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惠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
談游戲在幼兒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開發和利用
◆王 惠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直屬機關第三幼兒園)
游戲課程是幼兒課程活動的主體內容,其在幼兒身心發展的過程中有著集中而重要的體現。所以,幼兒園游戲課程開發應當是豐富多彩的態勢,使游戲課程多元化發展,挖掘游戲課程對幼兒的教育作用和價值。
幼兒游戲 幼兒園 課程開發
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兒游戲已被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游戲是幼兒有效的學習形式。游戲與幼兒主體發展的關系;游戲與幼兒的情緒宣泄和心理健康的關系;游戲與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的關系等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那么我們如何開發適合幼兒的課堂游戲呢?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征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游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兒童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愿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在游戲中,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兒童之間雙向互動過程中的交往語言學習隨處可見。可以說,交往語言是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構建的。例如,在游戲“娃娃家”中,扮演母親的孩子對同伴態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議:“媽媽說話不是這樣的,媽媽說話是輕輕的,很溫柔的。”扮演母親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媽媽”,但是她又必須改變自己的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媽媽”說話的口氣,操持“家務”,照料“孩子”,分派家里人的“工作”,并與周圍人交往,這樣她就能比較自然地學會交往語言。
1.拓寬幼兒自主游戲的空間,并放寬時間。不同于集體活動,區域活動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幼兒在活動中可以不受區域限制自由的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區域的范圍、布局和功用。如玩“過家家”的孩子可以根據扮演角色的需要,到教室選取服飾等道具。開放的區域,使幼兒在游戲中玩得積極主動,更富有創造性。
2.游戲材料要有豐富性和趣味性。豐富性是保證每一個幼兒都能盡情投入游戲的基本前提,應該從材料的數量和種類這兩個方面著手。如為了讓幼兒通過體驗探索“平分”的概念,教師可以準備計數、折疊、切割等不同方法進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讓幼兒在玩中發現、分思考、理解和嘗試,歸納出自己以及同伴所掌握的各種方法。
3.注重教師的引導。要注重幼兒與教師的共同合作,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幼兒,從而增加幼兒的興趣,才能使他們能繼續玩下去。例如,拼圖游戲,即使幼兒們對拼圖很喜歡,但拼圖難度較大,幼兒經常玩到一半就放棄了,這時教師就可以參與游戲,同他們一起合作。
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自我成長是相當重要的。自我成長是探索性學習能力的成長,是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成長,也是自主性、創造性的成長。游戲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自然地融為一體的,它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膽想象的機會,幼兒在實現游戲意圖的過程中會不斷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需要面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其中樂趣,使游戲得以繼續下去,愿意得以最終實現。如在游戲“理發店”里,我看到兩個幼兒在爭吵。一個說:“我不洗頭了,你們的理發店連吹風機也沒有。”另一個說:“你不要這樣了,我們一起想辦法啊。”商量了一陣后,他們拿了一個紙巾筒,一個筷子,做成了一個吹風筒。可以看出,通過游戲,幼兒的思維活躍了。自主性、探索性、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游戲中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幼兒園室內外場地,并合理安排各個區域,以生動有趣、方便自然的活動空間吸引幼兒,特別是“被動型”兒童積極主動、輕松地參加到游戲活動中來。同時,由于此類幼兒遐想能力較差等原因,使他們在游戲中相對于同伴來說,更需要借助一些直觀形象的材料表現生活內容和現象。角色游戲離不開玩具或材料,在投放材料前,教師要考慮到材料的數量和類型與幼兒的身心特點的符合性,既易于幼兒收放,又易于游戲的發展。投放后,要注意幼兒對材料的反應。也可以與幼兒商議投放材料的種類和數量,引導幼兒選擇所需要的材料,使幼兒能獨特、靈活地使用材料進行游戲。
總之,在幼兒學習生活中開展游戲活動,對兒童成長有明顯的作用。它不僅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為幼兒創造適宜于他們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的幼兒園生活,還使幼兒能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水平。另外,它能寓教于樂,為幼兒終身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1]莫曉超,李姍澤.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運用及其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06,(09).
[2]金華,王雨竹.“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J].甘肅教育,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