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惠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
談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王 惠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
我國幼兒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區域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整個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都是存在的。分析我國現階段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幼兒游戲 幼兒園 區域活動
(一)幼兒園區域設置不盡合理
首先,有些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目的不明確,區域設置上教師往往根據主觀意愿,全然不顧區域是否適合幼兒的意愿興趣。其次,還存在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確,缺乏操作材料等現象。活動區域的材料有的過于陳舊或簡單,無法引發孩子去探索和操作,阻礙了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教師指導存在一定的誤區
1.對區域活動目標把握不清楚、角色把握不清晰。區域活動重在激發幼兒學習熱情、挖掘幼兒潛在能力。在區域活動的現實過程中,教師有一手包辦的傾向,有的教師缺乏目標意識,區域活動本來應該是以孩子為主角的,教師反倒成了主角,影響了區域活動整體目標的實現。
2.教師指導不充分,管理不到位由于缺乏對區域活動指導策略的重視,教師有時不知如何有效地幫助幼兒進行活動,缺乏相應的指導策略,指導方法單一。面對每天區域活動的講評,有的教師僅僅是很簡單了事地總結一下,缺乏理論支撐,無法進行和開展很適當的評價模式。
(三)和其他教育活動之間缺乏足夠的內在聯系
區域活動和幼兒園其他教育活動、家庭、社區等活動之間缺乏足夠的內在聯系。幼兒家庭和社區中蘊藏的巨大教育和發展價值,許多幼兒園在設計和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卻沒有能很好挖掘和利用幼兒園其他教育活動。
(一)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師指導策略
1.尊重幼兒區域活動中的主體性。尊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想象、探索、表現、創造。幼兒自主參與活動時想象探索和創造都會得到表現的機會,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想象、探索、表現、創造,教師應予以尊重和鼓勵。
2.教師轉變角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老師有時是伙伴,有時是解調員,有時作為旁觀者角色。當教師充當伙伴角色時,能引導孩子不斷進行探索,引導區域活動的開展進程。當孩子對玩法、規則等內容出現疑議或發生糾紛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情況,采取適宜的調解方法。
3.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多方面有效的指導、評價深刻、全面。目前區域的設置和材料投入,都充分體現出了教師的創造性智慧。教師對活動的指導策略應該也是多種多樣,當教師發現幼兒在活動中存在問題時,應尋找最佳時機介入,遵循間接指導的原則。
(二)幼兒方面所采取的策略
對于因幼兒自身興趣不同而導致偏區問題,老師要采取“將興趣帶入其他區域”的方法。比如,喜歡動手的孩子到圖書角去補補書,愛唱愛跳的孩子去美術區把自己跳舞的姿勢、唱歌的表情畫出來等等,要讓孩子們帶著自己興趣到另一個區域去玩。
對于因不了解區域而導致偏區的孩子,我們最好采取“帶他進入活動區”的方法,先由老師帶他進入每個區,在區域里老師既是游戲的指導者又是參與者、觀察者,及時給予孩子一些幫助和信心。帶他們玩遍所有區域,讓他們熟悉了解每個區域的玩法。
對于因活動方式不同而導致偏區的情況,教師應盡量豐富、改變活動方式,單一的內容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活動。
對于因材料的投放而導致偏區的現象,除了材料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操作性、可變性、游戲性以外,還應特別注意要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不僅使他們在游戲中興趣盎然,而且還促進了各種能力的發展。
(三)豐富適宜的材料投放
1.材料的高結構與低結構性。高結構的材料為封閉式投放,教師的預期目標性較為凸顯,幼兒的創造性較弱些,必須按教師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可分為游戲式和作業式兩種。例如,大班《數的分解組成》,若是投放撲克游戲式的材料,可刺激幼兒為了贏而不斷地重復游戲,在重復中越來越熟練;而若投放作業式的分解組成材料,幼兒只能枯燥操作,一旦完成任務,材料就沒有了。這就是為什么教師花了很大精力去設計,卻總讓幼兒不喜歡的原因。
2.材料的層次性。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不同,投放的材料就不能一個模式,而是應當依幼兒年齡特點、能力水平、興趣愛好投放。
綜上所述,區域活動的作用至關重要。我們還要繼續探索區域活動的創新,提供更加豐富的區域活動材料,來促進幼兒更加主動、積極和創新地活動,力求讓每項活動成為幼兒發展的鍥機,讓每一個區域活動成為幼兒發展的樂園。
[1]秦霞.談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行為[J].作文成功之路,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