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紅
(山東省青島市芙蓉山小學)
淺析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孫玉紅
(山東省青島市芙蓉山小學)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能讓課堂活潑生動,讓學生在做中學,樂中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許多科學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科學 教學方法 創新
小學科學這一學科,主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往往是教材提出研究課題,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們觀察、實驗、游戲等,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潛力,重視創新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探究是科學學習的目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客觀要求。所以,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學生學習科學,探究也是其主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探究中增長科學知識,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進而養成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在探究中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比較重視學生的親身經歷,喜歡使用探究性的教學方法。但是,如何帶領學生去探究,準確把握創新教學方法,有效地開展探究活動,卻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探究雖然是讓學生獨立,但是,不等于將課堂完全放手給學生,教師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師在科學課堂上大撒手,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科學教學不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如筆者在教學《熱空氣和冷空氣》時,根據課程標準精心準備教具,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熱空氣比冷空氣輕這一科學常識。其次,在實驗的過程中,還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懸念,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實,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關鍵,因此,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欲望,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然后去主動探究。在教學試驗中要先扶后放,教師要把握好自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觀察和實驗中,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習慣,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重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小學科學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沒有創造性的思維,科學教學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學實驗,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要在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的寬度和廣度,同一個問題,要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特點,引導學生善于突破常規想象,探究不同的答案,通過不同的思維角度,去開拓視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特長,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促進創新思維發展。所以,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學生創新思維發展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并積極地鼓勵學生提出大膽設想,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針對問題發表獨特的見解。小學科學教學,教學方法創新,既要訓練學生的創新行為,引導學生在問題導向下進行創新思維,還要訓練學生的創新語言,鼓勵學生不要人云亦云,要學會標新立異,敢于質疑問難,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特點,喚起學生創新的興趣。首先,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如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印一張完整的葉子。這時候,筆者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展示印葉子的過程,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很快就學會了印葉子的方法,然后,筆者鼓勵學生是否能夠通過自己的創新思維進行創新設計。這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為了喚起學生創新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筆者還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當學生完成創新設計時,筆者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可能的在某方面給予贊賞和鼓勵。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教師要注重在出示科學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個性特征相結合,尊重愛護學生的思維,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創新內容,使學生能夠敢想敢說,敢于標新立異,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一起愉快地探究體驗。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教學方法要適合學生,通過準確把握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習慣,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1]戴志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反思[J].讀與寫,2016,(08).
[2]李群義.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