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英
(公主嶺市大嶺鎮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探討
◆張曼英
(公主嶺市大嶺鎮中心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教學情境方面的改革,已經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課堂學習氣氛非常沉悶,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互動,造成課堂死氣沉沉,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教學現狀很難改變。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探討出適合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創設的具體有效手段,為今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小學數學 教學情境 方法
情境教學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手段,它既沒有傳統教學中的那種靜態教學方式,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能夠保持一種新型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逐步提升教學成效。有效地幫助小學生養成較好地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漸步入一個嶄新的領域當中去。
(一)運用情境教學增強教學的成效
小學生的思維階段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不僅活潑好動,能夠接受新的知識,而且很容易被一些新鮮的事物所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最好設置一個結合游戲和比賽的,融入智力開發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中,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不斷地進行學習,逐步養成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最終目的。
(二)情境教學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通過在課堂中設定教學情境,讓老師和學生一同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知識,而且也能更好地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和諧共處,與教學的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背景下,老師和學生都將自己的心扉敞開,在教學過程中,流露出自己的最真實情感,這不但能夠完成學習任務,而且也能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牢固,能夠有效地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趣味性的故事情境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小學生的邏輯思維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培養,這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在數學教學中,小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得比較模糊,在短時間內,根本難以理解這些數字的含義,這就造成了數學教學和其他的學科相比較來說,有著比較難的系數,開展教學活動相對來說也就比較薄弱了。因此,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完全能夠就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行著手,設計教學的時候,多選擇一些很容易被理解的事物著手,尤其是多開展一些“趣味故事型”的教學情境,在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中,將有趣味性的故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探索規律》這一節內容的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運用高斯的故事引入課堂中,高斯在十歲的時候,數學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難題:1+2+3+4+…+100等于多少,這道數學題對于小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難了。但是,對于高斯而言,卻是非常簡單的,他想出了一種簡便的運算方法,得出了正確的答案。通過這個小故事,激發學生發現數學的樂趣,更加喜歡動腦筋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情境的設置,能夠起到很好的推動教學的目的,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實用性游戲情境的創設
在以前數學教學中,老師的做法是設計很多習題來進行訓練,這種模式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或者老師出大量習題讓學生去做,這種方式屬于題海戰術,在很大層度上,學生能夠鞏固所學的知識,而大部分學生也喜歡這種被動地學習方式來接受所學的知識,對于這種模式往往沒有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知識的能力。另外,對于這種學習方式,僅僅遵循以往的規律,在實際過程中,沒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學生的成績也提高不快,對于這種落后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時間久了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對于老師來說,需要盡快想辦法突破這種傳統的教育思想,讓學生能夠自由發展自己的思維,同時,根據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來創設實用性的游戲來大大開發學生的智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使用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去理解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使其真正為我所用,或者通過引導學生,使其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學習,最終促進學生的學習。尤其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這也能夠促進老師順利進行數學教學。
(三)類比性的實際情境創設
對于小學數學,在具體教學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十分抽象的數學概念,使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因為這些概念一般超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所以,為了小學生能夠很好地理解這些概念,需要從本質上進行分析,對于老師來說,需要及時引導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使這些不好懂的、具有抽象特點的概念更加具體、更加形象。比如,通過觀察可以在小學生的生活中找到常見的、很容易理解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或者通過對比的方法,即把以前所學的知識以類比的形式進行分析,這樣就很容易促進小學生去理解這些不好理解的數學概念,以及知識點。除此之外,通過提高老師的整體教學效率,來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比如,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小學生比較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尤其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的時候,老師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數字進行轉化,可以引用喜羊羊、奧特曼等卡通人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被大大吸引了,同時,老師的教學效果也提高了,從一定程度上分析,大大降低了教學的難度。
(四)挑戰性的懸念情境創設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老師來說,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好奇心來設計具有懸念的情境來創設能夠煥醒、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這是教育的真正意義,通過教育讓學生掌握很多知識,同時,能夠大大喚醒學生自身學習知識的興趣,正如這樣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換句話說,在實施數學教學中,老師在講課之前,可以設計一些問題進行提問,而問題可以具有新奇的特點,通過問題來制造出具懸念,這樣就能夠徹底吸引住學生的好奇心,在這之后,老師可以想辦法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討、自主學習,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就是老師把學生帶入到數學教學的全部過程中來,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學生的成績才能夠提高,而老師可以進一步來開展教學,實施積極有效的教學活動。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為小學生搭建一個通往知識的通道,這就需要采取一些推動教學成效的策略,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傳統教育思想,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創設別出心裁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逐步愛上數學這門課,才能更好地學習好數學,為今后自己的學習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1]馮小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途徑[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S2).
[2]年敏.淺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的情境創設[J].吉林教育,2011,(10).
[3]徐貞姣.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2011,(08).
[4]徐靜峰.淺談小學數學課外作業的設計[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
[5]沈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