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凱 傅文茹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中學;安徽省合肥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讓孩子在正確認識中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一次個案輔導的反思認識
◆劉世凱 傅文茹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中學;安徽省合肥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通過對平平(學生化名)個案進行分析和診斷,明確平平心理問題產生的真正誘因,通過運用認識領悟療法、合理情緒療法和現實療法等科學方法,對平平進行干預治療,幫助平平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診斷 領悟 改變 走出自卑 走向自信
1.個人一般資料
平平(學生化名),男,高中二年級學生,身高1.78米左右,五官端正,右脖頸上有一個拳頭大小的疤痕,這是他小時候因燙傷留下的疤痕。他性格內向、隨和,愛好運動,特別是愛打籃球,從小隨父母生活,父母都是城市公務人員,家庭經濟狀況較好。自上學以來,成績尚可,在班級能占到中等,與同學關系良好,但是,上高中后,不主動與人交流,同學關系只是一般。
2.求助者訴說及家長反映
平平說他右脖頸上的傷疤是小時候因踢倒熱水瓶后自己摔倒被燙傷所造成的,隨著自己的成長,他開始在意這塊燙傷的疤痕,上初中的時候,他經常用衣領把疤痕遮住,同學們都不知道他的情況。上高中后他還想這樣,但是同學們看他天天把脖子裹得嚴嚴實實,并且常常低頭不語,即使運動時也如此,同學們感到有些奇怪。一次體育課上,同學發現了他的傷疤,從此他經常緊張,甚至晚上做噩夢,夢見有人指著他的傷疤說:“你好丑,你好丑……”于是,他開始心情煩躁、痛苦,食欲不良,害怕與同學交往,總覺得有同學在嘲笑他,學習成績開始下降,最后,甚至不想到學校去,痛苦之中,他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和指導。
平平的媽媽也找到老師,說平平近期有逃學傾向,生活有些不正常,食欲不好,在家里經常對著大衣柜的鏡子反復看自己,整天一臉掛著不高興。家人詢問時,他也悶不吭聲,甚至生氣發火摔東西,他埋怨爺爺奶奶在自己小時候沒有看管好他,埋怨爸爸媽媽沒把他的燙傷治好,有時還會哭泣。
3.觀察求助者的情況
平平衣著整潔,行為較大方,進入咨詢室見到老師時,沉默不語,與老師對話時,語言清晰,思路有條理,但是情緒有明顯的不良狀況,有自卑、痛苦、煩悶表現。總體表現出平平的自知力屬于正常,對自己的情緒現狀有一定的認識,心理過程能協調一致。
1.討論前的干預策略
通過了解,平平成長過程中沒有出現過重大疾病,根據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他的主客觀世界統一,沒有邏輯思維混亂和感知覺異常,對自己有自知力,并且有主動求醫傾向,精神活動協調一致,面對問題感到痛苦,個性相對穩定。
2.討論后的干預策略
經過咨詢指導老師間的討論及老師與家長的討論,認為平平產生自卑心理不僅有平平對自己的認知不當的觀念,還有他的情緒反映,因此在繼續保持對平平采取認識領悟療法進行干預治療的同時,還可以采取合理情緒療法和現實療法對平平進行干預治療,以幫助平平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1.診斷階段
第1次咨詢:(1)任務:了解平平的基本情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2)方法:采用攝入性會談了解平平的基本情況。(3)過程:①填寫登記表,告知平平的幾項基本原則和時間要求。②通過攝入性會談,運用傾聽、共情和積極關注等,讓平平敞開心扉進行傾訴,在了解平平基本情況的同時,讓他的不良情緒得到充分宣泄,并取得平平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第2次咨詢:(1)任務:確定平平的心理問題,制定具體的咨詢方案,并對平平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2)方法:認識領悟療法。(3)過程:①通過講述自己和他人克服自卑、發展自我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縮短咨詢老師與平平之間的心理距離。②向平平介紹認知領悟療法的基本理論。
“認識領悟療法”是通過解釋使求治者改變認識、得到領悟而使癥狀得以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由中國大陸心理治療專家鐘友彬先生首創,是依據心理動力學療法的原理與中國實情及人們的生活習慣相結合而設計的。認識領悟療法的治療原理,是把無意識的心理活動變成有意識的,使求治者真正認識到癥狀的意義,以得到領悟,癥狀即可消失。
2.認知領悟階段
第3次咨詢:(1)任務:調整認知。(2)方法:現實療法、認識領悟療法和合理情緒療法。(3)過程:①幫助平平分析和充分認識目前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②引導平平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引發平平認識到,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往往可以磨練和激勵人。③引導平平學會接受自己,對生活充滿信心。④向平平介紹現實療法和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
“現實療法”(Reality Therapy)是由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格拉塞(William Glasser,1925-)所開創的一個心理咨詢和治療流派。其追求的目標是:幫助來訪者認清什么是他們真正需要的,認清自己為什么需要這些;輔助他們對自己當前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評價;協助他們選擇負責任的行為,制訂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以便作出改變,達到對自己生活的有效的控制。負責任的行為是現實治療的核心目標。“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國創立,它是認知療法的一種,其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即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具體為誘發性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間接原因,而引起情緒和行為后果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誘發性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個英文字母)。
以下是咨詢實錄:
師:經過交談,我對你的基本情況有了了解,你認為你的燙傷的疤痕非常難看,同學們肯定會在背后嘲笑你,是嗎?
