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憶雨 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淺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法
文/張憶雨 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本文簡要地分析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現狀及其污染危害,介紹了幾種適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方法,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在法律制度、資金投入及村民認知意識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
農村;生活污水;污水處理方法
在黨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要建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美麗鄉村,這對于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由于農村生產力發展整體水平不高、區域差異明顯、農村居民點布局分散、環保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面臨著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嚴峻考驗,建設任務十分艱巨。
目前,農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生活方式并沒有隨之發生變化,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隨之不斷增加,污水成分越加復雜,農村居民的生活污水仍大多采用直接倒在房前屋后,這種排放污水的方式,不但使污水橫流,影響村容,而且污水長期滲入地下,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造成農村地下水水質進一步惡化,嚴重污染了農村環境。據數據顯示,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污水約80多億噸,而96%的村莊沒有與之配套的排水管網系統。
在廣大農村,受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和現實排污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制約,農村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各家顧各家,各人顧各人,直接破壞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并威脅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一方面,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勢低洼的的地表水體中,再加之受生活垃圾隨意堆放的影響,進而導致直接或間接污染各類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傳染擴散的源頭,農村河道水體變黑發臭、魚類蝦類死亡、病菌滋生,容易造成部分地區傳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1.技術方面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從處理方式上分有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之分。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通常以集中處理為主,通過城市污水管網將污水統一收集到污水處理廠處理。與城市相比,農村通常處在偏遠的地區,人口密度低,污水水量分散、變化幅度較大,如進行集中處理,則污水管網鋪設過長投資過大、污水廠負荷不足難以運行,因此根據農村的社會組織結構、經濟水平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方面因地制宜,應選用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的小型分散式處理方法。
由于農村生活污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可生化性較好,所以農村生活污水通常采用生物處理法。以下簡要介紹幾種適合于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
(1)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是分散處理生活污水的一種方法,采用厭氧消化技術與兼性生物過濾、人工濕地等技術相結合的工藝,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在嚴格的厭氧條件下,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經沼氣微生物分解,大部分物質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達到去除污水C O D、B O D的目的。厭氧發酵后產生的沼氣可作為家庭能源使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適合農村家庭使用,具有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產生剩余污泥少、有沼氣回收等優點,但如若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過低,則沼氣池產氣不足,會對村民生活用氣造成影響,并且如若室外溫度過低,也會對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的污水處理效果產生影響。
(2) 穩定塘污水處理技術
穩定塘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改造而修建成的池塘。污水在穩定塘內經過較長時間的停留、貯存,依靠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菌藻共同作用及菌藻和水生生物的綜合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質得到降解、去除,使污水得到凈化。該技術具有構造簡單、建設成本低、操作維護便利、污染物去除效果穩定、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但穩定塘具有占地多、污水凈化效果受氣溫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且易產生臭味和滋生蚊蠅等缺點。
(3)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通過將污水投配到人們模擬天然濕地系統結構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運行的濕地上,以推流方式在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填料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下,其污染物被床體吸附、過濾、分解而達到水質凈化的作用。通常人工濕地中填充一定的土壤或填料層,種植蘆葦一類維管束植物或根系發達、水處理效果好、易成活、觀賞性好的水生植物。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具有處理效果好、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并且人工濕地上種植的水生植物除具有處理污水的作用外還可達到美化景觀的效果,但人工濕地也存在占地面積大、易受病蟲害影響等缺點。
(4) 土地滲濾系統污水處理技術
土地滲濾系統處理污水是一種利用農田、林地、葦地等土壤及生存于其中的微生物、動植物的生物、化學、物理等固定與降解作用對污水中的污染物實現凈化的處理方法。土地滲濾系統主要有慢速滲濾、快速滲濾、地下滲慮等工藝類型,不同的農村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處理模式。土地滲濾系統具有投資少、建設和運營成本低、操作管理簡單、出水水質好、不影響地面景觀等優點,但土地滲濾系統中的微生物在冬季氣溫低時活性降低,使污水處理效果大大降低。
2.管理方面
(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目前只有個別地區對當地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制訂了相關的政策文件,我國法律體系中尚未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指定相關的法律,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我國的法律制度,明確建設、環保、財政等各部門的職責,使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獲得法律支持,以法律的強制力和執行力推進農村環境的改善,保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長效性。
(2)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及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對于廣大貧困的農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因此政府要加大資金的投入,設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扶持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此外,村鎮干部及相關部門還要尋求企業、社會團體等多渠道的資金支持,積極解決污水處理設施的資金問題。
(3) 做好村民宣傳工作
大部分農村村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認識不到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的重要性,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能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持懷疑態度,導致不少村民對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夠積極。針對上述情況,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村民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重要性的認知。
[1]吳建平.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