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楊力明 席紅梅
(1.哈爾濱工程大學;2.哈爾濱醫科大學)
順應論理論下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初探
◆劉 丹1楊力明2席紅梅1
(1.哈爾濱工程大學;2.哈爾濱醫科大學)
從順應論角度審視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教師如何順應語言環境進行語言形式與策略的選擇與應用,同時也探索了優秀教師課堂話語的共同特征。
順應論 課堂話語 大學英語教師
比利時國際語用學學會秘書長Verschueren在他1999年出版的書Understanding Pragmastics中運用了自己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醞釀的“順應論”來闡述語用問題。Verschueren在審視語言的使用與理解后,總結出語言的三大特點分別為“具有一系列可選擇的可能性;所有的選擇都不是機械的,或嚴格按照形式—功能關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完成的;能夠讓語言使用者從可供選擇的項目中做靈活的變通,從而滿足交際的需要?!笨傊?,“語言是人類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適應現象之一?!闭Z言的順應性表現在“語言使用者能從可供選擇的不同的語言項目中做出靈活的選擇,以盡量滿足交際的需要?!盫erschueren還認為,語言順應不應是單向的,而是雙向或多維的,語言要順應環境,同時環境也要順應語言,或者兩者同時順應。
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如何根據課堂語境、學生心理與師生關系來選擇合適的言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更多地激活三類語境讓語言的實用功能得以更好地發揮是教師的挑戰。為了達到順應的目的,教師不但要選擇語言形式,而且還要選擇策略,策略的選擇也會影響語言形式的選擇;如有的教師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都有同樣的講課方式與語言,雖然有時口干舌燥,卻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控制大部分說話時間,以致于學生沒有發言的機會,而不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技能。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懂得知識并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的,而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共同建構的,而技能更是學生鍛煉出來的,而不是教師講解來培養的。
Verscheren把語境分為交際語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語言語境,語境關系順應指語言使用過程中語言的選擇必須與交際語境順應。語境會隨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變化而變化,教師需要捕捉到細節,根據語境進行調整。學生個性、情緒、愿望和意圖等認知和情感形成的心理世界(mental world)也應是教師關注的重點;比如,教師可以用各種教學活動來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要注意學生的情緒,在備課時準備預留方案,如果課堂氣氛有點沉悶,教師可以選擇游戲方式或提問進行課堂交流,在學生結束活動時,不要只簡單給予一個提前準備好而非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總結,如此活動就顯得過于表面化。
根據交流場合與環境所產生的言語原則和規范的社交世界也是教師關注的另一重點,在讓學生進行編排情景劇時,提醒學生要將自己想象成特定場景的任務,口語表達也要遵循情景氛圍。在課堂上,如果有的學生的回答過于口語化或出現不禮貌或不得當用語,教師應給予指導。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實踐和空間的指稱關系。這一語境內容常常被人忽視但其實非常重要,包括師生之間距離、音量、各種體語等,這些因素雖看似與言語無關,但卻直接影響課堂語言效果。我國學生在發言時常不敢直視對方,發言音量過小,交流時面部表情不夠豐富,而教師有的身體姿勢也常給學生壓迫感,要成為優秀的教師,在學生發言時,教師應走近適當距離表示關注并認真聆聽,同時盡量給予學生肯定的目光與微笑的表情,平時講課時也應有簡單而堅定的肢體語言。
課堂話語不等于課堂語言,課堂話語指在課堂語境中具有特定目的語言使用。隨著英語改革的逐漸深化,英語課堂教學正在逐步地從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但是這種轉化對教師的組織能力與語言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驗,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交流,以幫助學生習得語言并鼓勵他們進行語言的輸出是教師的研究重點。我們可以把課堂話語特征分為:
1.課堂話語的實效性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以要想用短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就必須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備課期間,教師要認真鉆研各種教輔資料,在網絡上查詢各類相關信息,在一定高度上重新審視教學內容,找到最容易讓學生理解的角度進行突破,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理解知識點。同時,教師要注意不要重復過多無意義語言導致實效性的降低,如有的老師一節課上重復20多遍的Do you understand?令時間無意義延耗。
2.課堂話語的具象性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要重視“說什么”,不要重視“怎么說”,因語言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外在顯現。教師課堂話語需要具體、形象,才能使學生最快的時間理解,誘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在提問時,教師設計與主題相關符合學生年齡層的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如談到教師話題如果是“Did a teacher change your life?”如果學生回答no,便很難發展下去,問題就過于寬泛,學生易不知切入角度,學生的回答也易過于抽象,但如改成“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teacher more likely to change a student’s life?”就變得更準確,有了限定學生才會更易發揮。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之后只說:“Good”“Excellent”,并未及時地給予必要的指導,其實學生在發言之后是最易將教師評價內化的時間,抓好這一時間會事半功倍,教師應說出回答的優缺點,如果這位學生較之前進步也應給予贊揚,如遇中途卡住,教師也可給予及時幫助,發言后就提示點給予再強調。
3.課堂話語的欣賞性
教師語言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語言的語調、速度、音量、停頓等都是影響課堂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教師語速過快,令學生無法思考,對難點無法理解而失去興趣。教師出眾的語言面貌、充滿激情的表述,也會感染帶動每一位學生,令班級氣氛更活躍。如果教師在講課時,能加入一些文化知識、文學作品或者文學常識,就會令課堂更有深度。
如何順應語境,創設語境利用具有實效性、具象性、欣賞性的課堂話語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力提升是教師共同的目標。在微課盛行的今天,多聽高品質的課程,研究優秀教師的授課方式與語言運用,是我們進步的捷徑。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5.
[3]龔龍生.順應論與口譯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2016年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基金項目,項目編號:HEUCF161209;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號:16Q011與16G033;黑龍江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號:GJD1215006;省教育廳規劃課題,課題號:GBC1214028;哈爾濱工程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2016BZD29;黑龍江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項目編號:15EDD01與15WWC0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教育科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16G093;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省青年專項課題,課題編號:GBD1213057;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2016年醫學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6B-RC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