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川銘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河北石家莊 050011
論生態建筑發展之路
文/劉川銘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河北石家莊 050011
隨著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再加上能源危機逐漸明顯,可持續發展就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標志,而想要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建筑發展就是唯一途徑,作為未來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高中學生,我們就應該對生態建筑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所以,本文在簡單分析生態建筑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提出生態建筑的實現途徑,最后提出生態建筑的發展前景,希望對今后的生態建筑發展之路有所幫助。
生態建筑;發展;前景
我國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的基本國策,并且也將其深入到各行各業之中。因此,在高中的學習階段,我們就應該明白生態建筑是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最近幾十年,生態建筑得到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生態建筑已經成為熱門的研究話題,供全世界各個地區的建筑設計師探討。
生態建筑也可以稱之為ECO,也就是將建筑本身看成為一個生態系統,能夠根據當地的自然神態環境,運用建筑技術和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技術手段等方式,從而將建筑與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的安排與組織,最終達到和諧同存的生態狀態[1]。
身為高中學生,雖然無法真正參與到生態建筑的實現途徑中去,但是我們卻可以從理論方面對其加以關注。
2.1 吸取先進的設計理念
生態建筑設計就是基于建筑設計這一核心的多專業整合設計,這不僅需要新技術的支持,同時也需要人才與理念的支持。我們應該認識到,建筑師不僅僅需要做好建筑設計,同時,對于生態理念、節能、技術、設備等方面都應該有所了解,甚至是還應該擁有環境工程師、智能工程師的技能與知識,并且還應該通過綜合設計的方式,將種種要求都相互結合起來。就算建筑師本身還無法具備這樣的知識與技能,也需要建立一個設計團隊,將整體的設計實現。就國內外生態建筑的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還需要考慮到五個方面,即精心規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精心管理與驚喜服務。其中,規劃是開始,設計師重點,施工時關鍵,管理與服務則是整體的保障,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2.2 經濟上扶持
對于經濟方面的扶持,我們也應該了解到:第一,在房地產市場之中所出現的生態建筑,都需要政府部門通過稅收降低以及貸款優惠等手段,給予經濟政策方面的支持,這樣才可以讓開發商對于生態建筑的長期價值有所認識。第二,在生態建筑科研方面的投入還應該持續加大,能夠匯集各個方面的專業人才,做好學科的合作與交流,這樣才可以為后續的生態建筑的研究奠定良好的支撐條件。
2.3 合理使用科技元素
生態建筑的實現,科技創新是關鍵,但是也不是說在生態建筑建造中就可以隨便的應用科學技術,忽視成本。所以,就需要考慮到建筑本身的前期造價,同時也能夠對當地的環境進行合理的回應。所以,在研究中就需要將生態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認清楚,能夠將人本從高難度的科學技術與超高成本消耗之中完全解放出來,能夠真正回歸到高技術低污染、高效低耗以及高附加值上來,最終體現出貼近自然、以人為本、舒適健康以及環境友善的生態建筑本質。
2.4 因地制宜的生態建筑發展策略
生態建筑本身屬于一種非常靈活的建筑方式,而生態建筑所具備的特征和影響因素就決定了生態建筑的設計應該考慮到因地制宜的這一基本原則。所以,在設計生態建筑的時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利用不同的設計策略,這樣才能滿足生態建筑有效發展的需求。所以,因地制宜的生態建筑就應該落實:第一,因地制宜的利用生態環境;第二,因地制宜的選擇原材料;第三,因地制宜的選擇生態建筑技術;第四,因地制宜的利用人文因素;第五,因地制宜的利用優勢能源[2]。
在建筑行業之中,生態建筑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代名詞,很多國家建筑師都在推廣生態建筑,尤其是從設計理念上進行深化,目前,生態建筑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
第一,建筑與自然相互融為一體。換而言之,也就是在建筑設計理念當中,可以將原本的建筑物當作生態系統中一個核心部分,并且在其中融入與自然環境相互適應的循環體系,這樣才可以充分的利用資源,避免出現資源上的浪費,同時也可以實現建筑的生態化。這樣的做法有利于減少對自然環境資源的破壞,因為建筑設計本身實際上就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就應該將自然的原始性最大限度的保存下來。這樣的方式也有利于建筑設計師對于全局進行把控。
第二,在建筑設計環節引入自然,在建筑設計之中還應該考慮到自然資源的融入,能夠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研發,再配合上后期的應用,就能夠實現生態化的建筑設計,同時也能保證建筑環境的自然化,在這一個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生態建筑就是建筑師的能力與智慧。當然,在引入自然生態環境之后,也可以將建筑與自然之間的統一性進一步提高,通過生態技術與仿生態學技術的合理應用,就可以在建筑之中引入水景與植物等,以此來滿足生態建筑的需求。總體來說,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態意識的提高,使得生態建筑中高科技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多,不過生態建筑也需要從人文、資源利用以及精神方面進行多多的考慮,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生態建筑發展重點研究對象,再配合上資源的合理利用,就能夠很好的實現建筑的生態化發展[3]。
總而言之,在我國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建筑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一部分,而生態建筑就是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所以,在文化、科技以及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就應該對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設亮出黃牌,為我們生活的城市與家園許下一個監控、美好、生態的未來。當前,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我們所需要認識的是生態建筑的發展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機制,這樣才能夠實現人、自然、建筑的高度和諧,進而推動生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1]張辰卓.生態建筑設計意義與趨勢的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3(03):86+93.
[2]鄒曉峰.淺析綠色生態建筑的發展[J].價值工程,2015(18):100-102.
[3]李江奇.生態建筑的設計發展方向研究[J].建設科技,2015(2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