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吉林省雙遼市第二中學)
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 艷
(吉林省雙遼市第二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及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必須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優化教學方案,拓寬學生數學思想,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現狀出發,闡述了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對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分析,以供高中數學教學參考。
數形結合思想 高中數學教學 應用研究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是十分重要的兩個因素,主要是將數學中圖像變成數學語言,通過抽象和形象思維模式的有機結合,借助形象圖像來解決抽象性問題,將數學知識簡單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有效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理解學習數學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目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仍存在盲目性和形式主義的情況,尚未做到潛移默化,有計劃、有目的實踐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是一筆帶過,紙上談兵,學生無法體會到數形結合的真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照本宣科,不會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拓展和引伸,只是單純講解教材中的概念、規律和定理。(2)忽略了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性。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只是盲目講授數形互譯和互補,無法理解數學結合真正要義。(3)教師制圖能力較低,有些教師在制作圖形過程中缺乏規范性,不準確,不能更好闡述主題。(4)幾何語言訓練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幾何語言表達主題。(5)師生之間缺乏構圖意識。因為學生缺少訓練,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幾何構圖解決數學問題,一遇到問題,缺乏構圖意識,對問題分析能力較差。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揭示數學概念的來龍去脈,讓學生感知與接收數學知識,方便學生在不同知識背景下提取有利的數學信息。同時拓寬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簡單的圖形將抽象問題轉變成簡單化,以此豐富學生的圖形模塊與數式模塊。另外還需培養學生的圖形想象能力、直覺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通過邏輯推理與證明,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
1.解決集合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數學集合問題的解決,通常教師會使用圖示法或者是數軸方式對集合中的并、補和交進行運算,讓原本抽象的數學集合運算文字內容轉變成直觀化,變得通俗易懂,方便學生的理解掌握。因此,在學習數學集合運算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理解字面上的“并”“交”和“補”的含義,然后根據Vernn圖,將“并”“交”和“補”的含義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方便學生理解后,教師再使用集合語言來講解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各個角度學習集合中的“并”“交”和“補”,從而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數學集合問題上,可設置成“某班學生總共有41人,其中,喜歡羽毛球運動的共有18人,足球運動的共有16人,兩項運動都不喜歡的共有11人,求不喜歡足球運動項目,但是喜歡羽毛球運動的人數?”教師先將例題的文字設置成集合語言,把全班學生總人數集合起來,使用U表示;喜歡羽毛球運行學生集合,使用M表示;而喜歡足球運動的學生集合,使用N表示;然后通過Venn圖畫出來,將文字內容直觀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其陰影部分即是“不喜歡足球運動項目,但是喜歡羽毛球運動的人數”。這一設計的目的,主要是教師在教學數學集合方面的問題時,能夠融入數形結合思想方法讓整個解題的過程趨向于直觀化、簡單化,方便學生理解,激發學生求學欲望,充分體現了Venn圖的直觀性和便捷性。
2.解決方程和不等式問題
利用二次函數圖像解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對應的二次函數圖像,確認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及x軸的交點,即可將不等式解決轉變成直觀化。例如,在解“x2-x-6=0”這一不等式時,教師可以將對應二次函數的公式:y=x2-x=6圖像畫出來,確認拋物線開口方向及x軸的交點,從x2-x-6=0解得x1=-2,x2=3,求出該拋物線和x軸的交點橫坐標為(-2,3),若x取交點兩側值,即是x<-2或者是x>3,y>0,其運算結果為x2-x-6>0,解集不等式x2-x-6=0為:x∣x-2或者是x>3。除此之外,利用函數圖像解決方程近似值或者是解個數的問題,對于不規則的方程,教師可通過設置兩個函數方式,將方程的根轉變成兩個函數的交點,如“設方程∣x2-1∣=k+1,試論k取范圍不同的值時,它的不同解個數。”這時,教師可將這一方程的問題轉變成函數y1=∣x2-1∣和y2=k+1的圖像交點個數,因為函數y2=k+1表示平行于x軸的全部直線,其圖像運算結果為:(1)若k<-1時,y1和y2沒有交點,即原方程無解。(2)若k=-1時,y1和y2總共有兩個交點,即原方程不同的解有兩個。(3)若-1
3.解決函數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函數問題的教學,教師也可通過圖像對函數知識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因為函數圖像是數量特征和幾何特征有機結合體,教師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能夠突顯它們的方法和特性,讓學生通過對函數圖像進行觀察,以此掌握函數內容知識。例如在選擇題“一個已知二次函數f(x)=x2+x+b(b>0),若f(n)<0,f(n+1)的值是___________。A.0;B.符號跟b有關;C.正數;D.負數”。
首先,教師可先畫出f(x)=x2+x圖像,然后算出f(x)=x2+x和x軸的交點坐標,若f(x)<0時,x的區間為(-1,0),即是區間長為1,b>0,其函數f(x)=x2+x整體向上平移,f(x)<0的區間長<1,已知f(n)<0,那么n+1必定會>0,從而得出結論。該題目主要是注重學生牢記二次函數的性質,能夠靈活運用這一數學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解題過程中的類似知識,清楚知道在畫圖時是開口向上還是向下,甚至是函數整體上移還是下移。表明了數形結合思想應用在高中數學中,能夠讓原來抽象的函數關系通過圖形形式變得具體化,將內容簡單化,從而快速掌握本次教學的數學知識。
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也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圖像的學科,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從實際出發,通過解決集合問題、方程和不等式問題及函數問題上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數學教學提升。
[1]董妍.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109-110.
[2]魏治淮.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4,(34):166.
[3]董曉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形結合思想[J].中學生數理化,2013,(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