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江蘇省如皋市吳窯初級中學)
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王 慧
(江蘇省如皋市吳窯初級中學)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需要教師有比較高的美術素養和知識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初中美術教師要能及時發現教材中的諸多情感材料,尋找利用這些情感材料實施情感教學的良好觸發點,從而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有效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果。
情感教育 初中美術 教學滲透
美術是來源于生活與自然中的各種事物,創作美術的靈感是生活所賦予的,離開了生活與自然,就會使美術缺少一定的感情色彩。在開展美術教學時,必須以發現情感素材、融合情感、培養學生高尚道德品質來作為目的;運用豐富多彩的素材、增強學生生活態度的積極性、提高愛國情感來創建教學平臺。從而促進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提高老師情感教育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不斷提升。
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時,情感教育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只有讓情感教育的作用充分體現在教學中,才可以真正提升初中美術的教學實效性。還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美術的態度,幫助學生培養情感品質,用感恩的心去看待每一種事物,體會事物內在的各種意義。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滲入情感教育指,老師運用美術教學,把德、智、體和美等方面的教育有意識的穿插到美術課堂的教學中,使學生可以提前親身感受社會,增強學生的品德、情感培養。讓學生能夠在美術知識和情感教育相結合的環境下,提升自身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滲透情感進行教育的目的。
1.提升老師的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老師在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開展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做到愛崗敬業、努力增強自身的美術水平,擔好為人師表的責任,從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多數時候,唯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美的影響,學生才會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才會不斷完善自身的奉獻精神,提升自身修養,從而強化學生的審美觀。
2.改變教學觀念,使學生與老師達成共鳴
在教學中,老師應該改變教學的觀念,轉換教育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素質的提升,只有轉換教學模式,才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必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有效的運用每一節課堂,對學生講授全面的美術知識,使學生能了解美術的真正意義。還可以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相關活動,讓學生的發展空間更廣闊。還必須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指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師生之間達成一定的共鳴,使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更深入。
例如,學習《自然與生活的定格》時,要轉變傳統那種老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觀念,需要適時的給學生鼓勵,讓學生形成愉快的學習心理,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老師要以積極的情感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生活與自然之間的聯系,自然給生活帶來的影響,使其從中體會到自然、生活的各種情感,與老師達成共鳴,繪畫出更好的美術作品。
3.運用情感素材,促進學生形成優良的品質
美術中到處都有情感的存在,初中美術課本中具有豐富的情感資源,其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都是情感教育的素材,值得大力挖掘。初中的美術教材蘊涵著較多可以提升學生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內容,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善于尋找、挖掘、運用情感素材,在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才能促進學生形成優良的品質。
例如,在進行初中美術欣賞的課堂教學時,老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中國歷代的美術作品,使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祖國藝術文化遺產,感受、領會、理解藝術的美,激發愛國情感。
4.適當給予學生激勵,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對于自己所回答的問題和作品都期望可以得到老師的認同、肯定。老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對學生踴躍參加的態度給予一定的表揚,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詳細分解析、合理科學評價。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熱情,幫助學生提升分析、鑒賞美術的能力。還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相互信任,給學生傳達公平、公正的評價方式。
在初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聯系教學的實際內容,把情感教育融合到美術教學中,促使初中的美術教學可以得到真正的智育、德育共同收獲,使素質教育能夠開展得更深入。此外,美術教學中滲透充足的情感,可以讓美術學科的教學更有價值,陶冶學生的情操,達到教學的目的。
[1]陸春.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1,(09):78.
[2]韓飛鵬.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2013,(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