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德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第七小學校)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現高效育人的途徑探究
◆楊美德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第七小學校)
小學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階段,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及行為舉止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在注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基礎之上,通過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來實現高效育人的教學目標。本文將針對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提出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現高效育人的具體途徑,以此促進小學生思想品德的進步。
思想品德教學 高效育人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更注重的是引導的過程,但是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往往對于引導這一教學手段比較淡化,不能夠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所以,目前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不能夠滿足目前小學生的實際教育需要,本文將針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這一課題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此提出可行的建議以促進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進步。
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使得目前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不能夠滿足目前教學發展需求。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能夠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奠定相應的基礎,是一門引導性的學科。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之中,不能夠完全突出小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思想品德教學仍然偏向于灌輸式而非引導式。學生缺少獨立表達自我的空間與獨立思考的空間,即使學生還不具備完全成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但也要試圖去引導其進行思考。
除此之外,再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之中其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較為單一,缺少新意,尤其是在處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孩子,其課堂參與度很容易手段教學方式手段的影響。
這些問題從側面上也體現除了普遍小學對于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的不重視,沒有真正意識到思想品德教學對于小學生人格培養及思維引導的重要意義。所以,如何轉變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問題,這是所有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1.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
想要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思想品德教學的育人的目的,就必須要從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進行轉變。僅僅面對課本學生難免會覺得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去播放相應的教育音源等。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為了早日實現高效育人的目標,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從而為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奠定良好基礎。
比如,在學習《合理消費》這一課期間,教師可以變化教學方法,在課前學生做好準備,教師讓學生們去記錄下自己一周內的所有花銷,對于每項開銷要標上相應的價格。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采取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創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并且為學生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進而為教學效果的增強發揮關鍵性作用。
在課堂上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看看這些消費中那些是有必要、合理的消費,哪些是不合理的消費。大家在相互探討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促進《合理消費》教學質量有顯著提升。同時,也教師也可以通過明理法、陶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或是在直接教育引導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意識,從而達到高效育人的目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設有利條件。
2.結合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不能脫離生活實際,讓學生覺得抽象,這樣反而難以理解。教師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之中也要從教學內容處著手,豐富教學內容,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身邊的人事之中,增強學生對于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的理解度。比如說,從父母照顧自己的每一件小事中發現父母對自己的愛等,同樣可以利用相關的案例去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小學生們能夠理解父母的情感,并且學會感恩。在保護環境的這一課,可以通過播放環境污染的紀錄片《穹頂之下》等,聯系到生活實際,讓學生們對環境污染有一個明確的認知,看看學生的實際生活之中是否有同樣污染環境的行為存在,并且提出聯系生活的問題,作為學生而言應該怎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護環境。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期間,教師為了促進教學效果有明顯增強,應當將豐富教學內容作為主要目標,通過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以生活中的實例作為教學素材,利用生活實際學習思想品德教育內容,不但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有利于學生對社會與生活有充分的了解,從而從中提升其綜合素質,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為教學高效育人目標的完成發揮主要作用。
3.將思想品德理論課教學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思想品德教學并不僅僅是思想品德理論課程的教學,同時也包括相應的實踐活動。學生們能夠在實踐活動之中學習到體會到情感,培養心理品質。如郊游、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動中,去理解老人們的孤獨寂寞,并給予陪伴,學生們可以與老人們聊天,幫助老人打掃房間等,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學生不僅僅能夠培養集體觀念,同時也能夠對于生活產生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團結合作的精神??傊ㄟ^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更為全面的提升小學生們的基本道德認識水平,并且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學生們健全人格的培養。
4.突出學生們的教學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們更多的思考空間
往往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之上,教師成為了整個課堂的主人,單方面進行授課與教學。但是這種方式剝奪了學生表達自我,并且獨立進行思考的權利?;谶@樣的考慮,我們需要突出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自我的空間與獨立思考的空間。為了優化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效果,教師要轉變其基本職責,從直接指導向隱性引導轉變。不要再以簡單的“對不對”“好不好”這樣的問句來貫穿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始終,要以更加開放的問題面對學生,通過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繼而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說“談談你的看法”“你是怎樣認為的呢?”在以上問題的作用下,有利于學生對問題予以深入探究,并且在自主學習與探究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因而對教學內容有全面理解,也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對學生們的評價雖然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但是同時也要以鼓勵為主,不要批評學生,即使學生們存在想法觀念偏差較大的情況下,教師也不能一口否定,要使用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且激勵學生思考與表達??傊谛W思想品德教學期間,為了達到高效育人的效果,需要為學生營造廣闊的思考空間,在實際教學時,通過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學習時自我改正錯誤,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也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在明確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要意義的同時,發現目前教學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問題進行解決,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結合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將思想品德理論課教學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學生們的教學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們更多的思考空間等多種方式,實現思想品德教學所要達到的高效育人的實際目的,以此促進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發展與學生個人品質的培養。
[1]袁園.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上海大學,2014.
[2]熊孝梅.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丁國浩.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D].上海大學,2013.
[4]張俊峰.馬克思主義實踐教育思想的發展及其現實價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