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翔艷 呼倫貝爾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淺析城市濱水帶狀公園建設的功效
——以呼倫貝爾伊敏河沿河景觀帶建設為例
文/陳翔艷 呼倫貝爾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伊敏河沿河景觀帶建設在城市內部形成了一條綠色生態廊道,有助于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降低噪音,改善空氣質量。為城市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此運動、休閑、觀光、游樂,感受水的柔情與滋潤,享受綠的生機勃勃。
伊敏河沿河景觀帶建設;綠色生態廊道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隨著一條名河而興衰變化。城市濱水區是構成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開放空間中兼具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的區域,其對于城市的意義尤為獨特和重要。 營造濱水城市景觀,即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把人工建造的環境和當地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增強人與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使自然開放空間對于城市、環境的調節作用越來越重要,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伊敏河,發源自大興安嶺西麓,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城市中心區域,是縱貫呼倫貝爾全市的大型城市河流,是極具草原特色的“游蕩性河流”,也是連接大興安嶺生態系統和海拉爾濕地的重要生態廊道,豐富而脆弱。
1.1 生態功能——豐富而脆弱的生態走廊
河流生態元素解構:河道,灘地,水岸,堤壩,景觀帶
1.2 城市視角——強烈的市民休閑需求
老城區休閑場地利用率高,滿足不了市民的休閑需求
現狀伊敏河兩岸基本保持了原始的面貌,老城區部分有一些休閑場地,這些場地深受市民的喜愛,利用率很高。伊敏河的自然河床也使得河道與城市的聯系更加緊密,使得更多便捷、可達性強的公共空間得以建立。
1.3 旅游視角——極具草原特色的“游蕩性河流”
伊敏河吸引旅游的兩大亮點:獨特的游蕩性河流與城市草原之河。
伊敏河河道與河床極具草原景觀特質,與常規的河道有很大區別。
現狀兩岸基本保持了原始的面貌,老城區分部有一些休閑場地,這些場地深受市民的喜愛,利用率很高,但城市休閑活動發展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基地周邊可開發用地少,周邊以居住用地為主,大部分地塊已轉讓。新老城區公共綠地鏈接較多,系統性有待提升。老城區段周邊相對成熟,綠地不足;新城區周邊預留綠地較多,但系統性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城市界面比較分散,作為帶狀河流,缺乏整體天際線。現有天際線較為混亂,缺少有序的規劃。
伊敏河沿河景觀帶建設工程南起索倫橋,北至鐵路橋,
花青素含量測定選取pH示差法[12]。取茄子果皮0.5 g于離心管,加入0.05%鹽酸-乙醇5 mL,4 ℃浸液12 h; 4 ℃下8 500 r/min離心20 min,移上清液至離心管; 加入0.05%鹽酸-乙醇5 mL浸漬殘渣,4 ℃浸液6 h后8 500 r/min離心,將離心沉淀后獲得的上清液與之前的上清液合并; 取1 mL的上清液各加入4 mL的pH 1.0緩沖液A和4 mL的pH 4.5緩沖液B中; 緩沖液A和緩沖液B的混合液分別在510和700 nm測定吸光度,重復3次。花青素含量計算公式; 花青素總含量
全長15.69公里,項目總投資17.56億元,總綠化面積367.16萬平方米,廣場建設面積39.97萬平方米,改造中扎實落實截污、清淤、生態換水、常態化保潔等措施,建立安全合理的水系生態格局,保護水系生態環境,滿足城市防洪排澇功能,實現水資源的高效配置、城市水系全面貫通,改善水質,提供親水、休閑空間,構建成“水暢、河清、岸綠、景美”的水系景觀,實現標本兼治,改善了河道周圍的水環境。
特色定位:以濱水休閑為主題,突出現代城市風貌。突出現代呼倫貝爾,未來呼倫貝爾的運動活力時尚區域。提供市民與游客的運動,休閑,集散的主要場所。
從南至北結合湖泊草原主題園、牧場草原主題園、河灘草原主題園、三少民族文化主題園、濱河休閑區、草原風貌區、生態濕地區,蒙古之源和鮮卑之源主題廣場串聯形成生態綠化景觀廊道。規劃的綠地、公園形成大大小小的綠色生態斑塊,鑲嵌在伊敏河的兩岸,將城市和河邊山水景觀相互聯系貫通,共同形成有機的生態廊,在提高生態價值和改善空間環境兩方面同時服務于市民。可以說,是以伊敏河生態綠化景觀廊道為中軸線,以景觀生態廊道為骨架,以景觀生態斑塊為節點,它們相互串接貫通,形成生態景觀體系,蜿蜒曲折的林蔭小道,讓人融入自然、貼近自然。
中心城區在打造伊敏河景觀帶的綠化工程設計中除種植大量綠植外,更充分結合了原生樹木位置進行修建,保持了沿河兩岸原有的自然生態景觀。沿線綠地相連通,整個伊敏河沿線,打通濱河橋涵7座,貫通伊敏河橋涵達到11座,南至索倫橋,北達鐵路橋。同時,配套建設步行道路、慢行系統,實現“連通、疏通、暢通”的要求,達到水通、景通、路通的效果,塑造了優美的伊敏河水環境。
4.1 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
伊敏河沿河景觀帶的建設在城市內部形成了一條綠色生態廊道,有助于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降低噪音,改善空氣質量。
由于其有著曲折且長的邊界,生態效益發散面加大,能使沿線更多的居民受益,創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
4.2 有利于保護多樣化的鄉土環境和生物
伊敏河沿河景觀帶是依循場所的不同屬性,契合場所特質所建構的景觀單元,具有明顯的鄉土特色。同時,對于生物群體而言,是供野生動物移動、生物信息傳遞的通道。因此,伊敏河沿河景觀帶這條綠色生態廊道對城市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
4.3 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憩環境
伊敏河沿河景觀帶的建設為城市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其中一些小徑、沿河流的景觀帶等都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游憩環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此運動、休閑、觀光、游樂,感受水的柔情與滋潤,享受綠的生機勃勃。
4.4 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伊敏河沿河景觀帶有效地分隔了城市的空間格局,強化了城鄉景觀格局的連續性,保證了自然背景對城市的持續支持能力。因此,它是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構建城市綠色網絡的基礎。
城因水而興,因綠而秀。穿城而過的伊敏河,蜿蜒曲折,如一條玉帶,與城相擁。伊敏河沿河景觀建設,使人、水、綠、城相互交融,它不僅是一處景觀,還是一種文化的體現,能夠讓人們在觀賞景觀的同時感受呼倫貝爾厚重的文化底蘊。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此運動、休閑、觀光、游樂,感受水的柔情與滋潤,享受綠的生機勃勃。
[1]俞孔堅,李迪華,李海龍,等.《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