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晚稻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及趨勢分析
目前,華南、西南、江南中稻和東北單季稻處于齊穗至灌漿乳熟期,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晚稻處分蘗至拔節期,江淮單季晚稻處拔節至孕穗期。稻飛虱短翅型成蟲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晚稻區田間蟲量增長較快,重發威脅大;稻縱卷葉螟在江南、長江中下游晚稻區世代重疊嚴重,呈加重發生態勢;稻瘟病在西南局部,華南、江南晚稻區擴展速度快,后期重發威脅大。
遷飛性害蟲。稻飛虱在西南、華南、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總體中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累計發生面積1.87億畝,同比減少0.7%。據了解,與上年同期相比,田間蟲量西南稻區和江淮稻區分別增加39%和37%,華南、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則分別減少26.6%,23.1%和39.7%。
稻縱卷葉螟在西南、華南、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總體中等發生,其中西南東部,江南西部局部地區發生程度較重,累計發生面積1.21億畝次,同比減少9%。據各地監測,西南、華南和江南稻區中稻田間蛾量和幼蟲量明顯偏低,畝蛾量一般20-300頭,高的400-1000頭,局部地區超過2000頭;畝幼蟲量一般100-700頭,高的900-2000頭。與去年同期相比,田間蟲量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分別增加20.3%和208%;華南、江淮稻區分別減少31%和45.6%。
流行性病害。稻瘟病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總體中等發生,西南稻區局部偏重發生,累計發生面積3064.32萬畝,同比增長9.4%。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中稻田間病葉率一般在0.1%-4.2%,桂中局部漏防田塊病葉率高達80%,病穗率一般在0.2%-2%;晚稻病葉率一般0.2%-3.1%,高的5.2%-9.6%。西南稻區單季稻一般病葉率8.64%,重慶合川局部嚴重田塊高達96%;一般病穗率5.86%,合川局部嚴重田塊高達98%。
常發性病蟲害。二化螟在西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總體中等發生,累計發生面積1.3億畝,同比增長2.1%。當前二化螟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進入3代為害高峰期。重慶北部,湖北來鳳局部漏防田塊枯心率高達25%;晚稻田枯鞘率一般3%-5%,江西萬安漏防田塊枯鞘率超過25%。
紋枯病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總體偏重發生,病情上升態勢明顯,累計發生面積1.64億畝,同比減少5.9%。華南、江南稻區中稻病情基本穩定,病叢率一般在10%-35%,高的45%-80%;江西蓮花、武寧,湖北新洲漏防田塊高達100%。晚稻區處于水平流行期,病叢率一般1%-20%,高的25%-36%,江西湖口漏防田塊高達56%。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幾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東北等地將迎來持續性小到中雨,局部地區有大雨,比較有利于水稻病蟲的發生發展;另外,未來10天,南海海域將有1-2個臺風生成,有可能影響我國華南地區,有利于晚稻兩遷害蟲和稻瘟病的擴展蔓延。(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