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東紅,李麗潔,楊 鑫,鄧 硯,4
(1.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1;2.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3.廣西醫科大學,廣西 南寧 530021;4.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衛生服務?
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的SWOT分析
鄧東紅1,李麗潔2,楊 鑫3,鄧 硯3,4
(1.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1;2.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3.廣西醫科大學,廣西 南寧 530021;4.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應用風險管理理論的SWOT分析模型,以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現狀,以社會、經濟、管理和價值取向層面為線路,結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具體分析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的各種優勢、劣勢、機會與挑戰。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最初是運用于企業管理中的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肯尼斯·安德魯教授于1960年首次提出,在20世紀80年代初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海因茨·韋里克為它帶了新的詮釋并開始了新發展。其中,S代表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平穩運行受到自身和宏觀環境多種因素的影響,SWOT分析法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現實狀況,綜合分析平穩的運行條件。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其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用系統的思想將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相關因素匹配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組織“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1.1 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
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由各種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社會保障不同的子系統相互有機聯系構成的,滿足不同層次階層、不同層次的需要。醫療保障制度是社會保障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解決社會成員的疾病診療保障問題,更是保障全民人人享有健康,切斷因病返貧的鏈條,增加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公平性。醫療保障體系目標囊括的群體已不只是就業人員以及符合條件的離退人員,而是全民覆蓋。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全面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體系建立,同時建立健全商業保險體系以及國家對貧困群體的醫療救助制度。醫療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減輕了居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改變醫療服務的模式,彌補了以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補償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改變了患者和相關群體的醫療衛生服務消費觀念,從單純的衛生資源占有,逐漸轉向效價比為先的資源利用。在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改變了社會資金的結算、運轉方式,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平穩運行提供了充足的資本,控制、監管了資本的流向。
1.2 社會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需求性
健康權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需求決定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擔負著維護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使命,通過向社會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履行公民社會交予他們的責任,保障了社會勞動力的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也就是保證了社會平穩運行主體的活性。首先,是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導致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需求量以及需求種類的增加,人的期望壽命值增加,也就是說相對以往而言,在維持壽命的過程中,將擴大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量的要求。自1980年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形成了我國1+2+4的局面,即一對年輕的夫婦要承擔起對四個老人的贍養責任以及對一個孩子的撫養責任,面對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往往將對老人的贍養責任轉嫁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代為行使。其次,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轉變,人類疾病譜、死亡譜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公眾對新醫學模式認知度的提升,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需求從量上簡單的需求轉向全方位的服務。最后,恩格爾系數下降提高人民對醫療消費的意愿[1]。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經濟的迅猛增長,衡量人們貧困水平的恩格爾系數的下降,也就意味著人們開始有經濟能力去追求和實現新的健康。從單幅對診療的服務需求轉向衛生預防保健、醫療診療、康復治療等六位一體化。社會平穩運行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醫療衛生服務的體系存在的意義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的內在核心動力,也社會平穩運行必不可缺的因素。
1.3 管理制度不斷完善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審時度勢的制定有利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與發展的法律法規,通過外部機制增強內部管理。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內部,引入使用了各種創新型的管理手段,管理標準從單一視角出發到選擇多維的空間視角。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囊括了“精益思維”的價值,從觀念層面考察全面精益管理(Total Lean Management,縮寫為TLM),就是要把追求持續改善、追求盡善盡美和追求零失誤作為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觀[2]。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內部全面精益管理,提高內部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帶動了外部社會環境的精益化以及社會管理的創新。推動公立醫院改革,通過公立醫院改革增加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轉的效率,延展提供服務的外延,形成拉動式服務,提供非同質性服務,自下而上根據人們的需求,提供相應層次的醫療衛生服務。
