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蓉
(江西省鉛山二中)
淺析素質教育中的化學實驗教學
◆李芙蓉
(江西省鉛山二中)
化學教學本身并不是傳授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地教育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素質教育 化學實驗 教學過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將教學過程設計成為一個愉快學習的過程,使學生通過觀察絢麗多彩的化學現象,積極探索化學奧秘,發展智慧和創造能力,形成穩定的學習動機,是我們化學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
1.實驗課的內容與形式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是那些有所了解卻又非完全已知、能夠引起思考的東西,而現行教材中的實驗大多具有已知的操作過程、已知實驗結果的特點,有些還是教師曾演示過的,很容易流于重復與枯燥。
2.考試作為一種外部激勵手段是有一定作用的。雖然近年來一直在強調重視并加強實驗教學改革,但從考核學生成績、評價學生素質的標準與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論課、輕視實驗課的傾向。
3.教師重視實驗,嚴格要求學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策略不當,會給學生增加心理負擔,但不少學生做實驗時小心翼翼、畏手畏腳,不敢大膽實驗。
1.化學實驗的中心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及實驗工作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有目標、有重點地進行訓練,既重視操作技能的培養,又注意科學思維方法的養成,還要鍛煉其從事實驗教學的能力。
2.化學實驗是由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構成的一個統一體,學生實驗能力的大小不僅表現在實驗結果的準備率上,而且更多地體現在實驗過程中。
3.若能設立一些內容不很確定,無現成教材,學生有充分自由來組織和發揮的實驗,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學生實驗設計的邏輯性和創造性、實驗總結與討論中的知識性和探索性,以及表達方式的科學性,使學生能較多地以科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和分析實驗問題,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化學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智能。
通常情況下,學生實驗都是安排在講完新課后進行的,而且大多是讓學生重復教師課堂上演示過的實驗。這樣的實驗只是起到鞏固書本知識和訓練操作技能的作用,屬于驗證性實驗。它有如下弊端:(1)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甚至挫傷了學生的探索積極性。(2)驗證性實驗的一切現象和結論都是學生已知的。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學生的智慧、手腳束縛得死死地,不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3)不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胺凑龝系慕Y論是正確的,做不做一回事?!薄叭绻麑嶒炇聦嵟c書上有矛盾,照書上寫的填不會錯?!边@些想法反映了學生們的惰性和無可奈何。
與驗證性實驗相反,探索性實驗具有明顯的優越性。(1)實驗前學生不知道實驗的現象和結果,這就要求他們認真、正確地操作,仔細敏捷地觀察,忠誠老實的記錄。(2)有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瘜W實驗的現象總是多方面,而這些復雜的現象又是人們認識物質變化的向導。
“探索法”的教學過程,不是簡單地、直接地讓學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學結論,而是要引導學生“像以前的科學家”那樣,通過實驗探索規律、發現真理。
1.演示實驗本來是由教師在課堂做并指導學生觀察的實驗,在初學時,這種演示實驗必須由教師親手去做,它對于以后的學生實驗有著示范的作用。
2.將演示實驗改進為邊講邊實驗。一些演示實驗的現象不明顯,盡管操作較簡單,但如果由教師在前面做,學生們在下面觀察,效果就會很不好。而把它改成邊講邊實驗,效果就很顯著,由不受學生歡迎到很受學生歡迎。
3.將分組實驗改為單人實驗。這樣做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操作而且獨立進行。它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懂得辦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計劃,還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養的一種能力。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實驗習慣應包括:正確使用儀器、規范的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如實完成實驗報告、遵守實驗室規則、注意節約藥品和實驗安全等。我在教學中注意從科學態度、規范操作上給學生進行示范,對學生遵守實驗室規則提出嚴格要求,對如何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則加以具體指導。例如,學生在做“實驗八:酸的性質”分值實驗時,對鹽酸與帶銹鐵釘的反應,在實驗過程中不僅可看到鐵釘表面的銹斑被鹽酸所溶解,鐵釘表面變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鹽酸過量,過量的鹽酸和鐵會繼續發生反應,還可以看到鐵釘表面有氣泡冒出的現象。因此,在填寫實驗報告時,我要求學生將實驗所觀察到的所有現象如實填出并對所產生的現象作出相應的解釋,以此來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每次實驗結束,我都要留出3~5分鐘,讓學生清洗實驗儀器、整理藥品,保持桌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化學教學本身并不只是傳授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地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