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凡為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再添一利器
2015年初,農業部宣布,我國將著力推進馬鈴薯主糧化開發,使其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2016年,農業部發布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平均畝產提高到1300公斤,總產達到1.3億噸左右;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45%,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占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
我國還有5年時間就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這意味著13億多中國人都將進入一個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消費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呈現品質消費、綠色消費、個性消費新趨勢。馬鈴薯以其營養豐富著稱,特別是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成分,滿足發展的需要。但“三少一低”的突出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即脫毒種薯少,擴大產業規模的基礎不牢;專用品種少,優化產業結構的支撐不強;大型企業少,提升產業效益的平臺不穩;技術水平低,推動產業升級的動力不足。
并且,隨著馬鈴薯產業的發展,病蟲害的防治壓力也將成為一大制約因素。由于種薯帶毒,馬鈴薯病害發生嚴重,通常導致減產一至三成,嚴重的達到七成以上。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馬鈴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馬鈴薯病害,幾乎能在所有的馬鈴薯種植區發生。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影響極大,一般減產30%左右,嚴重時造成絕收。
而目前用于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較理想的可供選擇的并且有登記的藥劑非常有限,治療方面的藥劑主要有霜脲氰、烯酰嗎啉等,保護性藥劑則有嘧菌酯、氟啶胺和代森猛鋅等。
近日,意大利世科姆公司產品諾凡在馬鈴薯上取得晚疫病的擴作登記,這為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又添加一重型武器!為深耕馬鈴薯市場,在過去的3年內,該產品與相關植保部門合作,已在全國馬鈴薯重點種植區開展大量探索試驗與大面積的多點示范,得到了在防控病、穩增產、提質量等方面的系列原始數據,為開發馬鈴薯市場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及成功經驗。諾凡是由50%的霜脲氰+10%嘧菌酯混配而成的水分散粒劑,其中霜脲氰是目前登記含量最高的配方,而且霜脲氰具有極強的內吸傳導作用和滲透性,見效迅速,治療性強,對爆發性、流行性強的晚疫病有很強的針對性治療效果,因此可以想象該產品在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市場上將大有作為,并且該產品還添加了具體刺激生長和增產提質作用的嘧菌酯,嘧菌酯是目前全球甲氧基丙烯酸酯類中銷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家族成員,也是目前全球殺菌劑銷量最大的產品,并且嘧菌酯也具有極好的木質部傳導作用,兩者的強強聯合使該產品更是如虎添翼。并且遇上了國家馬鈴薯主糧化產業發展戰略的百年機遇,該產品正謂是生得逢時,在最適當的時機進軍馬鈴薯市場,助力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為馬鈴薯穩增產、提質量提供強有力的武器,因此預計該產品在馬鈴薯區域將很快替代原來的落后配方成為主流品牌,馬鈴薯晚疫病市場將很快迎來產品升級換代的時代。
(劉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