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雨昕 新疆佳聯城建規劃設計研究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公服布局綜述
文/劉雨昕 新疆佳聯城建規劃設計研究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本文通過實際設計項目中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劃的簡介,論述城市總體規劃中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公共設施不僅是提高城市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城市公共設施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城市總規公服生活質量
為落實《庫爾勒市城市總規》中的規劃布局,以提高市公服設施對民眾服務能力,與總規的整體發展相協調。深化和細化公服設施的布局,重點對行政辦公設、商業、文體、社區等規劃內容做論述。
公共服務設施作為社會公共資源,是實現和諧社會、為城市注入活力的實體之一,也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與改善民生之間是緊密結合的,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改善民生為目標,國家開始大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服務均等化也事關“機會公平”,縮小城鄉、區域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
針對庫爾勒市中心城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總體規模、人口構成特征和人口發展階段做出判斷,分析研究庫爾勒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具體發展目標及需要達到的層次水平,制訂符合城市發展需要的建設指標體系。將公共服務設施分為市級、區級、社區級三個層級,分別對應市、區和街道(鎮)三級行政管轄范圍。其中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主要是依據社區人口規模、為滿足本社區居民對公共服務設施的基本需要而設置的行政管理、商業、文化、體育、醫療、幼托、中小學等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的主要依據,包括規劃居住人口、千人指標和服務半徑。規劃居住人口指規劃期末該區域內的居住人口數量。千人指標指每一千居民需配置的各項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筑面積和用地面積。服務半徑指該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范圍。
不同層級和不同類型的公共服務設施其配置標準也各有不同。按照各層級設施配套標準,與城市總體規劃及給類專項規劃相結合,靠法治建設,健全公共服務,從全局與區域的角度,處理好公共設施相對集中與適當分散的關系,在突出城市中心的同時,以就近服務的原則也注重次級中心及非中心地區公共設施的建設,兼顧城市與市民的雙重利益。
規劃將形成:“三中心三片區”的格局,三個中心即老城區綜合服務中心、南市區商務文化中心、開發區創業文化中心;三片區為城市的三個組團。
老城區綜合服務中心:將老城中心確定為一個市級中心,以現有的行政單位為主體,同時延續發展已形成的老城區的中心商業。
南市區商務文化中心:城市政府已搬遷至南市區,規劃在南市區的商務文化中心將會建成復合型商務中心,集中布置一定規模的復合型商務、文化中心,它能夠承辦一些大型的活動。南市區組團是城市開發建設的新區之一,該區級中心的建立將成為南市區組團的居民服務新中心。
開發區創業文化中心:位于開發區內,是城市開發建設的另一新區,形成該區域的中心。
市級:共形成兩個市級行政中心,為老城行政中心和南市區行政中心。
區級:共形成一處區級行政中心,為開發區內的行政中心,老城組團、南市區組團不再單獨設置片區中心。
居住區級:居住區級的行政辦公設施為各轄區的街道辦事處,對位于城市新區的新城轄區的基層設施用地做到規劃先行,建設嚴格遵照規劃實施。
商業設施由三部分組成:商業服務設施、市場、物流基地。
商業服務設施:分為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和社區商業中心。
市場:農副產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其它專業市場。
物流基地
規劃建立健全市、居住區、社區三級,即市級、區級、社區級的群眾文化設施,形成布點均衡、功能齊全的文化設施網絡。
通過本次在規劃中對公共服務設施發展規劃與設施布局規劃融合起來,把確定的發展目標任務與土地空間需求通過設施布局規劃方式予以保證。
為城市建設中下一層次的分區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提供依據。
社區布局規劃應在城市總體規劃層面上完成,按照一定的形態結構、人群規模和行政管理的特點,依照一定的原則,把城市劃分為若干社區,從而在經濟功能、社會心理和社區管理上有利于社區的結構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社區布局規劃按照街道和社區兩級配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結合各街道辦事處設置。
(1)注重可操作性和務實性
本次規劃系統、全面地研究了當地社區行政、教育、衛生、文育、社會福利、商業等城市公共設施的發展建設標準、規模、服務人口及布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庫爾勒市中心城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總體規模、人口構成特征和人口發展階段做出判斷,分析研究庫爾勒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具體發展目標及需要達到的層次水平,制訂符合該城市發展需要的建設指標體系。
(2)在公共服務設施總量與庫爾勒市中心城區的城市定位與人口規模相結合;布局上以疏解老城區功能為主,并與帶動新區發展相結合;
在用地上與已編制的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各專項規劃相結合,以保證設施布局用地科保障。實現了公服設施規劃與物資形態為主的城市規劃的無縫對接,使相關民心民生設施在城市空間資源中得到優先配置。
(3)本次規劃將不同的公共設施系統組合成 “民生民心工程”進行規劃編制,在整體上保持統一的規劃編制方法和深度;在具體的各項公共服務設施內容中的編制中形成各自的特色。結合新疆維穩需要,本次公共服務設施,更注重社區服務的建設內容和質量,在場地及服務內容中結合文教、娛樂統一部署規劃。自下而上,自小而大的完善城市公服設施,更加體現當地貫徹“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政策為民辦實事、解決基層矛盾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