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琳琳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第五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劉 洋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BIM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淺談我國推行低碳建筑的必要性
文/周琳琳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第五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劉 洋 吉林省建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BIM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1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小對人類長期的生存與發展影響極大。在所有與碳排放量相關的領域中與建筑相關的碳排放量最大,能源消耗最高。發展低碳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意義。低碳建筑是未來建筑的必然發展方向。但是我國正處于低碳建筑發展的起始階段,我們的法律法規、鼓勵政策、相關標準、技術支承都還不完善,本文提出了我國推行低碳建筑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低碳建筑;能源消耗;解決方案
自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全球經濟和世界人口規模的爆炸式增長,新建建筑、汽車產業等工業形勢的碳排放量也急劇增加。由于碳是影響未來地球人類生存環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碳排放量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內容。世界各國相互間已經達成了節能減排的共識,各個國家也在努力的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尋求責任和完成相應的義務[1]。由于中國的GDP總量大,技術水平比較落后,規模性建設趨勢還并未完全結束,因此中國對減少世界碳排放量的貢獻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本著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目的,我國在09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中承諾20年“二氧化碳排總量放量/當年國民GDP”比值要比05年減少40%~45%。由于建筑活動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環境影響最大的活動之一[2]。
混凝土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建造過程當中,會消耗巨大的能源并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據統計,截止目前為止我國在建和已有建筑物共消耗占同期社會總的能量消耗的30%以上。建筑物能原材料的鋼材耗費占全國用鋼量的30%以上。目前全球氣候升溫變暖的主要因素是因為二氧化碳過度排放造成的,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多少是與能源消耗正相關的,因此,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大力推廣綠色低碳建筑,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率是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3]。
低碳建筑的概念是,在可以滿足正常的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可以利用較低水平的能源使用量,建造出幾乎不影響外界環境的建筑物。低碳建筑的核心就是在建筑項目全部生命周期過程中,既要設法減少施工建設過程中的碳的排放量,又要降低在使用過程中的二氧化碳的消耗量。低碳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護環境、降低能源消耗和節約資源三個方面。對于人口眾多、自然資源匱乏的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是有其社會價值、經濟意義和環境意義的[4]。
1)大力推廣低碳建筑的社會意義,低碳建筑就是通過對新能源的利用、自然通風、水回收利用、自然采光、地熱開采等新型無污染的技術資源,搭建一個高效運轉、舒適健康的建筑環境。低碳建筑并不是獨立于社會的,是與自然、人以及社會群體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通過建立一個系統的低碳建筑,就可以徹底保障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就自然而然的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
2)大力推廣低碳建筑的經濟意義,作為一個從無到有的結構體,建筑物從施工到正常使用期間,都是需要耗費巨大的能源和自然資源的。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和社會轉型需求日益增強。人民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所消耗的能源也越來越多。運用環保綠色材質,節能技術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單位國民生產總值能耗,對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3)大力推廣低碳建筑的環境意義,隨著人們對建筑的需求越來越多,住宅的多樣化和巨型化等特點側面導致了建筑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具不完全統計,建筑垃圾也已經達到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總的垃圾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建筑對環境的污染是十分巨大的。低碳建筑的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特點正好可以降低建筑的二氧化碳污染,從可以遏制地球溫室效應的進一步惡化,也側面的保護了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
雖然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低碳建筑,但是我國的低碳建筑發展還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政策宣傳不足,執行和宣傳人員認識不足,法律法規不完善,經濟扶植政策不足,相關技術水平有限等問題。針對以上幾個主要問題,目前我們需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解決。
1)需要加大低碳建筑的政府政策的宣傳力度。首先讓政府的相關宣傳和執行以及基層領導可以深刻理解和認識綠色建筑的政府政策。通過讓宣傳和執行人真正了解了綠色建筑的優勢及政府的政策才能使相關政府人員在政策宣傳和執行過程中得心應手。政府相關員工真正認識了低碳建筑相關的優勢和政策以后,再進一步向低碳建筑相關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使用單位進行大力宣傳。
2)完善低碳建筑的配套法律法規。目前的低碳建筑依然存在著相關政策不完善,法律法規比較空泛,缺乏具體可實行性。針對這一問題,國家需要花大力氣學習和借鑒國外比較成熟的低碳建筑相關規定的同時,組織相關人才制定一種復合現在我國國情的政策法規。
3)加大對低碳建筑的經濟扶植力度。通過減少稅收、降低貸款利率、放寬貸款門檻來刺激開發商敢于投資于低碳建筑物。
4)加大對低碳建筑相關的技術和材料的研究。低碳建筑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我國還缺乏比較先進的低碳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因此政府應該加大低碳建筑相關的新材料和技術的研究,建立國家專項研究基金。
低碳建筑是未來建筑的必然發展方向。我國當前正處于低碳建筑發展的起始階段,我們的法律法規、鼓勵政策、相關標準、技術支承都還不完善,本文對于相應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法。發展低碳建筑,作為改變中國建筑行業的鄉鎮發展模式,實現城市現代化建設目標,改善國民生產生活水平,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早已成為關系整個國家國計民生的大事件。總之,我國應該把握住城鎮化發展與不斷深化的機遇與挑戰,大力發展低碳建筑相關產業,為我國的“綠色”建筑行業添磚加瓦。
[1]李兵.低碳建筑技術體系與碳排放測算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姚德利.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2.
[3]龍惟定,白瑋,梁浩,范蕊.建筑節能與低碳建筑[J].建筑經濟,2010,02:38-40.
[4]李啟明,歐曉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發展分析[J].建筑經濟,2010,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