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宋安勇
遼寧嘉吉:加強科技創新打造過硬產品
《中國農資》記者 宋安勇
近日,主題為“科技創新,共生共贏”的遼寧嘉吉作物營養有限公司財富年會在遼寧省沈陽市隆重召開,在本次會議上,遼寧嘉吉公司的新建研發中心也隨之揭幕。
會上,遼寧嘉吉作物營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廣祥向與會嘉賓做了題為《農資經銷商轉型升級之路在何方》的主題報告。張廣祥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化解過剩產能等,必然會影響部分群體的就業和收入,但這是必須要經歷的陣痛。化解產能過剩風險、增強結構調整動能、釋放創新驅動潛力、保障民生期盼等重點問題,依然需要通過切切實實的改革來加以推動。要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行穩致遠,必須培育千千萬萬的改革促進派,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堅決破除各種利益的藩籬和體制機制的弊端,充分釋放改革新紅利。
然而在供給側改革的大潮中,農資行業如何適應改革?主要的做法有三點,即去產能、提品質、重服務。農資企業在轉型升級中,要突出市場調研、產品研發、生產工藝技術改進創新、做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當前農資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渠道五花八門,產品價格高低都賣,產品促銷百家爭艷,在農民辨別力差,行業混亂期的當下,這些因素都在制約著農資企業的發展。
會上,嘉吉公司新建研發中心正式揭幕。嘉吉公司近3年來投入了800多萬元的科研經費,成為了東北地區化肥生產技術最全、專利技術最多的公司。而今年公司的產銷量要實現翻倍增長,公司拿出了增量的30%回饋各級經銷商,讓經銷商推廣產品有信心、有利潤、有未來。
遼寧嘉吉作物營養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唐軍介紹稱,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新產品的研發,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為此公司構建了一支專業化的、全科學的、高素質的科研團隊,并與高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增強公司的技術實力。因此公司在高效利用化肥、減少污染、促進作物營養吸收和增產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果的工作。公司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十幾項專利技術,制定了若干個企業標準,并承擔了腐植酸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國家標準起草工作。正是由于公司的技術力量和產品質量,保證了高品質產品更受市場歡迎,深得廣大用戶的喜愛,產品供不應求。
另外,遼寧嘉吉公司銷售總監趙彥勇、營銷部經理魏宏利還向在場的經銷商介紹了公司的全系產品和訂貨優惠政策。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訂貨活動主辦方拿出了相當大的誠意,其中訂貨5000噸的經銷商,獎勵奔馳GLA頂配轎跑車一輛。除此之外,奧迪A3、南京依維柯、五菱宏光等型號的汽車都作為獎品回饋給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