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晨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蘭州分校 甘肅蘭州 730030
基于工作營模式的數字建筑設計教學研究
文/王晨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蘭州分校 甘肅蘭州 730030
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中,傳遞資訊已經不在受到距離的限制。本文以我國某建筑高校的教學研究為例,對其嘗試的數字建筑設計教學方式進行了分析。該校在教學思路中十分重視與相關研究所和其它學校的學習研究,并將數字建筑workshop進行了多次舉辦。數字建筑workshop通過DAL的總結對其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并對此采取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具有明顯的效果,也為建筑設計課程數字化的進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礎。
工作營;數字建筑設計;教學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通過其參與過程對數字建筑設計有了逐步的認識,第一是理論知識;第二是實際方法,特別是在設計中,數字加工設備和參數化設計軟件中的應用,以及在大型空間的建筑和大尺度數字模型的制作等方面,對數字設計到數字建造,都有整體的認識。
工作營是一種創新的研究方式,其主要特征為頭腦風暴,這種教學方式在國外一些學校有普遍的應用,并已經逐漸成為國內高校的廣泛應用手段。本文中的建筑高校已經有了多年的工作營經驗,但結合數字建筑設計教學時間還并不長久,這也是該高校屢次與其他相關院校進行教學合作的主要原因,并不時邀請相關導師進行教學指導和交流,這也是在教學實踐中,快速切入DAL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該建筑學校在幾年前已經申報成功DAL,其對建筑設計理論及實踐的項目改革也是該校近年來的主要內容。同時,其所具有的設備和技術都與該校的工業設計專業取得共享,并還逐漸實現與其他相關學院的合作交流,第一是機械學院;第二是軟件學院;第三是土木學院。2011年,該校將DAL與數字建筑設計正式結合于四年級本科的大跨度建筑課程設計中,其教學也在工作營模式的數字建筑中取得了實用的經驗,以及相關設計輔導、軟件培訓和教學課堂等。該校為了滿足學生的大比例物理模型,還對DAL的數控設備進行開放,以通過數字化設計的獨立性和可操作性的良好優勢來引導和激勵學生的進一步學習。通過幾年的學習,大部分建筑學生都能對數字建筑設計方法和工具,合理運用到大跨度建筑課程設計中,也嘗試了在數字建造上,數字數據到大比例模型上的有效跨越。
DAL是一個專門為學生提供的平臺,能將電腦設計到設計實體實際生產階段的數字設計得到全過程體驗的平臺,這也是工作營的主要目的。為此,該建筑學校通過最近課題的研究進行了一次工作營的實際嘗試,這種新型的工作營設計方式將給師生帶來一種不同的體驗。比如在生成設計時期,可以通過電腦輔助的特定軟件對設計產物的結構、材料等屬性進行相關的評測和實際分析,并將分析評測所收集到的信息反饋到本身設計中,并對設計進行進一步改進。這種統一的設計過程,可以讓學生對設計產物本身有一定的了解,而并非僅僅留存于電腦上。同時,Rhino應當是每個參與工作營的學生都應當具備的基礎經驗,并對Rhino和Maya的綜合使用有一定的掌握。
在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的角度上來看,該建筑學校通過幾年的教學探索,DAL與數字建筑設計及有關建造方面,都累積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其主要的可以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是對于建筑高校和參與的師生而言,設計工作營都具有十分珍貴的時間和費用。所以,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前期的工作營計劃,以及設計外來指導老師經驗傳輸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部分。同時,需要仔細研究煤炭的計劃,特別是在開營前的教學期間內,所有參與其中的學生都應對每個時間節點和相關內容有足夠的了解,以保證最大化的取得教學成果和教學目標。
第二是在工作營進行期間,開營對相關于數字建筑設計的內容進行一些講座和相關活動,其通過北京和邏輯的展示設計,可以快速幫助學生了解這些內容,并能快速消化,使當前正在發生的建筑領域的現狀能夠得到學生正確的看待和思考,這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第三是公開展覽和集體拼圖項目,其都是發生在工作營結束以后,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讓參與的師生對數字建筑現象有深入的探討,以使不同的聲音能夠出現在大家面前,并能加深參與者進行更為全面的思考。
第四是在虛擬層面上對數字建筑設計的了解與探索,對于向學校經費和場地的爭取都由DAL積極的進行爭取,以及數字控相關加工設備的設置等,以使數字設計到數字建造的有效工作模式能在建筑學校中得到倡導。
第五是在設計課程的教學計劃內,所有學生和教師都應當積極嘗試進行有關數字設計的項目,并應受到學校的鼓勵和支持。但由于工作營教學實踐的時間局限,以及設計有限的設計深度與范圍。應當在教學環節中,將建筑設計Studio進行一個完整的設計,并與數字設計的思維與其平臺技術等作為基礎,對本體性的建筑設計研究進行更為深入、充分的研究,未來,DAL也應以實現這一目標而進行更大的努力。
高校通過開展工作營模式的數字建筑設計活動,可以為師生建造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并使數字建筑的神秘感被學生打破,開創一種新的建筑設計。通過工作營模式的數字建筑設計教學,DAL將建筑相關課程設計與數字建筑設計進行有機結合,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構建更加豐富的數字教學經驗,并使形成的邏輯得到進一步探索,保證原面目的有效還原。
[1]胡骉.數字滲透——湖南大學DAL數字建造工作營[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4,06:32-35.
[2]馮巍,李慧敏,周同.計算機數字技術輔助建筑設計教學模式探析[J].大學教育,2015,06:87-88.
[3]袁烽,張媚,戴森,等.“上海數字未來”工作營的互動建筑教學實踐[J].住區,2013,06: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