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彭硯淼 攝影/賈婧媛
“強農興邦中國夢·品牌農業中國行”走進桂林
文/本刊記者彭硯淼 攝影/賈婧媛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要增產,農民要增收,就必須加快推動中國農產品向“中國品牌農業”轉變。
2016年9月20日上午,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農民日報社主辦,《優質農產品》雜志、中國品牌農業網、桂林市農業局、華夏大地生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強農興邦中國夢·品牌農業中國行”活動在廣西桂林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生理學家匡廷云,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桂林市副市長蘭燕,華夏大地生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琦,《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社長宋文芳,來自國家相關農業部門和自治區及桂林市政府的領導、專家,當地企業及種植戶代表等出席了會議,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謝東主持會議。
與會嘉賓圍繞“創新應用科技,推動品牌農業——運用納米腐植質,發展優質農產品”的主題進行了探討。
匡廷云院士指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保證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這也是實現高水平小康生活、科技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生產中,不斷增加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使我國土壤狀態惡化,土壤板結,質量下降,也造成了嚴重污染,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生態安全問題。面對這樣的現狀,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將文明建設提高到國家級層面。納米腐植質以及納米型的生態土壤調節劑,對緩解我國當前土壤污染非常重要。
匡院士表示,研發納米腐植質的原材料是天然的化合物,使用納米腐植質,是把天然化合物又還原到自然界里去。提取納米腐植質使用的是物理方法,對環境友好,而過去采用化學方法提取腐植酸,造成環境污染。能根據不同地區地況研制不同的納米腐植質產品,并且可以針對某種元素研制特殊類型的產品。華夏大地資源環境研究院研制的納米腐植質、納米級的生態土壤調節劑是一項重大突破。
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區劃所耕作室主任逄煥成針對當前“土壤越用越瘦,越用越饞”的問題,作了《為什么土壤要有腐植質》的報告。
張琦董事長、華夏大地研究院院長辛衷瑜就納米腐植質在農業中的實際應用做了專題匯報。
納米腐植質是以礦源生物腐化物混合物(泥炭、腐泥、草炭、褐煤等)為主原料,有機質含量大于70%,直接旋切、風干、風選,低溫干燥到特定的含水量,通過可控精細研磨技術在常溫常壓下研磨到超微細的顆粒。成品不添加任何生物制劑、藥物、重金屬等有害有毒物質,在調節植物生長、鈍化重金屬、鹽堿地改良、提高作物免疫力、抗病蟲害和酸化地、板結地改良方面有突出作用。
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品牌建設高度重視,提出“品牌是信譽的凝結”。我們農業領域踐行中國夢就要強農興邦,把農業品牌做大做強。現在農業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前期的發展主要是品牌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關鍵在于科技進步。這一期桂林品牌行活動的主題非常好,圍繞著科技、品牌、優質、納米腐植質在農業的應用開展討論調研,張琦董事長介紹了腐植質產品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情況和應用效果。用納米腐植質技術方法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農業發展的又一新途徑。我們要把這項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打造農業品牌,為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20日下午,匡廷云、朱保成等與會嘉賓前往龍勝羅漢果種植基地實地考察納米腐植質應用情況以及羅漢果的生長狀況。華夏大地技術總監孫德義介紹了羅漢果的生長狀況,就參觀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他介紹,羅漢果的甜度約是蔗糖的350倍,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使用納米腐植質能增強植株的免疫力,減少農藥使用,提高種植戶收入。

匡廷云院士在大會上講話

朱保成會長作大會總結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