2.1 運行成本較高,公平性差
“看病難,看病貴”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一直存在的問題。龐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自身要正常運行,從管理層到非管理層都會產生成本。在建立與完善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過程中,一是在不斷學習、借鑒以及汲取國外的先進經驗、技術以及引進購買資源消耗巨大的資本,二是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以及人們對先進衛生資源的占有欲,喜歡“求新、求貴、求洋”的現象,導致個人價值取向非理性化,間接增加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的成本。由于供需未達到合理的基點,價格同服務內容、質量出現了分離,雖然醫療社會保障制度在不斷的完善,但是當價格超出一定可控范圍后,還是會存在“貧困群體”,即人們獲得食物或者資源的“權利無力行使”(entitlement failure),或者實現某些功能的基本能力缺乏——缺乏實現這些最低限度可接受水平的功能[3]。將部分不具有購買力的群體排除在外,出現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看似公平的制度下現實的不公平。
2.2 主體職能不清,供給服務縱向維度不深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六位一體”的需求更為明顯,但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當前的現狀就是:主體職能不清,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為人們提供服務的時候,按照慣有的思維,依舊處于重醫療輕預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體職能應當是從預防、醫療甚至到后期的康復與保健,都負有責任。同時隨著新醫學模式的被認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改變以往的醫學模式轉向新醫學模式的建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新醫學模式在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部分還停留在理念上。新醫學模式的被認知以及認可,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除了趨向于多元化,更多是在以往需求層次上有了深度的要求,因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既從廣度上的滿足人的多元化需求,也要從深度上滿足需求。
2.3 監管體系不理想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關系大眾的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平穩運行成為衛生行政部門的責任,同時衛生行政部門還擔負著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監督職能,形成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內部自上而下的監督。由于這樣的內部監管體系,既分散了衛生行政部門進行監管的精力,更容易產生“管理俘獲”,即監管者被監管的對象收買,兩者形成“合謀”[1]。衛生行政部門既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者又是監管者,自然會存在“視覺盲點”,同時內部監管部門為了證明其內部管理的有效性和運行的外化表現正常,會忽略以及有意識的掩蓋一些危險因素及問題的存在,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平穩運行埋下了風險。
2.4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價值取向發生偏離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我國衛生總費用的投入盡管逐年增加,但人口多、醫保覆蓋的底子薄弱等特殊國情以及資金滾動續存的現實問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中需要面對自負盈虧的問題。同時,在社會轉型期間受到市場經濟等因素的影響,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價值取向開始發生偏離,出現了通過過度醫療來彌補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中的資本不足。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先進設備以及合理人才梯隊的建設,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干預,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內部人力資源存在目標收入動機,即使在法律法規相對完善,也會存在價值取向的偏離。
3.1 社會力量的介入
在新醫改方案中提到,要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力量的介入彌補了政府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時的失靈現象,一是政府在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是更多的是關注整體效應,注重整齊劃一,在衛生保健需求多元化面前也顯得力不從心;二是在行政體制的庇佑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缺乏了內部競爭動力和激勵[4]。社會力量多樣性、靈活性、高效性等在一定能夠降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成本、提高效率,彌補一定的不足。社會力量介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僅促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推動社會的發展。
3.2 醫學人文等學科群的發展
休謨曾經說過:“任何學科不論似乎與人性有多遠,它們總會通過這樣或那么樣的途徑回到人性”[5]。醫學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目的的基礎上,積極探尋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受到科學技術的包圍。科學精神側重于進行實證性、客觀性的研究,將就實證,推崇理性至上,注重運用邏輯演繹和數理分析,甚至發展為醫學科學主義和技術主義至上[6]。醫學科學的發展離不開醫學人文學科群的建立與發展,“觀念層次上相互啟發,方法層次上相互借用,學科層次上共同整合,精神層次上相互交融”[7]。隨著人們對新醫學模式的認知以及需求層次的改變,人們對醫學人文精神的呼喚愈發強烈,醫學人文學科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醫學人文學科將引導醫學科學的發展方向,使得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融合。醫學人文等學科群的發展,幫助人們挖掘醫學中的人性,在實現醫學的科學價值的同時也提升了醫學的人文內涵,為新一階段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平穩運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4.1 資本的積累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是線性的服務體系,需要形成一種可以自身產生循環動力的系統。2009年4月出臺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價值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由于適時有不同資本的注入,資本的注入可以是來自社會亦可以是自身內部的。以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資本依賴于政府財政撥款和行政壟斷獲取的。這樣獲取途徑受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外部因素的影響波動較大。打破行政壟斷,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服務系統,社會資本的獲取既可以依靠不斷復制其已有的網絡結構與特征而獲取資源,也可以改變網絡結構獲得新資源。通過改變網絡結構獲取新的資源,符合動態管理需求,創新型強,能夠幫助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社會其他子系統形成一個競爭的環境,培育競爭優勢,有利于不同種類的社會資本的獲取保證了代際內的資本,但是不利于社會資本的積累以及代際間資本的分配。
