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崇玉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鎮郊小學)
試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孫崇玉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鎮郊小學)
語文學科是學科教學之中的基礎,而小學語文教學則是基礎之中的基礎。語文學科教學的核心職能,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核心中的核心就是“說”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承載著這一艱巨而神圣的使命,應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足夠重視,給予充分的探索與研究。
口語交際 問題 教學策略
第一,口語交際教學尚未引起執教者的足夠重視。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雖然有少數教師對口語交際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理解,但因為尚且缺乏深入的教學反思和必要的前瞻性探究,更并缺失口語交際的實效性訓練。對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更多的老師認為口語交際就是平常的口頭作文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普遍做法是:先給學生安排訓練的固定的題目,然后再對學生的訓練結果進行過程性的驗收,這樣錯誤的認知不僅沒有達到口語交際的預期目的,還會造成了課堂教學時間上的浪費。
第二,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老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只單純的強調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也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學生缺乏主動的參與意識,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第三,我們的課堂教學往往與生活實踐相脫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設口語交際課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日常交際的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然而,在實際的口語交際教學中這方面的訓練卻是十分匱乏的。這主要體現在:老師沒有準確把握口語交際訓練內容的實質,大多老師都錯誤的將口語交際當作口頭作文課對待,因此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不僅沒有發揮口語交際的實踐性,還使學生的交際訓練僅僅是停留在形式上。而且口語交際的訓練范圍也只限于部分成績好、思維活躍的學生,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處于被動的接受,甚至是課堂內的“看客”狀態。
第一,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合理創設口語交際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立激發口語交際的熱情和興趣,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培養自己思維的廣闊性以及發散性。因為思維的廣闊性不僅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條件,還是促進學生養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關鍵因素。老師要經常性的給與學生表揚和肯定,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表述。如在學習《狐假虎威》一課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狐貍和老虎的角色,從教學內容出發,給學生設定一個交際情境,如果第二天狐貍和老虎又一次相遇,那它們又會發生故事呢?老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故事補充完整。通過這樣的情境對話,不僅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還能促進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第二,語文教師在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足夠交流空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充分靈活的互動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如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是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來達到思想意識交換的目的的;又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個主要體現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角色的相互轉換來進行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講述的教學過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活動中。再如集體式互動,集體式互動包括小組學習模式的交流、全班學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會的廣泛交流等。這種集體式的交流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交際面,還能有效地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第三,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掌握不同的交際方法。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老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通過傳授口語交際相關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好的進行口語交際運用。在學生的訓練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在不斷地嘗試中,體會口語交際的實際價值。如在學習《神筆馬良》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馬良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然后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神筆馬良”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更能在提高課堂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1]趙逸.口語交際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技術,2015,(08).
[2]王麗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