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琳
(湖南省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教學模式
◆向 琳
(湖南省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能否勝任工作崗位是檢驗醫衛類學生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合適的以學生為主題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形象、逼真和熱烈的教學氛圍,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學手段、學生與教學手段間的有效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生邊實踐邊思考,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力得到增強、素質得到提高,進一步讓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實現。
學生主體 實踐性教學 構建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這決定了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必須是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醫衛類學生在學習上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培訓后的學生能否勝任工作崗位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這就要求醫衛類院校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突出實踐性、把握針對性、增強有效性和體現自主靈活性。教學模式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開放式思維,啟發其邊實踐邊思考。實踐型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其關鍵環節是讓學生重新組合已有的知識以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同時還要將這些新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最終使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素質。
實踐性教學要突破以講授為主、按學科組織教學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要突出“少講多做”。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當“導演”,多在“幕后運籌”,少在“臺前表演”,把課堂這個“舞臺”交給學生。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實施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在問題中以開放思維探究創新,多角度思考問題,全面解決復雜問題。適合實踐性教學的教學模式通常有以下四種:
1.問題引導式
圍繞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并通過追問,將問題不斷拓展、加深,以引起學生更深入的思考。問題引導式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點:
第一,問題的選擇要具有新穎性。問題的創設新穎,容易引起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其積極思維、主動嘗試,新穎的問題往往會成為學生探索新知識“向導”。如在婦產科實訓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小朵,29歲,孕1產0,妊娠32周。自述13小時前胎動明顯減少,現急診入院,請你快速確定胎心聽診部位以判斷胎兒目前情況。
第二,問題的分析要具有深入性。實踐性教學的關鍵,就在于引導學生進行發現性學習,發現性學習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通過自己或和同學一起的探索研究,自我尋求解答問題的方案,再由老師做出合理的點評的一種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自我創新意識的提高。問題的提出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地促進學生在實踐中的思考走向深層次,問題的分析要層層深入,注意由簡到繁,由膚淺到深刻。
第三,問題的答案要具有開放性。傳統的課堂教學所提出的問題往往答案固定,甚至唯一,固化了學生的思維。實踐性教學所提出的問題其答案應具有開放性,設計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眼觀察,通過這樣的形式,使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得到落實。這與學生的實際工作也相類似,沒有確定的答案,但不同的答案有優劣之別。教師在授課時注意通過改變問題的呈現方式,給出討論的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揮白己的想象力、創造力。
第四,問題的完成要具有合作性。而實踐性教學活動中,教師先進行問題指導,引導學生如何分工,督促其從不同角度展開調查及合作。每個學生回答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這樣通過將學生分組合作來完成問題的回答,一方面,可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2.案例分析式
式教學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案例的選擇是進行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對于不同類型的實踐性教學,案例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針對性,案例的分析要具有啟發性,還可以對案例的結論進行多種分析和討論。為了適應醫衛類職業教育的發展,教師要認真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編寫,使學生通過參與案例的分析,增強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至于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遇到問題后手足無措。
3.模擬討論式
以學生動手操作為核心組織教學,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鍛煉,包括實訓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等。通過學生模擬角色再現教材情境,做到形真、情深、意遠、理在情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教學實施前,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學生對不同的角色進行合理分工,并積極進行準備,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輔導,防止有的學生因對所扮角色在理解上產生偏差而影響總體模擬效果。當然,更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模擬教學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使模擬結果有多種,以便讓學生討論、擇優。
1.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學歷教育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大多是“單向式”“灌輸式”的,強調傳遞和接受,忽視探究和體驗,以致學生主體精神和能動性弱化,創新思維和探索能力萎縮。在實踐性教學過程中,要實施全面開放式教學,使學生處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這樣既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發揮其創造性,又可以通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使其信心得到提升、個性得到展示、能力得到提高。
2.要處理好管與學的關系
管與學在目標上是一致的,要把二者統一起來,而不能形成對立,這就應做好以下幾點:
(1)明確培養目標,增強學生投入學習的目的性。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培訓的總體設計,使學生明確其所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總目標和分目標的具體內容,授課計劃的安排情況等。
(2)合理安排課程,增強學生投入學習的自主性。課程的選擇與開設要具有一定的彈性,要了解學生的職業需求而有針對性地開設課程,防止出現“多而雜”,要突出“少而精”。
(3)改變管理模式,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教學管理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不是沖擊學生的學習。要改變傳統的“保姆”式的管理,使管理真正服務于學習。
3.要處理好考與學的關系
考核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對學具有重要的影響。實踐性教學的考核方法也要靈活,考核的重點不在于知識的背記,而在于相關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有必要擴大平時教學階段的考核比重。目前,職業教育中,平時成績所占比重通常只有10~30%,其實結合所開課程的實踐特點,將平時成績所占比重提高到40%或50%也是可以的。教學的過程是能力培養的過程,也是考核的過程,將教學與考核結合起來不但可以促使學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實踐性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結業考試的壓力,也便于教師對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程掌握,對學生的考核更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
總之,實踐性教學應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多媒體課件和模擬仿真設備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合適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形象、逼真和熱烈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經常進行發散思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努力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學手段、學生與教學手段間的有效互動,以便使每一名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表現自己、展示自己。讓每一堂課既和諧平等、互動交流又充滿探索挑戰。這樣,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才得以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