇鎮江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肝病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