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徐曉磊
中農瑞利源酶肥助力打造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中國農資》記者 徐曉磊
本報訊近日,由農業專家、首航超市團購部與新聞媒體組成的“走基層”調研小組,在北京中農瑞利源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農化專家孫立文、總經理蘇銀才的陪同下,冒著酷暑來到了玉田縣綠色農產品產業促進會、藍田玉菜農業有限公司、玉田縣康利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對“酶”及其系列產品在種養殖上的應用效果進行實地調研。
調研小組一行人走進康利西瓜采摘園,專業種植戶郝利民介紹,他經營康利采摘園很長時間了,原來種的西瓜每株瓜秧掛瓜兩顆,最大不超過5斤。當他全程立體施用“酶肥”產品后,不僅掛瓜數量增加,而且重量也增加,平均每顆西瓜超過10斤。“有一株瓜秧竟掛了10斤的西瓜5顆,西瓜密度增加,品質明顯提高,大棚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吸引了小鳥來大棚里筑巢。”
從瓜棚出來,大家又來到了郝利民的葡萄園。“沒有使用一點農藥與激素,全是無公害種植,直接摘下來就可以吃。”郝利民說著,順手摘下一大串熟透的葡萄讓大家品嘗,口感非常甜。據他介紹,這6畝葡萄是新樹,第一年掛果,目測每畝能收入3000斤,按市場價10元/斤出售,這樣每畝產值3萬元。“與鄰居家的葡萄園相比,每畝要多賺6000元左右,全是‘酶肥’帶來的豐收。”
玉田縣綠色農產品產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石廣泉表示,孫立文教授創立的雙酶母液、聚碳酶母液及酶肥產品在玉田農產品種植上取得了神奇的效果,防蟲防病,改良土壤,農產品產量提高、品質提升,得到了種植戶的認可,并且涌現出一批“酶肥”產品的忠實用戶。據促進會秘書長趙玉梅介紹,為保證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促進會先后吸納了3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500多名農民加入,現有土地1萬畝,蔬菜大棚30個、采摘園10個、養雞場3個、養豬場5個。玉田種養殖已成為京津唐地區的主要綠色蔬菜供應基地。
趙玉梅還介紹,“酶肥”在農作物種植上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后,在孫立文教授的指導下,她聯系到養豬大戶劉永軍和養蛋雞大戶劉祥娟,很快達成“酶”在養殖上的試驗協議。
經過一年多的跟蹤試驗,“酶”在豬、雞養殖上也取得明顯效果。飼養數月不長的小僵豬,食用“酶”10-15天正常生長。母豬食用“酶”,產程過程縮短,產仔多且均勻,奶水充足。更可喜的是,僵豬病再沒發生。食用“酶”的豬節省飼料25%,瘦肉率90%以上,肉質好、口感佳。孫立文教授道出其中的奧秘:富含生物酶的飼料,不僅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還具有保健功能。蛋雞養殖更是喜人,食用“酶”的蛋雞產蛋高峰期延長,蛋的密度大,粘稠度高,無腥味。同樣大的蛋,用酶的比不用酶的重10%,節省了飼料。
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土肥監測處處長李榮、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處處長張逸先希望玉田縣綠色農產品產業促進會在孫立文教授的指導下,在瑞利源公司的支持下,下一步抓好“酶”及其系列產品應用機理的研究,從特殊性研究出普遍性,通過典型引路向全國推廣,讓這個好產品惠及更多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