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江蘇省揚州市揚子津小學)
城鄉結合部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研究
◆陳 靜
(江蘇省揚州市揚子津小學)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成功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證。小學低年級階段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學習達到事半功倍創造條件。就城鄉結合部小學低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行研究,并嘗試探尋保證城鄉結合部小學低年級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城鄉結合部 小學生 低年級 學習習慣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很多地區出現了城鄉結合部學校。在這樣的學校中,學生的來源比較復雜,既有城市的孩子、也有外來務工子女的孩子。這些孩子的學習習慣受到家庭、生活環境和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大不相同。有的學生由于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不端正、不積極,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也比較差。學校老師在教學中付出了許多辛苦和努力,但是最終的教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必須盡快想辦法改進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為城鄉結合部小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提供有效的策略。
1.家庭因素
家庭環境是每一個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場所,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例如,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不關心孩子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覺得孩子應該比自己強,比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上了初中自然就好了,學習習慣自然也就養成了。城鄉結合部的小學生由于家長常年在外面打工,孩子基本由老人帶,家長就將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到老人身上,而老人對孩子的態度就是溺愛,導致很多孩子在學習上放任自流、不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差,每天回家只是玩游戲;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孩子掙錢,為他們提供吃穿。
2.教師因素
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的是老師,老師通過生動的、有趣的課堂教學,關心學生、愛護學生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就目前的現狀來看,一些城鄉結合部小學教師有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風格簡單,有的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不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另外,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賞識、鼓勵等也是激發學生內在潛力、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一個主要因素。在很多城鄉結合部小學中,教師的激勵既不充分也不及時,使學生習慣的養成比較滯后。
3.學生個人因素
學生的意志品質、情感等對學習習慣的養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有的學生由于受到環境、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膽小、懦弱、意志不堅定的性格,這也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造成影響。
4.社區因素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當代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復雜,特別是在他們居住的社區中,周邊環境的影響對他們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極為重要。例如,有的小學生居住社區的整體思想道德水平低、人文素養差、行為規范匱乏、社區文化建設滯后等,都會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造成影響。再如,社區居民的素質普遍不高,滿口臟話、打架斗毆、亂扔垃圾等現象比比皆是,這就造成學生能夠在學校遵守規則,不亂扔垃圾,可是一出校門就不管不顧,隨手亂扔雜物、隨地吐痰、出口成臟。
1.加強家校合作,對家長進行正確、科學地指導
身處城鄉結合部的小學,可以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對家長改善家庭氛圍、改變教育方式提供科學地、正確地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與家長良好的溝通與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家長提供切實可行的、有效的建議,指導家長在家中營造正確的、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可以經常進行家訪,給家長提供教育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手機、互聯網等互動方式,隨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并及時了解家長的動態;通過家校聯系手冊,幫助家長解決在教育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通過學校的各種開放日的活動,逐漸提升家長的育人素質。
2.改進教育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習習慣
作為城鄉結合部小學的教師,必須盡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育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與鞏固,因為課堂教學氛圍是幫助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環節。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反復的強化訓練,讓良好的學習習慣內化成學生的自身行為規范;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興趣帶習慣,以習慣促進學習。
3.加強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降低不良因素對學生的影響
外部的社會環境,我們作為教師、學校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從自身內部抓起,通過對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讓每一個學生都生活在一個文明、干凈、健康、整潔的環境中。例如,學??梢酝ㄟ^對硬件環境的建設,使每一個學生都生活在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中;加強對校園軟環境的建設力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得到健康發展;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學生到附近的公園、海邊、大劇院、少年宮等場所進行實踐活動;還可以開展“走出校園、踏進社會”的游學活動,帶領孩子們走向大自然,走出校門。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家長的積極配合與支持下,不僅保證了學生的安全,也達到了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在城鄉結合部小學中工作多年,這里的教育環境較差、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教師的教育工作十分艱辛。究其實質,主要是由于學生并未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造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是保證學生學習成功的基本前提,很多教育中的問題都與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密切相關。在小學階段,低年級階段是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關注并研究城鄉結合部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養成問題,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顏桂東.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行為習慣特征及其成因解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2]蔡燦龍.城鄉結合部社區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集美大學學報,2012,(04).
[3]施建平.利用傳統文化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