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 張立寧
農民也愛掛“專家號”
□青島農業大學 張立寧
現在患者到醫院看病,無論大病小病,都愿意掛專家號。專家門診掛號不但價格貴,而且有時候還要排隊,在一些大城市,看病掛不上專家號是常有的事情。為什么大家愿找專家看病呢?理由明擺著,專家有豐富的專業技術,大家看中的是專家的醫德醫術。你想,誰會拿著自己生命開玩笑?
由專家門診掛號難,讓我想到我們現在的一些農資店,雖說大家都在喊農資這行不好干,農民越來越不好伺候了。但再難干的行業,也有干的好的。山東平度崔家集袁家村有個村級農資店,店經理陶風海起初帶領全村建大棚,在他的帶動下,周圍幾個村發展西紅柿大棚1600多個,棚建起來,缺少好品種,沒有好苗子,于是他又建了育苗廠。為解決農民種棚缺技術這個難題,他自已去壽光跟老師和當地菜農學習技術。由于他熱愛農業,他的兒子也喜歡上農業,大學畢業回來,就在父親開的農資店里就了業。陶風海的門市部每天門庭若市,在農民的心里,陶風海在管埋大棚方面有的是絕活,是農民公認的“土專家”。看到陶風海賣化肥農藥生意好,周圍村也有人開起了農資店,但無論怎么促銷、怎么降價,生意就是不如陶風海的門頭紅火。你說這人也怪,越忙的店,人越去揍熱鬧;越沒人的農資店,人去得越少。這就像去醫院都搶著去掛專家門診一樣。
現在很大程度上是買方市場決定賣方市場,農資市場也不例外,供大于求,這是現實也是事實,誰也改變不了。市場就是那么大,廠家在增加、品種在增加,你靠什么去吸引客源?關鍵還要靠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能力說白了就是專業的農業技術。陶風海的技術為什么能讓大多數農民認可,就在一個“專”上。當地都是種植西紅柿的,老陶從大棚建造、西紅柿育苗、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各個環節,他心里明白得很。平時農民生產管理有難題,只要找到他,他都對答如流、藥到病除,你想,農民不找他找誰?
看來,農資生意好不好做,關鍵還不在于農民這頭,主要還看經銷商自己行不行。
打鐵還需自身硬,有了金剛鉆,才好攬瓷器活。只有練好內功,面對競爭激烈的農資市場,你才有底氣喊出:農資市場有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