4.2 社會其他風險引發的連帶效應以及其他領域的風險轉移
人類社會的演進通常表現為兩種狀態,即有序狀態和無序狀態[8]。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加速期,一切的政治與文化資源的都進行著重新配置與安排,處于一個無序到有序的過度階段,由于社會成員所處社會階層與社會境遇不同,所以社會逐漸呈現了較大的差異格局,發展不平衡和利益不平衡的問題較為突出,加之許多方面存在體制與機制不完善、不配套問題,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各子系統之間矛盾突出,一些群體在不能享受或者低質量的享受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服務時,他們屬于社會中經濟承受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群體,容易將其他社會矛盾轉移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此外,盡管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看似較為獨立,但是在社會這個大的環境系統下,社會其他子系統的改變以及風險因素也會牽連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
4.3 新技術使用的倫理
生命價值的倫理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研究領域就是為了避免“循環悖論”[9]——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本身是以保障生命價值與提高身體健康為目的開展的,但是保障生命質量與提高身體健康又以人的生命價值前提,這種矛盾限制了生命的真正價值的保障以及生命健康的維護。由于受到醫學科學精神的影響以及醫學人文精神的缺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具有物化的特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平穩運行呼喚人的回歸,要求更多的考量生命價值,通過生命價值的倫理指導醫學科學中新技術的研發與使用。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存在著許多法律法規所無法涉及到的真空地帶,生命倫理價值的探討將為醫學科學新技術的使用添上最有力的佐證,由于生命倫理涉及到了多個方面,沒有整齊劃一的標準,只能通過既定的倫理事實制定倫理原則。然而,受到文化、宗教、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并不是所有的倫理事實都能滿足每一個個體的需要。
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SWOT分析從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自身內在以及外界環境中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提供依據。根據SWOT分析的結果,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做不同的發展策略組合,如下表:

表1 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平穩運行的SWOT分析戰略
[1] 龔鍵毅,李建華.新醫改與醫院營銷[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 孫 杰.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9,14(2):129-134.
[3] 徐家林.“人文發展”維度及其評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安建增.社會個體參與公共衛生服務的人性基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9):580-582.
[5] [英]休謨.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6] 胡振宇.論醫學教育中醫學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培養之統一[J].醫學與哲學,2008,(7):22.
[7] 肖 峰.論科學與人文的當代融通[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8] 陳秋玲.社會風險預警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
[9] 徐祖榮.社會轉型期城市醫療救助的理論和經驗[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本文編輯:鄒 鈺)
SWOT analysis on stable oper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DENG Dong-hong1,LI Li-jie2,YANG Xin3,DENG Yan3,4
(1.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2.PublicPolicyandManagementSchoo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Shanxi710048,China;3.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4.YoujiangNationalityMedicalUniversity,BaiseGuangxi533000,China)
It uses SWOT analysis model of risk management theory,combines with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it takes social,economic,management and value orientation as analysis line. It combines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analyzes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smooth and steady oper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system.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smooth and steady operation,SWOT analysis
2016-01-30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7.009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JGWT2015002)
鄧東紅(1968-),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臨床工作。
鄧 硯(1963-),女,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高等醫學教育和傷害流行病學研究。
R197
A
1003-2800(2016)07-0035-04