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建華、劉滿賢 江西省基礎測繪院 江西南昌 330029
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及其優化技術探討
文/ 江建華、劉滿賢 江西省基礎測繪院 江西南昌 330029
在地理國情普查工作中,地表覆蓋要素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做好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工作,才能夠為地理國情指標信息統計及其發布提供有效憑據。本文在分析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相關優化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期為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工作的優化及完善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優化技術
地理國情普查,指的是對現代測繪技術加以應用,同時結合測繪成果,針對地形、交通、水系以及地表覆蓋等進行綜合普查。在地里國情普查工作開展過程中,地表覆蓋分類要素的提取是一項非常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1]。因此,從地里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工作的優化及完善角度考慮,本文對“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及其優化技術”進行探討意義重大。
1.1 技術選擇
通常情況下,在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分類以及提取等處理工作當中,會采取高分辨率航空數字正射影像圖作為基礎資料。因為航空影像成果沒有遙感影像自動分類翻譯所具備的波譜信息,因此基于實際生產過程中通常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圖數據輔助要素分類的方法進行處理。
對于AutoCAD系統來說,和GIS軟件比較,在平面圖形編輯功能上更強大,同時工具之間切換速度快捷,在捕捉與取點方面顯得便捷,且在地表覆蓋分類數據編輯效率上比較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基于多邊形構面生成分類圖斑以及要素拓撲檢查等方面,需融合DWC數據成果,進而轉換到ArcGIS環境下進行處理,對于分析出來的問題需通過AutoCAD進行編輯以及修改,進一步重新進行定位[2]。針對這些不足,在地表覆蓋分類數據編輯以及檢查過程中,便可以選取FME,同時聯合TLC腳本語言以及命令行批處理方法,使相關數據的處理更加優化及完善,最終為分類要素處理精準度的提高奠定基礎。
1.2 處理流程
在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分類要素提取工資過程中,需明確核心數據源,即將高分辨率航空數字正射影像圖作為核心數據源。首先,需通過矢量數據疊加處理以及柵格數據疊加處理,然后對人機交互模式加以應用,實現對地表覆蓋分類信息的解讀,進一步提取建筑、水系以及道路等相關信息。完成上述工作之后,進行圖形編輯檢查和屬性編輯檢查工作,使地表覆蓋分類初步成果得到有效行程,然后進行外業調查工作底圖的制作。如下圖1所示,為具體的地表覆蓋分類要素處理流程圖示。

圖1 地表覆蓋分類要素處理流程圖
在地表覆蓋分類數據的檢查以及編輯工作過程中,圖形檢查編輯、屬性檢查編輯、入庫前檢查、地表覆蓋分類數據的坐標轉換等工作均非常重要,需加以細化[3]。此外,針對地表覆蓋數據,需利用科學的技術進行批量優化處理。下面將重點分析如何利用FME模板處理地表覆蓋分類數據,具體內容如下:
2.1 腳本文件處理
針對地表覆蓋分類數據,以采取FME模板處理為例。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會有多文件夾以及多數據文件轉換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便可以利用FME,將BAT與TCL腳本提供出來,進一步使數據文件實現批量快速處理。基于FME Workbench環境條件下,可以Batch Deploy向導為渠道,將所缺的BAT與TCL腳本文件生成。其中,BAT文件內容顯示為1行,即:通過FME命令將TCL文件調用。在TCL腳本當中,將FME模板運行需要的參數加以存儲,涵蓋了數據源格式、文件、路徑名稱等[4]。對于上述文件,在利用UltraEdithe和記事本等文本工具加以編輯的條件下,能夠以輸出路徑不改變為基礎,進而將數據路徑全名輸入,主要格式為:
lappend sourceDatasets {d: test385525.dwg}
lappend sourceDatasets {d: test385526.dwg}
……
在上述格式當中,sourceDatasets代表了數據源文件名列表,而lappend則代表此列表所增的元素。
2.2 數據文件批量操作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針對路徑不同條件下的若干數據文件,需采取批量操作的方式,具體方法為:把一些腳本換成相對應的數據文件的路徑全名。對于這些腳本來說,一般以DOS命令指令實現,“for /r %c in (*.dwg) do @echo lappend sourceDatasets {%c}”為命令格式。當中,for/r代表對目前目錄和全部子目錄條件下的DWG文件進行瀏覽,然后向變量%c當中保存,進一步通過TCL腳本所需要的格式輸出;而對于echo來說,則視為不對echo字符顯示。最后,把DOS指令所輸出的文件復制至TCL文件當中,并將對應部分的腳本替換,通過管理員身份對BAT文件加以運行,這樣便能夠對所需要的CAD文件進行自動處理。通過上述方法處理后的成果文件是在指定的輸出目錄保持。在成果文件處理過程中,需進行檢查,通過檢查沒有問題之后,將原始目錄條件下的DWG文件替換掉。采取此類處理方法,使人工復制、粘貼等繁瑣的工作方式得到有效避免,進一步提高了數據文件處理的效率及質量。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在地理國情普查工作中,地表覆蓋要素分類提取以及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在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要素處理工作過程中,有必要選擇合理、科學的技術,明確數據處理流程。由于FME技術在地表覆蓋分類數據處理中具備明顯的優勢,因此本次重點利用FME進行腳本文件處理以及數據文件批量操作處理,并獲得了不錯的成果。因此,此類處理方法值得借鑒及應用。
[1]陳俊勇.關于地理國情普查的思考[J].地理空間信息,2014,02:1-3.
[2]余詠勝,羅名海,吳克友,尹言軍.基于FME的地理國情覆蓋要素提取技術探討[J].地理空間信息,2014,05:1-3.
[3]湯育紅.地理國情普查地表覆蓋與國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探討[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12:89-91.
[4]陳麗.ArcGIS軟件在地理國情普查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01:147-149.
江建華(1977.2— ),男,江西高安人,本科,畢業于江西財經大學,現從事測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