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來
(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
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分析
◆王庭來
(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
探究式教學作為中學物理活動及學習當中較為常用的基本方式,其活動形式不僅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革,還可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完善,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通過在中學物理中采用探究式教學,以此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進行分析,為學生能力培養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中學物理 探究式教學 探究能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落實,其對物理教學提出更多要求。科學探究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目標,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在學習目標中將科學探究予以融入,實現以往對知識的傳承及積累過分強調轉化為對知識的探究過程,改變學生傳統的被動學習方式,實現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實施科學探究的首要前提,就是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然后依據所提出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相應探究活動,在探究過程方向明確的基礎上,開展科學、合理的假設及猜想。如若缺乏觀察事物及發現問題的能力,科學探究也就難以落實;針對中學物理學習來講,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具體的物理現象中,善于發現且提出存在明確及具備一定探究價值的的物理問題,然而實際操作中卻相當不易,所以,教師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創設一些能夠對學生思考予以引導的問題,與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相符合的教學情境,易于學生發現問題的探究方向,并對此進行示范演示,讓學生逐步學會提出問題。
物理學作為一門具有很強實驗性的基礎學科,在對中學物理實驗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善于并偏重學生的基礎地位,并盡可能引導學生從多層次、多方位及多角度去思考并且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敢于、主動的予以創新,不受傳統思維的束縛,并對常規敢于打破,在積極思考的框架下,對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給與找出。從新課改探究式教學的具體內容中可知,其要求多為學生創造能夠實現親自動手實驗的條件及機會,并在實驗探究當中,讓學生將實驗現象所帶來的問題及激活融入其中,在實驗操作當中對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能力進行培養。
在中學物理具體的探究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積極主導者,其主導要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不能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造成壓抑影響,而且還要盡可能為學生主體性發揮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外,輔助學生從多渠道對信息資源予以獲取,培養及引導學生在所獲取的信息資源當中,將對探究有用的資源進行篩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的主角作用給與充分發揮,教師可在具體教學情境中扮演配角,教師如若在課堂當中所留給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機會較少,或者讓他們能夠參與探究的渠道過少的話,也就無法落實創新實質。探究式教學將培養學生自主及自由的思考作為培養標準,讓學生對自身的猜想及假設進行大膽提出,然后根據相關實驗要求,將有關要素及所涉及的信息進行深入取舍,以所提出問題為中心,創新探究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從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對客觀世界進行親身感知,實現對此信心的不斷提升,教師要對學生在比較、評價、相互鼓勵等方面給予培養,實現學生思維方面的靈活性及廣闊性的不斷提升,最終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
合作和交流作為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及要素構成,學生均有希望能夠將自身才能予以展示的希望,所以,在實施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并較多地給予學生能夠發表自身看法及觀點的機會,對在學生之間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及討論給予鼓勵,此種方式不僅可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培養,還可實現學生自身愿望的滿足,促進學生自我成功感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及交流,可促進學生思想及思維的持續活躍,促進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精神的不斷增進,在實際操作當中學生還可從他人在解決問題當中,所使用的具體方法和策略進行學習;還可將學生劃分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協作及互動,培養學生在困難面前團結或自主地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實現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及建立。
在具體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科學探究的具體內容給予突出,還要對探究方法的相關指導給予足夠重視,引導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及科學探究當中不斷擴寬自身視野,對科學探究方法的真諦進行領悟。針對中學物理教學來講,通常情況下,其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有比較法、轉換法、推理法、等效替代法、圖像法及控制變量法等。
探究式教學來自于科學家相應的探究工作,當學生在探究的作用下,不僅對其知識的記憶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學生的能力提升也有很大幫助。因此,針對中學物理教學,將探究式教學有效融入其中,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
[1]程傳滿,湯朝紅.探究式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物理教學探討,2004,(02):19-21.
[2]尚延山.新課標下中學探究式物理教學與思維特質培養有效結合的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8,(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