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芝
(吉林省梨樹縣第二實驗小學)
也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王玉芝
(吉林省梨樹縣第二實驗小學)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就明確強調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笔聦嵣希谖覀冋Z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許多語文教師總是感到學生語文素養不夠,雖然做了千方百計的努力來加以提高,可是語文素養的提高非是一日之功,不是短期的努力就能達到的,因此,就使許多教師發出“學生底子太薄”“語文很難教好”的感嘆。因此,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當務之急的大問題。
語文教學 語文素養 全面發展
語文教學,一方面,應該加強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另一方面,應該重視它的階段性,做到相互聯系,環環相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每個階段除了注重對所學范文語言的整體感悟和積累,尤其是應該加強語文實踐活動的教學,以此來拓展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最終的目標。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問題。
在這里我提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請問人為什么能跑的快呢?也許有的人會笑話我,這誰不知道,就是因為人有兩條腿。是啊,正是人用兩條腿走路,才走得快,跑得起來。同樣的道理,再聯想到學習語文,課內學習是一條腿,課外學習是另外的一條腿。就是說,學習語文不只要重視課內的學習,還要重視課外的學習才行。我們要實現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法,來能跑起來呀!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呂叔湘關于語文教學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老師課堂上講得占多少,得之自己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會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蔽覀儚膮卫系倪@段話中可以體會到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九年課外閱讀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的要求。有道是:“功夫在課外?!边@話一點也不假,大量的學習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凡是語文成績好的,作文水平高的,無不是愛好課外閱讀的學生。
為此,我們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就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當中,還要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努力來為學生營造一個閱讀的好環境,還要保證他們充足的閱讀時間。這必須利用好學校的圖書館,與此同時,還要辦好班級的圖書角,共同來營造一個書香情境,這樣會使學生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能書的芬芳之中。如今科學技術的的飛速發展,還可以利用電視、廣播、網絡閱讀。這一切都會使學生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還能比較全面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識素養。書讀多了,積累也就多了,不是有什么“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嗎?還有什么“熟讀唐詩三百,不會作詩也會吟”之說嗎?是啊,“功夫在課外”,課外閱讀使學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熏陶,同時也大大地提高語文文學素養和學養。
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校內外各項閱讀活動。諺語說得好:“一口吃不成個胖子?!睂W生的語文素養也不是一天就養成的。那就必須讓學生接觸生活實際,走進社會,來獲取生活知識的素養。比如,我們平時寫作文,進行寫作訓練,我們要讓學生感到有東西可寫,就必須解決習作素材的來源,那么,課內外的實踐活動就可以解決。所以,創作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社會,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設校內外各項活動,還要引領學生到火熱的生活當中去,通過參觀學習、觀察實踐,不斷擴大視野,學會在生活中積累知識,寫作素材,把課內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使二者互補,相結合,相輔相成,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素養的形成。
語文能力培養是多方面的,如口語交際能力就是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因為語言表達它直接影響到學生思維的發展,大量的實踐證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他的語文成績就好。對于有的學生缺乏這方面的鍛煉,不善于語言的表達,你在看他的作文就不怎么樣,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鍛煉和培訓。為此,我認為,除了要加強課堂口語訓練,還要重視平時的鍛煉的機會。比如,多開一些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演個戲劇、說個相聲,等等,形式多樣,五花八門,讓每個學生各展所長,當然,還可以開展讀書競賽、作文大賽、書法比賽、看圖作文,讓學生各得其所,使語文素養不斷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閱讀活動當中。而在有的地方,語文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就是普遍存在著只重視課堂教學,只用一條腿走路,這能怪學生不好嗎?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不足,要用兩條腿走路,那樣學生就能跑得快,飛得遠,這需要教師給他們插上騰飛的翅膀,才能飛得起來,飛得高。
[1]高燕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之我見——加強學生課外閱讀.青少年日記,2012,(03).
[2]李和平.提高中學生語文素質之我見.新課程,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