平平:是的,這個疤痕讓我變得好難看,我太倒霉了。
師:事情真的是你認為的那樣嗎?有人當著你的面說三道四嗎?你的同學那次看到你的傷疤時,當面諷刺你了嗎?其他同學中是否有人當面說過你嗎?
平平:同學沒有當面說過。
師:這就好,其實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壞。你的燙傷即使不用衣領遮擋別人也不會有意發現,你覺得它難看,是因為你心里用放大鏡在看它,結果越看越難看,越看心里越不舒服,是不是這樣的?
平平:(默不作聲)。
師:你覺得你的煩惱是由燙傷留下的疤痕造成的,其實它不是真正的原因,疤痕只是一個誘發事件。
平平:那是什么原因造成我的煩惱呢?
師:是你看待這個疤痕的認識。每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會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想法和看法不同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如果你能明白是你的不太合理的看法造成你現在的難過,你就能克服不良情緒,避免煩惱。
平平:(有些懷疑)不會吧?
師:一定會的。比如,你運動時,看到一個還剩有一半的礦泉水瓶,如果想我很渴怎么只有半瓶水了,這時你就會產生不良甚至失望的情緒;如果你想還有半瓶水能很好給我解渴,這時你會很快樂,就會產生良好情緒。想法不同,認識不同,心情也會不一樣。你覺得是嗎?
平平:(點頭)是的。
師:道理是一樣的,你的燙傷后的疤痕只是一個疤痕(事情本身),它并不是產生你情緒的誘因。如果你克服這些認識,你就不會煩惱了,你的情緒自然會好起來。
平平:老師說的有道理??墒俏也惶靼孜夷男┫敕ㄓ袉栴}?具體是什么?
師:下面我們來分析和探討。設想一下,當同學看到你的燙傷是,你會想到什么問題?
平平:我覺得我很難看,同學們肯定會諷刺我。
師:這正是你的不當認識。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看看哪些因素是真正產生你煩惱的誘發事件,哪些是你對問題的不合理的想法,這些不合理的想法又帶來了什么樣的結果。
其實,你的不合理的想法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你看問題的“極端化”,必然會產生你的煩惱;另一方面是你看問題的“概括化”,必然會讓你產生不良情緒,甚至害怕到學校去,害怕見到同學,長期下去,你就會越來越痛苦。
平平:(似有所悟)原來如此??!
師:你愿意克服你的不良認識,改變自己嗎?
平平:(點點頭)嗯。
師:那好,從明天開始,你先到學校上課。
……
3.修正改變階段
第4次咨詢:(1)任務:制定計劃,幫助平平建立合理信念,采取具體行動。(2)方法:現實療法、合理情緒療法。(3)過程:①鼓勵平平主動積極地參加班集體等活動(如他喜愛的籃球比賽等),敢于在同學和老師的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努力克服自卑心理。②運用現實療法,要努力把眼光放在自己現在和將來的發展之上。
在這一階段,老師要利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讓平平修正或放棄原有的不合理觀念,以建立合理的認識和信念。
4.結束與評估階段
第5次咨詢:①任務:鞏固咨詢效果,結束咨詢;②方法:談心交流;③過程:老師和平平一起對咨詢過程進行回顧和評估,幫助平平認真反思自己。
①平平的自我評估;
②咨詢老師的評估;
③家長的評估;
④學校生活適應狀況評估;
⑤心理測驗評估。
通過平平案例的咨詢實踐,讓我深切感受到,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一定的心理咨詢和治療能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如下:
(1)正確認識學生,明確了解學生心理問題的真正誘因。在遇到平平問題時,首先比較具體地了解了他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誘因,為幫助平平克服自卑心理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2)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不良心理的改變有信心和耐心。平平心理問題的產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在具體咨詢過程中,通過分階段有步驟地措施,循序漸進地對他進行治療幫助,引導和鼓勵平平從改變自己的不當認識開始,樂觀面對生活和未來。
(3)運用科學理論指導自己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過去在對待學生的問題時,常常比較武斷地認為是學生的思想問題,在接受了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遠程培訓的名師們的教育后,以及結合自己的自學,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的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一些科學理論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診斷,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問題解決的成效,同時也較好地提高了自己對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為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4)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幫助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學生問題的產生不是單純的某一方面的原因,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需要多方面因素綜合形成合力。在對平平咨詢治療過程中,能注意與平平的家長、班主任和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這些都成了平平克服自卑、走向自信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1]堅學.認識領悟療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合肥師范學院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度校級委托課題——減負增效背景下思想品德課學生學業評價研究(2014jcjywt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