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皖林
(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職校學生創業心理資本的初步分析
◆吳皖林
(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目的:初步分析職業學校學生創業心理資本的維度;方法:開放式問卷與訪談法;結論:職業學校學生創業心理資本主要包括八個維度,分別是:樂觀、堅持、社交能力、團隊合作、執行力、創造性、敢于冒險、自信。
創業教育 心理資本 職校學生
資本是通過一定的投資活動而取得的一種價值增值,也就是說如果在將來可以預期獲得一定回報的資源,同時在現在需要進行投資的都可以歸為資本的范疇。基于這一點認識,資本的內涵不斷變化發展。
最初的資本形式主要是經濟資本,包括資金、設備等有形資產。而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本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包括個人通過教育或經驗積累而逐漸獲得的知識、技能等,而社會資本主要是指個人所擁有的社會資源。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傳統意義上的對經濟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投資和開發是不夠的。2004年,Luthans等人以積極心理學和積極組織行為學的觀點為思考框架,提出了以強調個人的積極心理力量為核心的“積極心理資本”概念。至此,心理資本成為繼經濟、人力、社會三大資本之后提升個體和組織競爭優勢的第四大資本應運而生。
創業心理資本是對心理資本概念的延伸,是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群的心理資源與素質,具體而言是指創業情境下創業者的心理資本。對于創業心理資本的維度,不少研究者都進行了探索,例如高娜(2011)研究認為創業心理資本包括積極成長、主動應對、熱情創新、敏銳卓越、自我效能、社交智慧和樂觀希望等七個因子。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和職場情境中,對于職業學校學生的創業心理資源的研究較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因此創業教育理應成為職業教育的支柱之一,研究職業學校學的創業心理資本的結構,有利于科學設計創業課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養將會使職業學校創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研究者對職業學校創業較為出色的人群進行訪談和開放式問卷調查,以初步了解職業學校創業所需的心理資本。開放式問卷內容如下:請根據您創業及相關經歷,詳細列舉哪些積極心態或能力有助于創業成功?共收回有效的開放式問卷49份,對收回的問卷列舉條目進行統計匯總,以頻數作為統計指標,按照含義歸類統計,列出了回答頻率在10次以上的維度。整理歸類后共獲得8項條目,如下表所示:
心理資本內容出現頻次相關表述樂觀18積極樂觀;相信未來會更好;陽光;積極向上堅持21不怕失敗;有韌性;屢敗屢戰;堅持到底;執著社交能力17人際交往;寬宏大量;溝通能力強;親和力團隊合作16組織能力;天生的領導;分工合作;分權與共享收益執行力14有效執行;貫穿于行動中;將思想變為行動創造性12想象力;與眾不同;靈活而懂得創新敢于冒險10膽識;敢闖敢干;無所畏懼;不畏首畏尾自信18滿懷信心;相信自己的選擇結合開放式問卷所得八項創業心理資本,本研究對12位職業學校創業典型和創業教育教師進行了訪談,結合訪談的結果對這些心理資本在創業情境下的表現進行較為清晰的的界定:
樂觀,指創業者對未來的發展持一種積極的、正面的預期。
堅持,指創業者對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有足夠的估計,并能夠從容應對,較快地恢復良好的心理狀態,并能夠理性分析形勢,做出正確應對。
社交能力,指創業者對外能較好地發展商業網絡,整合多方面資源,對內能有效地交流溝通。
團隊合作,指創業者具有較好的領導能力,忠誠于組織,能夠團結隊友,對團隊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執行力,指創業者能夠有效貫徹組織的發展戰略,出色完成工作中的具體任務。
創造性,指創業者產生新思想,在創業過程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敢于冒險,指創業者能夠承擔風險,即使在創業過程中冒著一定風險,也要勇于擔當,追求利潤。
自信,指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充滿信心。
研究所得結果對于職業學校學生創業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編制職校學生創業心理資本問卷,對職校學生創業心理資本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調查研究。
[1]龐世俊,高立寧.縣級職教中心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實踐導向型范式探析[J].職教論壇,2013,(15).
[2]霍芳宵.職業學校學生創業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