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琴 王好杰 肖百軍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城里小學)
信息時代農村小學的新型高效網絡家校合育模式
◆陳書琴 王好杰 肖百軍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城里小學)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施了按勞分配的科學經濟政策,大批農村青壯年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打工,把孩子留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身邊生活和學習,從而產生了“留守兒童”的現象。兒童成長過程中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嬌慣下養成了諸多壞習慣,導致教師的教學和管理工作難度日益增加。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電腦、智能手機和各種數碼產品逐漸普及,家家戶戶都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因此,我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借助“‘人人通’學樂云平臺”、微信群、飛信群、QQ群等信息技術平臺,建立起信息時代農村小學的新型高效網絡家校合育,它能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時時與家長交互學生每天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信息,可以讓家長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并及時對孩子學習進行監管,比傳統的“家訪”“家長會”和“家長學校”這些家校合育模式效率更高,效果更理想。
農村小學 留守兒童 網絡 家校合育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徹底打破了吃大鍋飯陋習,真正實施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按勞分配的科學經濟政策,全國人民的勞動積極性一下就調動起來,全家的責任田只需一兩個人在家種就綽綽有余,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與此同時各行各業的經濟實體猶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國企私企互惠互贏齊頭并進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因此,農村大量的年輕剩余勞動力猶如潮水般涌進了城市。因而產生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他們被遺留在農村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學習,由于隔輩親的原因他們受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百般寵愛,缺乏父母的及時引導、教育和監管,使得他們性格孤僻乖張在學校不守紀律,校規校紀和班規班紀對于他們來說形同虛設,上課學老師說話當“應聲蟲”、頂撞老師更是家常便飯,愛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習以為常。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有的同學總是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推脫不完成,有的同學雖說是完成了,但是書寫極不規范勝過狂草純屬應付老師從不認真完成,而且有的學生作業正確率極低甚而至于抄題時能把數字抄錯,導致老師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難度與日俱增。
在目前這個經濟高速發展年代,學生家長迫于生活壓力忙于生計,不是外出務工就是忙于經商或種植經濟作物,很少有精力管理孩子,更不用說與老師之間進行交流,而且老師家訪也很難與家長見面,于是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幾乎一無所知,更不用說家校合育。上級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的要求各個學校建立“家長學校”實現家校合育,可是農村家長對“家長學校”的認識意識淡薄,從來沒有家長主動積極的參與學校的管理活動,因而農村的家長學校就成了一間掛著有“XX小學家長學校”牌子的空屋,在那里靜靜地等著上級領導來檢查,徒有其表而已。
面對農村教育目前的這種尷尬局面,讓所有的老師猶如站在十字路口一般感到無所適從。但是萬事萬物是相輔相成,現在雖說家長們天南海北的奔波忙碌,很難與老師及時溝通實現家校合育的雙贏局面,可是家長通過忙碌中通過辛勤勞動改善了家里經濟狀況,為孩子創造了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但是,社會的發展并不是簡單的直線增長,而是多維度多方向的輻射型發展,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如今在國家良好的經濟政策的影響下,家長通過辛勤勞動勤儉節約都過得很富裕,家家戶戶都有電腦、智能手機和各種數碼產品,家家戶戶都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達到了信息時時交互條件。我們作為老師在教學和管理學生方面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改變策略,充分利用各種網絡技術設備來進行教學和管理學生,特別是在家校合育方面作為老師更應該如此。因此,老師的思想也必須跟上時代的節奏,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必須學會使用這些科技產品和網絡,并充分利用它們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所以,我認為網絡時代的家校合育應該借助網絡和電腦及智能手機等數碼產品來拉近與家長在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借助它們隨時隨地與家長交流,及時給家長回饋孩子在學校和課堂的表現情況及平時測試成績,讓家長時時掌握孩子的紀律表現和成績情況,從而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并輔導監督孩子的學習。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我所教的班級的家長建立了微信群(針對年輕家長)、飛信群(針對年齡較大的不會使用微信的家長)、QQ群(針對年輕家長)三個群,每天放學后我就在群里公布上課不守紀律,不認真完成課堂和家庭作業的學生名單,有時也把學生上課不守紀律的照片、作業質量差和書寫不規范的作業的照片及相應學生的名單,通過微信公布給家長讓家長引起重視隨時監管孩子,這樣不但能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避免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因顧及家長面子而說不出口一些尷尬場面。
這樣的家校合育與傳統的“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家校合育相比,不但效率更高而且效果也更明顯。同時,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行業的信息化,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開發“三通兩平臺”即是“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在我看來,這是國家促進教育公平,充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不管你是在偏遠的山村,還是在繁華喧鬧的城市,都能享受和學習到最優質的教學資源。不管你是在白天,還是在黑夜都可進行自我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用微信群、飛信群、QQ群及時與家長交流溝通外,還應充分利用“‘人人通’學樂云平臺”與家長和學生實現三方同時溝通,與之同時我還利用它發布“預習課件”“復習課件”,布置課后“電子作業”或課后鞏固練習,讓學生通過照片和視頻提交作業,然后在網上進行批閱。這樣布置和批改作業,有利于家長監管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不但能保證作業完成率和質量,還可以避免因檢查作業的完成率和質量,而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反感和抵觸情緒,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同時,也可以避免與家長直接溝通礙于面子說不出口表達不準確,而引起的誤會導致家長和老師產生矛盾,可以間接保護老師。所以,我在平常教學工作中借助“‘人人通’學樂云平臺”、微信群、飛信群、QQ群等信息技術平臺,建立起信息時代農村小學的新型高效網絡家校合育,它能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時時與家長交互學生每天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信息,可以讓家長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并及時對孩子學習進行監管,比傳統的“家訪”“家長會”和“家長學校”這些家校合育模式效率更高,效果更理想。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3]皮連生.教育心理學.上海出版社.
[4]李曉東.小學生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5]“人人通”云資源平臺使用手冊.
[6]微信、飛信、QQ使用說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