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中學)
論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楊艷玲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中學)
在語文課堂開展的過程當中,會列舉一些有名的課外讀物提供給學生們,這是為了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并且提升課堂效率,那么針對于課外讀物這一塊如何高效的展開是筆者本篇論述中的一個主要觀點。
高中語文 課外閱讀 教學
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旨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意義,也就是說沒有閱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能豐富大腦的知識,只會讓生命顯得更空洞。那么對于在高中這個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非常的重要,一般的課外讀物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于作文和一些詞匯習題也有充分的提升。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就是為學生選好書,告訴他們好的學習方法,讓大家在一個和諧的語言環境當中長大,真正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閱讀模式,并且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閱讀策略。
1.選擇優秀的課外讀物
在這幾年非常流行一些網絡閱讀、大閱讀等有名詞匯,閱讀書籍也在一些新的載體上充分的運用,比如網絡、手機等等。學生們不僅可以通過書本去閱讀自己想要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在電子書當中尋找一些古代典籍和一些現代名作等。其實這些都是社會發展趨勢的一個改變,那么我想提出的第一點就是,我們高中生要在一種輕松和諧的狀態下去學習,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優秀的課外讀物。因為現在的書非常多,這其中也摻雜一些不利于高中生身心發展的書籍。作為老師的我們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尋找一些與課程相關,與課文相銜接,并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的課外讀物。
2.構建良好的閱讀模式
在選擇好優秀的材料以后,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告訴學生怎樣去閱讀,我認為不是打開書籍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點,它需要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要用智慧的方法去告訴學生怎樣學習。第一步我們做的是選擇閱讀材料,那么接下來就是要告訴學生怎樣去閱讀一本書,閱讀一本書要把握好怎樣的瀏覽速度。我發現不少學生在翻閱書籍的時候非常快,僅僅用了一兩天就把一本書讀完了,這樣不僅不能夠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樣也不可以學到其中的知識點,更不能感悟到書籍的語言魅力。所以說閱讀書籍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首先我們不要企圖閱讀的書籍多和速度快,而是要從每一本書當中找到想要豐富自己的內容。所以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之后,也要充分地抓住每本書的學習要點,用一些良好的方式去指引學生,讓他們不可盲目地展開閱讀。
3.建立一個分享與討論的平臺
那么在充分地選擇材料和語文閱讀模式之后,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分享與討論的平臺,就是閱讀書籍后的一個共享與反思的機會,我們光靠學生自己去閱讀也不行,還要去檢查他們學習到了哪些知識,大家可以組成一個個小組,或者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討論。比如說學生閱讀了《紅樓夢》之后,要針對《紅樓夢》里的諸多領域的知識和作者的表達意圖去學習一些知識,充分地建立一個討論模式,這樣才能讓書中的知識內容去充分地豐富每一位高中生的思想和心靈,也能夠不斷地去補充每個學生心中和腦中不足的地方。所以討論和分享就是對閱讀內容的一個匯總,大家根據閱讀之后的效果去產生一個反思,也能夠從中體現每個人在閱讀當中的優點,老師在其中做一個主導者幫助學生總結整個閱讀的過程。
1.讓閱讀書籍變得生動有趣
其實在語文教學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時候老師安排學生去閱讀一些課外書籍,但大家只是把它當成一種交作業的任務去做,我們針對課外讀物安排讀后感寫作,為讀書做一個總結,結果發現學生讀后感的內容也非常的匱乏。因此我認為其實閱讀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過程,如果把它當成了一種作業的模式,往往激發不到學生的興趣點,我認為有時候老師特意去安排他們讀書,反而會造成高中生的反感,認為這是一種課堂任務,而不是真正激發自己的一個學習模式。所以我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材料,老師再從旁指導,或者我們去幫助學生選擇書籍,在推薦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懂得激發學生的興趣,要用生動且充滿意義的詞匯去介紹這本書,讓學生真正地去了解書的珍貴。我覺得高中老師應該用一些靈活善辯的語言去改變學生對閱讀的想法,而不是以強制性的態度用作業的模式去引導他們。想要創建高效的高中課外閱讀模式,首先就是要激發興趣,找到快樂閱讀這個關鍵點。
2.把課外閱讀的內容加入到課堂當中
其實筆者在教學過程當中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師習慣把閱讀當成一種任務去布置給學生,但是在教學方面也只是簡單的幾句講解帶過,不能夠充分地分析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意義是什么。因此我的建議是把閱讀這種內容加入到課堂里面。比如說一些傳統的課外書籍,如《論語》《紅樓夢》《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等等,這些中國的古代書籍里面擁有非常多而且深的智慧與哲學,所以我們不能去簡單地看待它,也不要讓學生僅讀一遍就能體會其中的內容,老師最好在布置這個閱讀任務之前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針對于書籍去分析和討論。我認為課外讀物要與我們的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而且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課外閱讀要與課程的材料保持一致,它能夠與語文或者一些語言的學習達成一個和諧統一的狀態。
3.運用多種途徑去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
進入到21世紀以后,閱讀不僅僅用書本作為載體,同時它也與信息時代與多媒體等載體模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高中閱讀這方面,我認為運用多種途徑的辦法來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是很有效果的,首先我們會以書的內容為出發點,讓學生去閱讀這本書,與此同時這本書所涉及到的其他信息載體,我會讓學生自主搜索。比如現在一些博客、手機客戶端等信息載體上有不少都是討論中國古代的一些書籍內容,如關于《紅樓夢》的解讀版本就有很多,博客文章中有許多文人或網友去分析《紅樓夢》的人物性格和故事背景等,其實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去輔助閱讀。我本身并不建議學生去過度地閱讀一些與網絡有關的娛樂內容,但是其中一些文人的觀點和一些其他人的見解與匯總都是學生可以借鑒的,它是一個良好的輔助辦法,而且對于現代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非常具有創造性并且視野比較開闊,更喜歡去自己尋找一些知識材料,這樣能夠豐富他們的閱讀內容,也能打開學生的眼界,讓老師的課外閱讀課堂高效地展開。所以教育有必要以多種途徑展開,而不是單一的讓學生去選擇,只有豐富知識內容才能夠找到我們需要把握的教學重點。
總的來說,想要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不僅僅要從固有的教學模式出發,同時我們要找到問題所在的弊端,然后逐一的去解決。優秀的閱讀是在老師的指引下,打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一味地反復強調,我們需要培養高效的閱讀質量,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然后以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去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1]石耀華,趙彩麗.試論高中語文選修課課程內容的現狀與出路[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2]馬璐,賈洋洋,茍江鳳,張詩林,盧娥.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9).
[3]陳友萍.巧用多媒體激活高中語文課堂[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04).
[4]王玉.讀韻尋眼體境悟情——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6,(09).
[5]鐘楊柳.在高中語文古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廣西教育,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