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彩霞 杜留成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姜彩霞 杜留成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通過問卷和訪談法,調查并分析了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闡釋了當前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需要,并介紹了該校高職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改革實踐,以期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鑒。
職業能力 護理專業 英語教學
目前,我國高職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教學內容不能和學生的專業緊密聯系,沒有充分考慮就業市場對護理人員的英語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要求,從而忽略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畢業生的職業發展,也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為進一步了解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筆者2014年在本校——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做了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89份,有效率達96.3%。筆者還隨機抽取了30名師生做了訪談。問卷和訪談內容涉及學生、教師、教材、課程安排、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方面。調查結果及分析如下:
1.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興趣缺失,學習效果不理想。89%的學生認可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6%的學生表示非常想學好英語,但是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期末考試的不及格率在40%左右;還有45%的學生表示不喜歡學英語。
2.教學方法有待完善。61%的學生認為當前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大多數英語教師主要采用的還是講授法,遵循詞匯-課文-語法-練習的教學步驟,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匯,教學中缺少真實的語境,導致學生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材缺乏針對性,與專業發展脫離。57%的教師承認現行教材與護理專業的相關度不高,體現不出高職的教育特色,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和職業能力。68%的學生表示對現行教材不感興趣,教學內容陳舊枯燥,與所學專業的切合度不高,缺乏實用性。
4.師資力量薄弱,專業知識欠缺,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我校公共教學部共有16名英語教師,只有3名副教授,其他大部分是講師,而取得“雙師”資格的只有兩名教師。81%的教師表示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太少,自身的教學技能也有待提高。94%的教師期待能有機會參加各種形式的進修或培訓,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
5.目前,我校只開設了《大學英語精讀》等基礎英語課程,專業英語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這既不利于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87%的英語教師希望今后能開設專業英語課程,75%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開設醫護英語等專業英語課程,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就業優勢。
1.開設醫護英語課程,使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有效結合。根據我校護理系學生的現狀,在第一學年為學生開設《大學英語精讀》等課程,以鞏固并擴展基礎英語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第二學年為學生開設了醫護英語課程,以補充學生的專業英語知識,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與醫護工作相關業務的能力。另外,我校還自行編寫了《醫護英語泛讀教程》,該書補充了更多的醫護英語場景,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醫護英語知識。
2.注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我校鼓勵英語教師通過自學、科研或參加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另一方面,學校為英語教師外出學習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寶貴資源,為教師提供外出進修或者訪學機會,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
3.在新媒體環境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針對我校學生英語水平整體偏低、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英語的興趣點缺失等現象,我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開放式互聯網、校園網絡等資源,搭建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們采取師生角色互換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
4.進行“教學做”一體化英語教學嘗試。我們充分利用我校的解剖實驗室、護理實驗室、附屬醫院及周邊實習單位等豐富的資源,通過真實的情景模擬進行現場教學,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也有極大的好處。
5.利用微課、慕課等進行翻轉課堂,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解決課時不足的問題。翻轉課堂既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又解決了英語課時不足的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高職院校應培養既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又能在工作中學以致用的高技能人才,以滿足我們現代社會的需求和發展。高職護理英語教學也應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創新,變革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而促進高職醫護英語教學的師資水平、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提高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葉娜.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護理專業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李萬敬.高職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的銜接因素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2,(12).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ESP理論的高職高專醫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15SC336)和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立項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醫護英語教學探究(2013zcj07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