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弗在中國”拉開序幕 80余件作品亮相央美


展覽現場
11月19日,德國藝術家安塞姆·基弗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基弗在中國”拉開序幕。展覽作品為來自德國MAP收藏和路德維希科布倫茨博物館的藏品,包括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基弗創作的繪畫、雕塑、裝置、攝影作品共80余件,部分作品尺幅巨大,是基弗的代表性作品。
本次展覽的中方主辦機構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清華美術學院美術館、藝銘東方文化傳媒、百家湖國際文化投資集團。在夏天的時候,百家湖位于798的空間就舉行了關于此次展覽的發布會,隨后該展覽的新聞發布會在清華美院、央美均舉行過。但是就在展覽開幕兩天前,突然爆出藝術家本人隔空叫停本次展覽的消息,基弗稱對這一“沒有(他的)參與或獲得他同意”的展覽感到“非常失望”;其代理畫廊——倫敦白立方畫廊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對這場顯然違背藝術家意愿的大型回顧展感到震驚。迄今為止,安塞爾姆·基弗對他所有的大型國際展覽中都有完全的參與。我們可以肯定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認可這一次的展覽,也不會出席。”甚至朋友圈中的很多藝術家紛紛表示“贊同、理解基弗叫停展覽的做法”“不去看展覽,力挺基弗。”所以還未開幕,展覽便已頂著巨大壓力了。
但是本次展覽的德方主辦機構——德國貝爾藝術中心表示:本次展覽的所有展品都得到了收藏家及收藏機構的授權,這一展覽符合相關的法律規定。中央美術學院隨即表示展覽將如期舉行。最終,在各方熱議和壓力下,展覽如期開幕,并且開幕當天,央美美術館一層展廳擠滿了排隊購票的觀眾,美術館不得不在門口進行“限流”。
安塞姆·基弗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主要代表,也是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風格始于20世紀60年代。它的興起在現代主義行將結束之際延續了歐洲長久以來的繪畫傳統,一度在上世紀80年代掀起關于繪畫回歸的討論。它以德國表現主義為基礎,關注當下的歷史和現實,推動繪畫語言的革新,打破了美國波普藝術、極簡主義和抽象藝術占據主導地位的局面,成為當時西方藝術的主要形態之一。
除了路德維希科布倫茨博物館收藏的基弗的作品之外,本次展覽的作品另一來源是德國一個神秘的藏家“MAP”。現場多幅作品的展簽都帶有“MAP收藏”的字樣,有不少人猜測這位與高古軒、白立方畫廊對著干的神秘人究竟是誰。
(文章來源:Hi,藝術)

嘉賓合影,左二起:德國貝爾藝術中心董事&全權代表李佳藝、右二為本次展覽總策展人貝雅特·愛芬夏特(Beate Reifenscheid),右一為德國貝爾藝術中心維德里希·馮·沙爾伯爵

《莉莉絲在紅海》 115×101×228 cm 綜合材料 2015(MAP 收藏)


1945:3月8日出生于德國;
1963:獲“瓊·沃特獎學金”,前往法國游學。沿著梵高的足跡,從巴黎經里昂再到阿爾勒,期間畫了大量的速寫;
1965:在德國弗萊堡學習法律和浪漫主義文學;
1966:跟隨彼得·安特斯在卡爾斯魯厄學習繪畫,搬入了他的第一個工作室;
1969:畢業作品展示了他的行為“占領”的攝影;首次個展在卡爾斯魯厄的帝國廣場展出,引發強烈爭議;移居至霍恩巴赫,繼續學習藝術,與約瑟夫·博伊斯多有接觸;
1973:伯爾尼美術館“安塞姆·基弗繪畫及書籍”;
1978:畫廊主米歇爾·沃納組織了基弗個展“Notung”,作品靈感來源于理查德·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和冰島神話傳說“埃達”;
1980:第39屆威尼斯雙年展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展出作品《燃燒、填充、下沉、打磨》。此作品在藝術界再次引發了對于1945年后德國題材的反對之聲。基弗的作品開始獲得全世界的關注;
1983:煉金術的主題開始出現在一些繪畫作品里,鉛開始成為90年代基弗作品中的重要材料;
1984:在杜塞爾多夫美術館舉辦大型展覽,該展覽隨后在巴黎現代美術館和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展出;
1987:在美國舉辦大型巡回展覽,由此獲得國際性的重要成就;
1988:購買海德堡附近的舊磚廠,將之改造成綜合性的藝術公園項目“美索不達米亞”;
1993:離開德國,將工作室搬到法國巴爾雅克一片35公頃的工業區,開始“星座”系列創作;
1998: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威尼斯科雷爾博物館舉辦大型展覽;
1999:日本藝術協會向他頒發“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
2005:獲奧地利科學與藝術榮譽十字勛章;為期兩年的“安塞姆·基弗:天與地”巡回展覽在北美多家重要博物館展出;
2007:在畢爾巴鄂、西班牙以及巴黎的大皇宮舉辦大型作品展;三幅作品被盧浮宮收藏;離開法國南部的工作室,在巴黎建立工作室;
2008:在法蘭克福書展上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視覺藝術家;
2010:在法蘭西學院擔任教授;在巴黎、羅馬、紐約、柏林、安特衛普及丹麥舉辦展覽;
2011:在法國被提名為“藝術與文學勛章”候選人;
2012:作品參加巴黎布爾歇的高古軒畫廊新址的落成開幕活動;在伯恩的聯邦德國藝術展覽大廳和科布倫茨的路德維希博物館舉辦展覽;
2014:和亞歷山大·克魯格一起拍攝紀錄片《安塞姆·基弗在巴爾雅克》;
2015:在各大畫廊和博物館舉辦展覽,包括:薩爾茨堡的達太·羅帕克畫廊、圣保羅的白立方畫廊、蓬皮杜中心、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萊比錫美術館;
2016:首個綜合性巡回展覽在中國舉辦:“基弗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