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萍
(吉林省梨樹縣教師進修學校)
探討教師的心理保健
◆趙雅萍
(吉林省梨樹縣教師進修學校)
任何人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都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關鍵是要正確對待。教師心理健康是教師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反映。分析了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強教師心理保健的途徑和對策。
教師 心理問題 心理保健
我們教師既教書又育人,工作的繁重,神思的操勞,心血的消耗,是難以言喻的。我們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十分突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應該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是自己仿效的榜樣。我們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具有適應時代主旋律的品質。
在許多光環的束縛下,把教師看成神的化身,然而,我們教師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也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有兒女情長,它也需要親情和愛情。他們在學校、社會、家庭中生活,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刺激與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會受到影響,人格也會發生障礙。
那么,造成教師的心理問題成因是什么呢?
首先,從我們教師自身說起,我們教師的良好心理先是以良好的情感、思想文化素質為基礎的、內核就是自信心。一個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他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質、氣度就具有相對穩定的優勢。表現于行為上就會有不同尋常的承受力和辨析力,就能較為充分地把握自己,他在主觀上具備了健康心理的基本保證。
其次,我們教師的心理也確實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這些外部條件一旦同主觀因素產生作用,往往會給教師的心理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我們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沒有真正提高。一般說來,決定職業社會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職業的社會功能,職業的經濟待遇,職業的社會權利,職業的專業化程度等。我們教師職業對于社會的作用是巨大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應當受到整個社會的尊重。由于種種原因,全社會還沒有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風尚;我們教師的勞動是較高級別的勞動,具有較高的價值,但教師的經濟待遇與他們付出的勞動遠未達到平衡,這往往是造成自卑心態的原因之一。
其二,是過重的外界壓力。隨著個人、家庭、國家對教育需求的膨脹,社會對學校、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行中的競爭越演越烈,在個人生活、愛情、家庭關系、經濟狀況等等方面也常常會產生壓力。對這種種壓力處理不當,就會使人對工作失去信心和自信,使人感到沮喪與失望。有許多事實告訴我們,一些心理疾病,正是由于不堪承受過重的壓力造成的。
其三,是不良人際關系的刺激。比如,有的教師同領導的關系緊張,有的教師與同事的關系極不和諧,有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對立情緒嚴重。其客觀原因,可能是由于領導用人不當,管理不力,看法不一,或溝通不力。長期處于這種不良人際關系中的教師,往往會產生對立、消沉等不良情緒,并引發出自卑、妒忌、埋怨等心理,有的甚至會自暴自棄,形成人格障礙。
其四,是工作是那個的不斷磨難困擾。比如,工作任務過于繁重,工作量大,會使教師在體力和精神上感到不堪重壓,過快的生活節奏會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影響健康;遇到難調教的學生,會使有的教師失去自我控制,違反教學原則,采取不當的教學方法,使師生關系處于緊張狀態。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教學的自卑和自負心理。
總體上來看,任何人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都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善于調節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的心理問題。所以,為了提高我們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我們教師的人格培養,要求我們每個教師必須學會自我保健和調節。
首先,要冷靜地看待自己的心理問題。當發覺自己存有某種心理問題時,要正視他,分析它,理順它,采取適當的措施和策略,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個好心態,笑著去面對生活。
其次,我們教師要把握自我心理保健和調適的方法,努力實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活出自己的生命的質量。
(1)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愉悅地接納自己,笑著去面對生活。認識自己是對自己的優點、缺點和道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端正自我態度,不躲躲閃閃,夸大其詞,無論優點和缺點都承認、接受,是一種自信,是心理健康的具體體現。
(2)要正確對待別人,積極對待工作。要正確處理與同事、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要以接納贊許的態度,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對人不要苛求,期望也不要太高太多。要克服清高的毛病,多交朋友,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快樂,也可向他們傾訴自己的煩惱與苦悶,從而營造一個有利于自己心理健康的支持系統。以積極、樂觀、向上、寬容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對待別人。
(3)要合理安排生活,發展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態度。要有知足心、還要有感恩的心才行,才能調整好自己。
我們教師工作艱苦復雜,在投身工作時,不要忽視生活的側面。否則,顧此失彼就會產生不該產生的適應性問題。
第一,要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身心是統一整體,二者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工作生活要講究均衡,有張有弛。
第二,樂于合群,快樂交往,培養興趣愛好。這不僅能放松身心,也能使教師在工作之余得以充實和提高。生活圈小,交際面窄,固步自封,把自己禁錮在自我小天地里,無法向別人學習,更容易產生壓抑、自卑、自負、守舊等不良心理。
最后,作為學校在維護教師心理方面要全力抓好“以視野鼓舞人,以感情凝聚人,以待遇激勵人”的凝聚力工程。保證教師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使教師的自立、自信、自強有較為厚實的基礎,使教師愿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所以說,學校在維護教師心理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鐘兵.加強教師心理管理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3,(12).
[2]毛素文.淺探教師的心理健康與調適[J].文學教育,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