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云波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新鮮中學)
關于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銜接的探討
◆韓云波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新鮮中學)
對于數學學習,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學習成績很優異,由小學升到初中后,有些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下降。針對初中生存在的這樣一種現狀,提出要注重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分析了影響初中生學習下降的種種問題和原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 教學銜接 對策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本人發現一部分學生升入初中的數學成績很優異,本以為是數學的“尖子生”,但是經過初中數學的模擬考試,這部分學生的成績有的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科目沒有那么多,進入了初中校園的門檻,有環境的變化、教師的變化,加上學習壓力突然增大,特別是數學的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學生很難適應這樣的學習變化,造成對數學望而卻步,導致數學學習成績下降。因此,如何處理好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銜接問題,這是保證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如何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進行了研討,并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
1.學習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比較少,每天數學課程安排的非常多,在題目的難易程度上多以計算為主,涉及到邏輯形象思維能力的比較少,而進入了初中課堂,學生的課堂學科內容突然增加了很多,數學課每天大約只有一節課的時間,學生需要花費精力去學習其它學科,對數學花費的精力減少。小學階段有很多問題不需要太動腦筋就能完成,而到初中階段更多的是依靠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小學相比,初中數學更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領會運用。另一個明顯的內容差異是,小學更多的是強調數字和符號的記憶,初中由整數一下子擴大到實數的范圍,逐步演變成方程式、不等式、函數等數學運用,這個階段對學生頭腦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有些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運算形式不能適應,后續學習乏力,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
2.學生的思維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生由于身體和心理處于發育的階段,大腦的思維方式主要以機械思維為主,教師講課通常以卡片圖畫為主,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通常是經過死記硬背得來的。但初中與小學就完全不同了,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必須要以動態邏輯思維為基礎,通過小學直觀的學習和記憶,已經不在適應當前初中數學的需要,而初中數學更注重規范的教學模式,這是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思維方式的不同之處。
3.教師講課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課堂學生的認知主要是通過直觀的感覺來獲取數學知識,所以小學教師在學習中可以經常開展趣味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認識數學獲得知識。而到初中數學課堂相對比較嚴肅,教師更注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幾何空間感的理解,包括坐標、象限、圖形、證明等,學生的認識形式也由直觀感知轉變為邏輯認知。
4.教師之間的溝通存在一定的差異。小學教師在小學的環境里教書育人,而中學教師在中學的環境中教書育人,中學教師與小學教師缺乏必要的溝通,中學教師不了解小學教師的教學體系,小學教師也不了解中學教師的教育體系。因此,兩種教育模式相互交織在一起,使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
1.學生在小學校園生活了6年,在剛進入初中校園的前幾個月,學生肯定會有所不適應。所以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寬松學習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樹立必勝的學習信念,在班級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并且,數學教師還要和班主任及時進行必要的溝通,讓學生把自己看成是獨立的個人,讓學生感覺到他們長大了,能夠接受更難的數學知識,可以在初中校園開闊更寬的視野,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濃厚的氛圍。
2.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做題習慣。由于小學階段對數學演示的教學過程要求的不是很嚴格,往往寫完作業就算完成了今天的任務,所以在做題中造成了小學生追求速度,演示潦草的情況,看不清楚計算過程。而初中每一步的運算方法都將計入分數,所以初中生要想學習好數學,就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課下多做有益于鞏固本節課的練習,長此以往,肯定能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3.教師要精心地設計好每一堂數學課的內容。數學教學的過程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根據數學課本的大綱要求,對初中生開展直觀形象的思維能力培養,做好小學到初中階段的順利銜接。一要把握好原有知識銜接。初中數學課堂是對小學課堂知識的擴展,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進一步加深,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原有知識和新學知識的聯系,從中獲得加以分析和區別,在原有基礎知識上獲得更好的學習。二要提高學生課堂預習能力。小學階段學生往往在課堂上直接聽教師講課,而到了中學階段課程緊湊,學習變得困難,如此不加強課堂前學習,就會跟不上教師的講課步伐,因此提前預習就變得十分重要。所以,學生要明確課前的學習任務,提前對課本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才能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總之,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數學教學也是一樣如此。教師只有牢固樹立終身教學的理念,把教學當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克服短期行為,引導學生向著理想的方面發展,直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才能尋找到最佳的銜接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充分的緩沖地帶,讓學生逐漸的融入到中學數學的學習之中,鞏固原有數學知識,不斷為新知識架橋鋪路,促進數學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1]李美良.對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銜接教學的探討.考試周刊,2013, (89).
[2]何富強.關于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銜接的探討.華章,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