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蘭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小學)
“一”反常態“四”翻轉
——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羅會蘭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一小學)
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的成功“翻轉”,需要“一”反常態,切中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及教學重點,實現四個翻轉。一是在教學內容上實現翻轉,二是在教學時地上實現翻轉,三是在教學方式上實現翻轉,四是在反饋評價上實現翻轉。
小學中高年級 主題閱讀 寫作教學 翻轉課堂
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如何成功“翻轉”,這不僅與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認知能力狀況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與教師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緊密相關。簡言之,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需要“‘一’反常態‘四’翻轉”。
“‘一’反常態”是指和以往相比,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要一反“先教后學”的常態課堂教學模式為基于“先學后教”的創新教學模式。這種創新教學模式通過調整課堂內外的學習時間,把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或課前首先利用視頻講座、播客、電子書等完成自主學習,然后在課堂內解決疑難,交流學習獲得感。其核心是把學生學習的自主規劃和教師教授的協作協同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志向,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和促成個性化發展,從而讓學生在自主選擇與切身實踐中獲得更真實、更高效、更享受的學習。
“‘四’翻轉”是指促成這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四個方面的翻轉點。一是教學內容上的翻轉。教學內容能否適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是能否適合學生實際、能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為此,教師在深研課標、透析教材的基礎上,還要根據學生實際,充分了解學情,高度把握教學點,高效融合讀寫結合處,有序分布課堂學習要點,恰切選擇教學負載方式和信息傳遞途徑。所以,以忠于課標和教材為借口,按部就班、不懂整合、不敢取舍、不會重組、不擅分布、不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的做法是實現不了翻轉課堂這一創新教學模式的。二是教學時地上的翻轉。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翻轉課堂這一創新教學模式要翻轉教學的時空。以往,課堂45分鐘或40分鐘就是教師和學生的主陣地為學生,必須堅守。但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前或課后的自主學習卻成了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課內的學習倒成了解疑補缺、交流獲得感的體驗區。以往,主導學生學習的,只能是課堂上的教師;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老師,還可以選擇其他的老師,甚至通過學習一系列的學習資料來完成學習的目標。這樣,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強了,學生學習的選擇性足了,學生發展個性的余地大了,學生培養志趣的現實性有了,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束縛學生發展的一系列框框也就被打破了。三是教學方式上的翻轉。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由老師主導課堂,學生唯老師是從。在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的主體要真正翻轉為學生,課堂的組織方式也不能由教師來主導,而應由學習內容的便利性、高效性決定。換句話說,就是教學內容決定教學形式。用什么樣的方式,能讓學生高效學習所學內容,就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所以,以往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模式,已不是唯一的形式。事實上,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跨越式發展,已為這樣形象、便捷、靈活的新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可能。學生圍繞學習目標,以便捷強大的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為平臺,無論在課前還是課后,都能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互動,包括答疑解惑、運用知識等,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四是反饋評價上的翻轉。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表現多為表象,教師的評價非常單一。如果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配合得好,則教師隨時可以表揚激勵。這種評價的標準源自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多為表象。即使是批閱作業,也以學生完成的情況而定。至于是否真正消化、鞏固、提升了所學內容,單從作業上也難以反映。而在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這一創新教學模式下,圍繞項目化、序列化、具體化的學習目標,利用教材與網絡落實作文訓練點,促成生生、師生、學生與家長間的多方互動,完成靈活多樣的寫作評價、交流和提升,學習效果反饋的實效性強了,檢測、激勵或評價的手段先進了,在學習效果的反饋與評價上,翻轉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總之,基于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需要“‘一’反常態‘四’翻轉”。其基點是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其目標是學生能力的提升。這樣,才不失翻轉課堂創新教學的初衷。
[1]錢玨.翻轉課堂,高效教學——談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6,(06).
[2]謝廣鋒.翻轉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范式[J].中小學電教,2014,(04).
本文是《基于單元主題閱讀的小學中高年級寫作翻轉課堂應用實踐研究》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編號GS[2016]GHB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