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洋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BIM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周琳琳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第五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淺談我國海綿城市的發展需求及其研究現狀
文/劉 洋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BIM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周琳琳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第五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當前我國正處在水資源嚴重匱乏,洪澇災害,生物棲息地喪失,水質污染嚴重等問題。一個城市的排水、蓄水的問題其實是這個系統的水系統循環問題。當前我國急需要一個建立在節約用水的前提上下,綜合的、全面的解決洪澇和水資源短缺的系統方案。“海綿城市”正是基于解決我們正在面臨的問題所提出的。本文通過對海綿城市概念的介紹,以及對我國的水資源發展狀況的分析,進一步證明了在我國大力推廣海綿城市的必要性。
水資源;海綿城市;節約用水;系統問題
我國是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的國家,尤其是淡水資源。我國的淡水總量雖然占全球總量的6%,但我們水資源主要集中于南方,北方和西部地區嚴重缺水[1]。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提高,淡水使用量和水污染量也日趨增多。水質污染,洪水,城市內澇,水動植物棲息地流失,水資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基本前提下,建設一種能夠像海綿一樣的城市設施,使其可以確保城市洪澇天氣下快速消化雨水、在用水時將雨水再次利用。通過建立這樣“生態化”、“源頭”、“多目標”、“快排”、“末端控制”的水資源控制和使用方式,可以極大的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2]。
海綿城市是一種全新的城市雨水綜合處理理念,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具有很好的“吸水”和“排水”功能,在下雨時可以迅速蓄水、滲水、吸水和凈水,需要水時應可以將吸收、存儲的水及時利用和釋放。既可可以順應環境變化,又可以有效的應對旱澇等災害[3]。建立一個完整的土地系統,該系統具有豐富而全面的生態協調和服務功能,該系統服務的中心思想是在“水”的問題上。海綿城市的目的是想讓城市的各個土地都可以雨水凈化、雨水調控、雨水凈化功能。
海綿城市是集新的施工技術、城市規范、基礎設施技術和雨水治理技術與一體。是經過歷史的雨洪經驗和技術的總結和提煉。海綿城市的建立首先需要人類具有讓城市擁有自己的水生態系統的技術水平。這一技術特點主要是強調讓自然界中的水,在生態循環過程中滿足一定的人類生產生活所需用水。這一技術強調的是自然與人的合作和共生關系,特點是可以為人類服務。其實就是為了讓自然為人做工的設計,從更深的角度來看海綿城市的生態設計其實就是人類巧妙的利用自然力的設計手段。
1)水資源缺乏。我國的淡水總量是2.8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總量是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另一方面,我國又是世界上年用水量最大的國家,僅在02年我國淡水使用量為0.55萬億立方米,占全球年取用量的1/10。我國的水利部的水資源司長依據水資源對社會經濟貢獻的程度,得出了我國是一個中度缺乏水資源的國家。據統計,我國近些年的年缺水總量應為400億立方米,缺水導致的工業產值受損年產值約為0.20萬億人民幣,由于缺水導致的受旱面積達到了200萬平方千米,造成直接的糧食減產產量為150億千克。
2)水質污染嚴重。近些年來,由于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工業廢水的亂排等問題,導致了我國的各主要水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據相關環境部門針對我國各個主要水庫、湖泊、河流的水質的監控,發現了我國絕大部分水系均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亂排亂放。具最新統計,我國僅有38.1%的河流滿足國家在(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I~Ⅲ類水質要求。
3)循環利用水資源意識及設施匱乏。一方面我國的水資源嚴重匱乏,另一方面對于雨水的二次利用,循環使用工業和生活用水產業極度缺乏。
海綿城市的實施,其實可以依據不同城市的不同需要選擇與之相適的配套設施。例如在我國的浙江省嘉興市很早就已經開始了采用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他們在改建和新建設項目中強制建設方在生產和雨水排出口設置理水污染末端處理設施。通過在排放口放置生態處理和物理處理兩種主要方式來控制雨水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在小區內部或是閑置地段設置雨水的采集、回收、凈化、存儲和回收再利用設施。在綠色植被覆蓋區域設置透水地面、植被淺溝、滲透溝渠等手段回補到淺層地下。陜西省西咸某新區通過在道路、綠地和小區地塊建立下凹綠地、雨水花園等方式收集和初期凈化水中雜質也收到了一定的預期效果。深圳市某新區,通過在規劃建設新成區的初期設計過程中,將海綿城市的開發理念融入了城市基礎設施工程中。他們是將城市建筑、道路路面雨水通過雨水管網一部分排入了周邊綠色植被、人工湖中,一部分注入地下雨水存儲工程中,還有一部分則直接補充了淺層地下水中。通過以上幾種方式,該城區的缺水狀況得到了一定緩解,地下水資源也得到了一定的補充。
海綿城市的建設具有人文、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優勢。其實、海綿城市的修建也不一定需要大規模施工和重建,在初期規劃規劃過程中可以依據本地區的氣候和城區發展情況點修建與自己城市相適合的城市配套設施。大力推廣和建設海綿城市可以緩解一定的社會就業壓力、解決城市內澇、緩解部分城市嚴重缺水局面、修復城市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具有在著巨大的好處。
[1]車伍,張鵾,趙楊.我國排水防澇及海綿城市建設中若干問題分析[J].建設科技,2015, (01):22-25+28.
[2]呂偉婭,管益龍,張金戈.綠色生態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思路探討[J].中國園林,2015,(06):16-20.
[3]車生泉,謝長坤,陳丹,于冰沁.海綿城市理論與技術發展沿革及構建途徑[J].中國園林,2015,(06):11-15.
[4]沃夫岡?F?蓋格.海綿城市和低影響開發技術——愿景與傳統[J].景觀設計學,2015, (02):10-21.
[5]俞孔堅,李迪華,袁弘,傅微,喬青,王思思.“海綿城市”理論與實踐[J].城市規劃,2015, (06):26-36.
[6]張毅川,王江萍.國外雨水資源利用研究對我國“海綿城市”研究的啟示[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10):1220-1223+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