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群
泉州市中醫院血透室,福建泉州 362000
?
糖尿病腎病患者維持性血透的護理探析
曾麗群
泉州市中醫院血透室,福建泉州362000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腎病患者維持性血透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該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一共72例,對72例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其臨床護理干預效果給予分析。結果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各項相關護理工作,該文7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得到明顯緩解一共有50例,由于經濟困難放棄治療10例,由于并發癥死亡一共有12例。當前在醫院持續血液透析的患者一共有26例,最長存活時間30個月,當前仍然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 結論糖尿病腎病屬于一種慢性終身疾病,需要堅持治療,尤其是尿毒癥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多變,預后不良,死亡率相對較高,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當中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同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使患者死亡率明顯降低,使患者預后得到明顯改善。
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透;護理
糖尿病在臨床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疾病,然而其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其發病率在20%~40%。現如今,隨著我國已經邁入老齡化結構,其中患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每年呈現遞增趨勢,因為糖尿病腎病患者發展尿毒癥的時候大部分冠脈粥樣硬化、血管病變以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的病理改變會累及到腎小管、腎間質以及腎小球,最終引發慢性腎臟衰竭,對病人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1]。如果出現糖尿病腎病,其病情惡化程度以及速度將難以控制,所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以及護理可以有效避免病情發展,使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該文筆者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該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一共72例,對72例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其臨床護理干預效果給予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該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一共72例,當中男43例,女29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61.5±4.2)歲。內瘺患者一共有48例,半永久導管一共有15例,臨時導管一共有9例。
1.2護理方法
1.2.1心理護理 因為患者的病程相對比較長,末期治
療效果相對比較差,同時長期依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因此,一般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以及焦慮等相關負性心理,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放棄治療以及輕生的念頭。所以,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主動迎接患者,耐心與其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以及交流,將維持性血透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向其以及親屬解釋清楚,同時向患者詳細介紹透析治療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建立一個戰勝“病魔”的自信心,主動配合臨床醫護人員的治療,使患者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得以有效改善[2]。
1.2.2飲食護理 維持性透析患者因為飲食以及食物吸收改變以及透析療效的影響,對血糖難以給予有效控制,臨床治療要求達到空腹血糖在7.0 mmol/L以下,餐后2 h在10.0 mmol/L以下,同時一定要避免低血糖出現,因此,飲食護理顯得非常重要。在維持性血透當中,低熱量攝入要比蛋白質攝入不足更加嚴重,每日的熱量攝入應該隨著血液透析器的種類以及葡萄糖含量進行適當調整。采取無糖透析液的患者,每一次血透丟失糖在26 g,然而采取含有糖的180 mg的透析液,每一次透析患者能夠攝取糖30 g,能夠避免低血糖的出現。另外,患者經常伴有胃腸神經功能紊亂,食欲不振,蛋白質經常攝入不足,糖尿病患者身體當中的胰島素相對較為缺乏,蛋白質合成明顯減弱;糖尿病腎病經常伴有大量的蛋白尿,蛋白尿丟失嚴重[3]。
1.2.3血管通路管理 對血液透析患者來說,血管通路就是患者的生命線,應該怎樣保護好血管通路,延長內瘺以及深靜脈置管的有效性應做好以下幾點:(1)動靜脈內瘺:在穿刺當中一定要非常小心,以免出現內瘺血腫,避免在內瘺部位采血以及輸液;(2)臨床護理人員首先要明確了解血管的彈性、深淺程度、穿刺方向以及走向,定點動脈穿刺要在同一個穿刺點反復進行穿刺,形成假性動脈瘤以后進針順利,可以使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另外,在拔針的時候針眼部位一定要采取無菌紗布進行覆蓋,同時密切觀察指端是否出現麻木以及腫脹,手指或者足趾的血液運行是否保持通暢。10~120 min的時候松開松緊脈壓帶,密切觀察針眼部位有無滲血、疼痛以及紅腫,對穿刺血管給予有效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大部分伴有下肢動脈硬化,容易出現糖尿病足,嚴重的還會截肢,所以,選擇足背動脈作為血管通路應該慎重。
1.2.4并發癥護理 患者在血透過程當中非常容易引發血壓變化、心力衰竭、腦出血等相關并發癥。因此,在血透過程當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指標,特別是血壓的變化,高血壓患者要按時以及準確服用降壓藥物[4]。
1.2.5減少感染 糖尿病腎病患者容易引發感染,大部分在中心靜脈置入,特別是股靜脈置換的患者,股靜脈支管容易受到患者分泌物以及腹股溝部位的污垢污染等。因此,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增強血液透析促進排水和排毒,對血糖和蛋白流失給予有效控制。另外,要定時更換敷料,如果出現隧道感染的時候,需要將導管拔除,采取廣譜抗生素治療7~14 d,特殊情況的時候切開引流。
1.2.6內瘺故障護理在臨床當中盡可能采取繩梯法,避免在同一個部位進行反復穿刺,使血管壁彈性受損和纖維化,同時叮囑患者控制自身體重,對水分攝入給予嚴格控制。另外,臨床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凝血狀況選擇抗凝藥物的種類、劑量、時間以及方法等,以免造成血管閉塞。除此之外,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增強患者的衛生指導,一旦發現穿刺部位紅腫和發熱的時候,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同時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各項相關護理工作,該文7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得到明顯緩解的一共有50例,由于經濟困難放棄治療10例,由于并發癥死亡一共有12例。當前在醫院持續血液透析的患者一共有26例,最長存活時間30個月,當前仍然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嚴重并發癥,其屬于微血管病理改變,其發展終末期就是腎臟功能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相關臨床數據統計證實[1],病程超過10年的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幾率在50%以上,對病人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然而,初期的糖尿病腎病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是能夠可逆的,所以,早期臨床護理和治療非常關鍵[5]。
根據相關實踐研究結果顯示[6],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指的是通過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使患者生存質量進一步延長。臨床護理人員需要認真細致的觀察以及護理,根據不同情況實施相對應的治療以及護理干預,有效防治并發癥的出現,增強患者的營養支持,同時正確指導患者主動配合治療,進而使患者生存率以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該文試驗結果顯示,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各項相關護理工作,該文7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得到明顯緩解一共有50例,由于經濟困難放棄治療10例,由于并發癥死亡一共有12例。當前在醫院持續血液透析的患者一共有26例,最長存活時間30個月,當前仍然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與上述相關實踐研究結果基本相同。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屬于一種慢性終身疾病,需要堅持治療,尤其是尿毒癥維持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多變,預后不良,死亡率相對較高,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當中一定要給予高度重視,同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使患者死亡率明顯降低,使患者預后得到明顯改善。
[1]盧燕文.最新血液凈化中心護理操作技術規范與質量控制標準及考核評分實用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科技出版社,2008:10
[2]張麗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屢的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7(3):60-61.
[3]黃曉磊,王曉東.血液透析濾過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頑固性皮膚瘙癢的臨床觀察[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5,10 (5):79-80.
[4]李杰,董一民,周龍珍,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與聯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膚瘙癢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0(2):153-154.
[5]胡勤錦,門振成.尿毒清聯合ARB/ACEI治療糖尿病腎病人量蛋自尿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4,11(26):3436-3438.
[6]劉曉紅.關于臨床心理護理基礎概念和實施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13(1):44-45.
R47
A
1672-4062(2016)09(a)-017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175
2016-06-07)
曾麗群(1972.1-),女,福建晉江人,大專,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